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

2016-11-30 23:54上官婷婷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音樂課堂教師

上官婷婷

【摘 要】現在許多小學音樂課堂因為缺乏趣味性和活躍的課堂氛圍導致對小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本研究根據許多小學音樂教師的經驗,開展了對現代小學音樂教學的深刻認識,旨在提高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師修養,激發小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能夠能動自主地渴望學習音樂。同時希望能夠深化小學音樂教育改革,促進小學音樂教育創新。達到音樂促進人,幫助人的真正作用。

【關鍵詞】音樂課堂;學習興趣

不同于其他科目那樣簡單地教授學生理論知識,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方法與技能。音樂課的目的在于對學生精神心靈上的熏陶與精神世界的升華。小學是成長過程的關鍵階段,許多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建立都是在小學時期建立的。合適的音樂能夠培養學生對自然,社會的正確認識,促進審美的建立與對世界的正確認知。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狀況制定正確的教學方法,而不能一直延用傳統教學方法一成不變,從而來達到刺激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狀況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F在對如何促進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來進行分析。

1影響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主要因素

1.1 教師教育觀念的落后

相信許多人都會有音樂是副科,可有可無,主課需要就該讓出來的觀念。許多小學教師甚至小學音樂教師同樣也會有這種思想,加上他們自己能力和音樂素養的限制,許多音樂老師就會選擇在課堂上只是簡單地播放音樂或讓學生學唱歌曲,但是卻不進行方法傳授或者對如何唱歌才能算唱歌的方法也只字不提。這樣沒有難度的上課并不能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所在。更有學校因為教師的缺乏選擇用非專業的教授其他科目的老師來代課。這種在非正確觀念和方式的引導下的課堂也失去了音樂課堂該有的美好。

1.2 學生學習主體的忽視

現在的教育制度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只是簡單地聽講,老師也不是講課的唯一主體。而是要求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進行教學。然而現在有許多教師還是沒有這種觀念,一味地遵從傳統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并學。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產生厭煩心理,從而降低了學習音樂的興趣與激情。在這樣的音樂課堂里,學生不能體會到音樂的魅力也不能實現自己在課堂的參與度。漸漸地也失去了熱情,不想再繼續學習音樂。

1.3 課堂氣氛的枯燥性

一些教師只是為了上課完成教學目標而上課,沒有充分利用外部條件進行創新,枯燥無味沒有激情的音樂課完全不能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與魅力,因此也不能吸引學生的聽課興趣。遵循傳統教學方式的課堂里,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沒有互動與交流,更加造成課堂氣氛的尷尬。

1.4改革步伐的緩慢性

目前對于音樂教學課堂的改革應該是刻不容緩的,但是現在仍然處于喊口號階段,許多外在因素不能讓改革順利進行。改革是刺激音樂課堂活躍的必由之路,然而現在許多不利于音樂課堂改革的因素屢見不鮮,導致音樂課堂的質量大打折扣,同時學生也漸漸地失去了學習音樂的熱情,變得越來越不想學音樂。有許多學校的音樂課甚至成了學生睡覺或者完成其他科目作業的場所。

2激發和培養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對策

2.1 利用合作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許多實驗證明,與學生自己獨自學習相比,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學習熱情也有所高漲,反應能力也更加迅速。合作性學習是以小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的方式,這不但可以增加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意識,讓他們在考慮到自己的同時也能夠為小組內的其他同學考慮。當然這種新型教學方法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接受并運用到實際課堂教育活動中。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更加應該重視這種方法,并且在課堂中積極運用。比如在上課前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接受能力,性格特點等將班級的學生分成不同幾組,并且保證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能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且能夠融入小組中,與其他組員可以順利合作,同時要有機會表達他們自己的觀點。當遇到需要學生討論的問題時,這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由組內的同學選出一名同學將各個同學的觀點進行整理然后在全班面前同學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請其他組的同學對他們的發言進行補充,教師進行點評。這教童年樣不但鍛煉了同學的膽量也有助于發現各組之間存在的問題,也能夠促進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也能起到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音樂本來就不是簡單的學習唱歌,聽音樂。音樂本身就需要活躍的課堂氛圍,壓抑的環境不能將音樂的魅力展現出來,不能真正發揮音樂那直達人心的作用。

2.2 構建趣味性教學情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當學生對學科產生極大的興趣時,即使沒有老師也不能阻擋他們渴望知識的腳步。教師可以在班級里營造娛樂的氛圍,當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那么無形當中學生的潛意識里就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音樂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何時何地,音樂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身邊,自然中的鳥鳴,風吹樹葉的聲音,即使走在馬路上也能聽到音樂聲聲。因此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將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事物結合起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上課時要充分運用學校配備的多媒體,將圖片,聲音,視頻結合在一起,營造活潑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也可以比如在教《童年》這首歌時,可以根據歌詞所唱的情景用圖片展示不同的環境,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對歌詞的場面進行自己的想象,并在同學面前將場面用語言表達出來或者用繪畫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樣使課堂的氛圍得到了有效的緩解,也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在不斷的表達中得到鍛煉和拓展,最重要的是學生對于音樂的認識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學唱歌的層面。讓他們知道了音樂也是可以非常有趣,也是可以非常形象。在一些有明確角色的歌曲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扮演歌曲中的從而更好的體驗歌曲的背景。對于一些紅歌,我認為在教授歌曲的同時也可以介紹一下歌曲的創作背景,比如當時的歷史背景,創作的原因,目的。在學習音樂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歷史常識。在精神得到熏陶的同時還拓展了眼界,一舉兩得。許多人說音樂能表達內心想法,能傳達心聲,也許作為小學生還不能正確體會音樂想要表達的內容,但是在平時可以給學生聽一些純音樂,讓他們自己閉上眼睛,伴隨著音樂的起伏想象可能想要表達的內容,自己在腦中勾勒畫面。

3結語

從小開始我們就在接觸音樂。在媽媽肚子里時我們就接受了胎教音樂,在長輩那里口口相傳的歌謠或者各種押韻的段子,那都是認為創作的音樂。在自然中,風吹樹葉的颯颯聲,各種鳥鳴的清新的聲音,雨聲,暴雨聲,都能體現音樂的美好。音樂是一門藝術,在小學身心成長的年齡,更應該好好對待音樂課。作為一名小學音樂老師,更要將音樂傳播出去。當然要根據學生本身對音樂的需求,并結合學生在學習中的需要和學習特色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運用各種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方法并且做到正確塑造學生的人格。讓學生在體會到音樂的魅力的同時學會感恩。感恩自然賜予我們美妙,感恩生活的美好。

參考文獻:

[1]荀洪梅.中小學藝術課程實施現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徐萌,楊揚.淺議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藝術科技,2014,01:330

[3]高宇.淺議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音樂時空,2014,07:151

[4] 徐婷婷. 簡析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21)

猜你喜歡
音樂課堂教師
甜蜜的烘焙課堂
最美教師
美在課堂花開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圓我教師夢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