?

淺析國際法視角下民事訴訟法中的司法豁免權

2016-11-30 12:34方菲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民事訴訟法

方菲

摘 要:民事訴訟法中的司法豁免權以國家對等原則為基礎,是外交代表和國際組織在駐在國順利完成工作和任務的重要保證,直接關系到國家利益,所以一直受到高度關注,本文從國際法視角對民事訴訟法中的司法豁免權進一步分析,為我國民事訴訟法中司法豁免權的相關規定不斷完善提供借鑒。

關鍵詞:國際法視角;民事訴訟法;司法豁免權

司法豁免權即一個國家以本國法律或本國參加、締結的國家條約為依據,對在本國的外國代表或組織賦予的免受司法管轄或審判的權利,現階段人們通常將此項權利視為司法領域主權國家平等元祖的具體體現,從國際法視角對民事訴訟法中的司法豁免權進行分析,對協調國家關系、保障國家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國際法視角下民事訴訟中司法豁免權的發展和側重點

由于民事訴訟法中的司法豁免權與國際法強調的獨立、平等、國際禮讓等原則高度一致,所以現行國際法對司法豁免權予以肯定的態度,例如在國際法中規定一個國家的法院不應在另一國家不同意的情況下,將其作為訴訟案件的被告進行受理;在另一個國家主動向某國家提起訴訟的情況下,某國可以受理案件被告針對案件提出的反訴;在另一國向某國法院提起的訴訟敗訴后,仍不可強制執行判斷等[1]。國際法中針對民事訴訟中司法豁免權的主張經歷了長期的調整,例如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歐洲大陸國家和英美司法實踐對其采用不同的態度,前者提倡只針對政府行為采取豁免政策而商業性質行為并不具有司法豁免的權利,而后者強調絕對豁免。隨著國際法的不斷完善和民事訴訟中司法豁免權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現階段人們將司法豁免權視為國際法的一種公認原則,肯定其出發點為國家的主權、國家的獨立權以及國家在國際上的平等地位,所以國家法中并不能對司法豁免權給予否定,但是在司法豁免權的具體運用方面,現階段在國際法上并未進行明確的規定,因為司法豁免權的運營要與國家的政策和利益作為衡量的主要依據?,F階段部分國家選擇對主權豁免進行獨立的專項規定,例如英國的《國家豁免法案》等[2]?,F階段主權豁免已經成為國際法的一項內容,雙邊、多變國家在締結批準后都將受到主權豁免相關規定的約束,結合近年來針對的國際公約可以發現現行國際法下的司法豁免權利并不是對傳統相對豁免和絕對豁免的全盤否定,而是對兩者進行了有效的這種,允許國家間通過互惠對等的國際原則或雙方自愿簽訂雙邊協議等方式對司法豁免權利的相關問題進行解決,即使部分國際公約約束的國家以國際法的相關原則為依據,也可以自主的進行司法豁免,可見從國際法的視角看待民法訴訟中的司法豁免權,其更加傾向于國家政策和利益的維護。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積極的吸引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所以在運用民事訴訟中的司法豁免權時應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在不違背相關原則的前提下靈活的應用。

二、國際法視角下,我國民事訴訟中的司法豁免權

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239條明確指出,對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代表和組織或國際組織提出的民事訴訟,要以1986年我國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等相關法律,以及1946年我國參加的1946年的《聯合國特權與豁免公約》,1949年的《聯合國各專門機構特權與豁免公約》,1961年的《維也納外交公約》以及1963年的《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等相關規定進行辦理,并針對刑事司法豁免權、民事司法豁免權以及司法豁免權中的特殊情況進行了規定[3]。2007年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通過《關于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特權與豁免的民事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對《民事訴訟法》上述條款進行了補充,明確指出,在我國享有特權與豁免的主體以被告或第三方責任主體的角色向我國人民法院提起民事案件訴訟,人民法院應先向本轄區高級人民法院報請,由其進行審查和決定,并將結果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由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具體的受理決定,在其答復前不應進行直接受理,通過逐級報告使我國針對司法豁免權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實。通過我國對民事訴訟中司法豁免權的相關規定可以看出,我國對司法豁免權予以高度關注,這是我國法律響應國際法相關規定的具體表現,我國民事訴訟法中針對司法豁免權的規定與國際法的相關規定和整體態度高度一致,彰顯出我國肯定主權國家的獨立性、自主性,這對我國更好的處理外交關系、充分利用國際積極因素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見,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中并不是所有外國人在民事訴訟中均享有司法豁免權,例如與我國不存在外交關系、不具備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不存在雙邊協議或原本享有司法豁免權的代表或組織宣布放棄司法豁免權、從事非職務行為引起的民事訴訟、享有司法豁免權的代表向駐在國起訴引起反訴等情況均不具有或不再享有司法豁免權,這是我國民事訴訟中國司法豁免權具有自主性的具體體現,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我國作為主權國家的自主管理。但結合國際法視角下民事訴訟中的司法豁免權的傾向性可以看出,我國現行司法豁免權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對主權豁免的強調仍不強烈,而且缺少相關的司法解釋,使其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偏差,我國在相關法律健全的過程中,應針對此方面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優化。

三、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民事訴訟法中的司法豁免權其以國家主權原則、主權國家地位平等原則等為基礎,強調主權國家之間不存在管轄和裁決的問題,其與國際法的相關規定高度一致,可以視為國際法在各國司法體系中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郭玉軍,王卿.對國家做出缺席判決的風險及其預防措施——以現有國家豁免立法和司法實踐為中心[J].學習與實踐,2011,09:66-72.

[2]莫世健,陳石.AIIB協定下國家豁免原則與中國法的沖突與協調[J].政法論叢,2016,01:29-36.

[3]郭玉軍,劉元元.國際強行法與國家豁免權的沖突及其解決——以德國訴意大利案為視角[J].河北法學,2013,01:24-32.

猜你喜歡
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修改前后民事訴訟法律監督制度分析
淺談民事訴訟當事人處分權
關于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重點問題的思考
論民事訴訟法課程的 “實效性” 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