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用新理念構建小學信息技術的“新課堂”

2016-11-30 20:56朱啟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新課堂新理念小學信息技術

朱啟峰

【摘 要】本文從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出發,指出要實現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需在新的教育理念支撐下,構建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新課堂”。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擁有現代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于合作的探究者。在闡述“新課堂”構建的意義的同時,著重探討了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新課堂”構建的理念與教師角色的轉換。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新理念;新課堂

小學計算機教學,直到90年代中期才形成了一定的教學體系。盡管已經把學科名稱由“計算機”更名為“信息技術”,且已經成為課程設置中的一門必修課,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各地千差萬別,大部分學生學會的也只是對計算機本身的操作,只有小部分的學生會把計算機作為一種信息處理工具應用到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如何徹底改變目前傳統學科教學與計算機教學分道而行、難以維系的窘境,如何使現有的信息技術課堂揮發新的生機,將成為計算機教師共同探究的新課題。

一、學習新課標、樹立新理念、拓深新思維、構建新課堂

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展開?!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課程改革方面提出了明確的目標:“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贝龠M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多樣化。要實現這些改革目標,我認為關鍵在于更新理念,與時俱進。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發展,教師不僅要考慮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而且思考為什么教的問題。要讓學生學有用的信息技術,必須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切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保證學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學習落到實處。

二、“新課堂”構建的意義

1.課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開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受目前教材編寫難以突破、課程設置守舊、軟件相對缺乏、硬件條件限制等各種原因,小學計算機課與傳統學科的完全整合尚有待時日。但在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速度極快,這就使得課程和教學形式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為了跟上這種變化,教師應具備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能力,要以先進的媒體技術為基礎,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努力構建符合課改要求的信息技術的“新課堂”。改革課程結構,制定最佳教學策略和信息組織形式,重組課程傳遞方式,使之適應時代的變化,使課改落到實處。

2.信息技術教育自我發展的必要條件

從現行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技術,為操作計算機而學計算機,對計算機能幫你干些什么?怎樣幫助你學習?還只局限在理論上的認識。有人甚至因為計算機課枯燥、沒意思而做小動作、玩游戲。我們承認每門課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同樣有其局限性,沒有一門課程能夠。因此,實現計算機教學與傳統學科教學的協調與合作,是當前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改革和嘗試、實破傳統教學模式束縛的有效途徑,是發揮課程整體功能,全面實現課程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技術教育自我發展的必要條件。

3.改造“舊課堂”的必然選擇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提出: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信息技術教育必須走與其它學科相結合的路子。改造舊“課堂”是信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調整現有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結構,改變學生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一方面,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改變,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三、“新課堂”構建的理念與教師角色的轉換

1.“新課堂”是充滿活力的“生命課堂”

學生是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師是充滿生命活力的。但是,我們如果把信息技術教育的課堂看作是“知識課堂”,如教學畫圖軟件,僅僅講授畫圖程序怎么用,然后讓學生像書上畫一棵樹、一個房子什么的,那將是單調、枯燥、無味的一節課。我們如果把美術教師的美術課請進來,先由自己介紹畫圖程序怎么用,再請美術教師講解調色的簡單原理,從而讓學生學會自己調色;給學生講授如何著色、用色才使圖畫協調;講授簡筆畫的畫法、構圖和比例等,從而用畫圖程序完成一幅幅生動的畫。有的學生畫出了富有創意的歡樂場面,有的畫出了人物畫,有的畫出了山水畫,有一個學生很有耐心,把自己的房間畫得非常好,特別是那個色彩,和諧、協調,富有童趣。學生在學畫的過程中又強化了畫圖程序的應用。

2.“新課堂”是教材創生和開發的“加工廠”

所謂“創生”:即創造新的教材、使舊教材富有新的生命力。所謂“加工”:即調整教材、補充教材、拓展教材、開發教材。信息技術教育不僅包含計算機教育課程本身,還應包括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其他學科教育;對小學生興趣和意識的培養,實際上是培養學生對現代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學生智力的開發,就是培養學生獲取、分析、處理各種信息,最后內化為主動探究的學習主體上來。

3.“新課堂”是學生自主活動的“操作車間”

一堂好課應當是一堂學生“學”得好的課。課堂上,學生具有充分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學生能從學習操作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生學會運用計算機能為學好當前的課程及為今后更高層次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礎,正如小學生學習語文并不是為了當作家,但如果不學習語文就無法完成其它各科課程的學習一樣,小學計算機教育也同樣不是為了培養計算機專家,只是為學生提供一種交流和處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學的效率和效益。

4.“新課堂”是學生作品的“展覽室”

學生電腦作品比賽是我校一年一度科技節中的保留節目,開始辦這個活動時,學生參與的不多,做出來的作品大部分也是比較粗糙。為此,我們想了不少的辦法,屆時,還舉辦臨時培訓班,但結果還是不理想。經分析認為:禁錮的思維訓練和上機操作時間的不足是影響學生思維創造力和技能操作水平的主要原因。學科整合后的“新課堂”教學,順應孩子的天性,從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出發,設計教學方法。新課堂,新氣象。由于學生學到了有用的信息技術,思維和能力同時得到開發,課堂成了學生作品的“展覽室”。學生們在課堂上展示自己作品,推銷自己。他們互學、互幫、互改,共同提高。

5.“新課堂”是師生從事知識建構與發展的“實驗室”

目前的信息技術教育在確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時,多數教師依舊把知識傳授作為第一要素,把教師的主要引導放在核心位置,把過多的練習當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手段,對學生的接受狀況缺乏更多的深入了解。面對這種狀況,要使新課改真正走向成功,我們必須轉變觀念,積極探討新的教學方式,剖析“新課堂”教學的真諦:未來的“新課堂”是師生從事知識建構與發展的“實驗室”,不是單純接受知識的“講課室”,教師要盡可能從知識和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維度去設計。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要盡量多的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質疑和困惑,然后在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分享彼此之間的智慧。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機械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除了對教材文本的處理以外,努力促成學生新的思維的形成。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運作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教學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

猜你喜歡
新課堂新理念小學信息技術
新理念實干 高質量作為
現代調解的新理念與新思維
國外興起長壽新理念
新課程下的新課堂
淺析中學體育新課堂教學
新理念下再啟航
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游戲化教學探析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