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針高選擇性去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

2016-12-01 02:06劉艷偉孟愛霞李寶新孫建軍
河北醫學 2016年10期
關鍵詞:腓總火針骨關節炎

劉艷偉,孟愛霞,胡 華,李寶新,孫建軍

(1.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骨傷科,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河北 承德 067000)

火針高選擇性去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

劉艷偉1,孟愛霞2,胡 華1,李寶新1,孫建軍1

(1.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骨傷科,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觀察火針選擇性去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有效性。方法:將60例臨床診斷為膝骨關節炎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火針高選擇性去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對照組采用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神經阻滯治療,評價治療前、治療3周后及治療后3個月時VAS評分和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關節炎指數(WOMAC)評分,并記錄治療過程中有無并發癥。結果:治療組在改善關節疼痛、僵硬和功能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火針高選擇性去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療效優于單純神經阻滯治療。

骨關節炎; 膝; 火 針

筆者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間采用火針去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治療膝骨關節炎60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以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在我科就診的膝KOA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人員均來自門診患者,其中男16例,女44例;年齡最小43歲,最大78歲,平均(55.6±3.4)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15年,平均(21±9)個月。左膝18例,右膝31例,雙膝11例,按就診序列奇偶數隨機分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以火針選擇性去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對照組以單純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神經阻滯治療,進行對照觀察。

1.2 入選標準:接受臨床治療者必需具備以下標準:臨床診斷標準參照2003年歐洲風濕病聯盟修訂的膝骨關節炎的診斷[1]①近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②活動時有骨摩擦音;③晨僵≤30min;④年齡≥40歲;⑤X線片示骨贅形成或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變,關節緣骨贅形成;⑥關節液實驗室檢查符合骨關節炎。其中,滿足1+5條或1+2+3+4條或1+2+3+6條者可診斷為膝骨關節炎。所有入組本研究的患者關節疼痛部位固定且主要以膝關節內側及外側疼痛為主,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正常,均對治療方案知情同意。排除膝關節結核、腫瘤者,并發較為嚴重的心、肝、腎、肺、腦等重要臟器疾病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近期關節腔內注射糖皮質激素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及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治療組采用火針去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方法,患者取仰臥位,患肢外展輕度外旋,確立縫匠肌和股內側肌的夾角處做與股骨干縱軸垂直長約5cm標記即隱神經髕上支為第一進針點群,確立縫匠肌和股薄肌之間在關節間隙平面近端近股骨內側髁處做與股骨干縱軸垂直長約5cm標記即隱神經髕下支為第二進針點群,在髕下脂肪墊外側和Gerdy結節處與股骨干縱軸平行標記為第三進針點群,在上脛腓關節處為第四進針點群。常規皮膚消毒后,左手固定被刺部位,右手持針,將針在酒精燈上燒紅至發白,迅速刺入標記區,進針深度根據部位及患者體質靈活掌握,然后立即將針拔出,第一、二標記區每個進針點群每次2~3針,第三、四標記區每次4~5針,每次針眼均不重疊,針刺后用消毒紗布貼敷,并囑患者保持針眼干燥,每周2次,3周為1個療程。

1.3.2 對照組:單純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神經阻滯,消毒方法及定位同治療組,每個部位給予0.5%利多卡因注射液2mL局部行神經阻滯治療。

1.4 療效觀察

1.4.1 療效標準評分:將兩組病例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周后、治療結束后3個月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即VAS(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評分,即0分表示不痛,10分表示最劇烈的疼痛和國際公認的西部安大略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可視化量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指數)[2]做為臨床觀察指標,分別屬于疼痛、僵硬和關節功能3個維度,分值越高表明關節病損程度越重,輕度<80,中度80~120,重度>120。

1.4.2 觀察指標:由一位不參與本研究的臨床醫生分別在治療前,治療3周后及治療后3個月時獨立評價兩組患者膝關節VAS評分及WOMAC評分,并記錄治療過程中和治療后有無針眼感染等并發癥發生。

1.5 統計學分析:在治療3周后及治療結束后3個月采用VAS和WOMAC評分進行比較,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應用χ2檢驗,若P<0.05,說明兩組之間有顯著性差異。

1.6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針眼感染及重要血管、神經誤傷等嚴重并發癥,對照組無利多卡因過敏等并發癥。

2 結 果

2.1 治療前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及疼痛等方面無顯著差異。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對照組在治療3周、治療后3個月VAS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WOMAC評分在治療3周后、治療后3個月時明顯低于治療前基礎值(P<0.05),治療組較對照組相應指標改善明顯(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和WOMAC評分比較

3 討 論

膝骨關節炎是一種由于關節軟骨破壞或變性而導致的疾病。常因損傷、過度負重、炎癥等因素造成關節軟骨損傷。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滑膜關節的局灶性軟骨表面損害以及與之相關的軟骨下骨的重構和輕度滑膜炎[3]。膝骨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是引起老年人活動障礙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成年人中膝骨關節病的患病率2.2%~9.6%[4],由于膝關節疼痛限制了患者活動,運動減少導致體重增加,從而加重膝關節負擔,這一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并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但是,無論膝關節何種致痛機制,痛覺的形成及性質與局部神經的分布特點密切相關,骨關節炎的疼痛除來自關節腔內炎癥因子的刺激,還與神經末梢的裸露有關,去關節周圍神經支是通過阻斷疼痛處的傳入神經、打斷疼痛反射弧,從而達到去除關節疼痛的目的。目前應用去神經化治療膝骨關節炎國內臨床報道較少。有報道通過對膝關節去神經化可以更好地消除患者疼痛的癥狀。國內外學者對膝關節神經分布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膝關節神經分布較為固定,分為淺深兩層。髕腱和其深部脂肪墊、前交叉韌帶神經、脛骨結節等神經支配主要來源于隱神經關節支、腓總神經關節支。且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骨性標志明顯、皮下肌肉較少容易定位。因隱神經關節支定位相對精準,隱神經在進入關節之前幾乎與股骨干縱軸平行,所以與隱神經走形垂直標記處每次行2~3針,而腓總神經關節支走形迂曲且角度變異略大,所有每次行4~5針,且每次針眼不重疊以達到充分去神經化目的。西醫多采用切斷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的方法,該方法創傷較大且易形成神經瘤,火針療法是通過針體高溫使神經組織變性,阻斷隱神經關節支及腓總神經關節支傳導通路,打斷疼痛反射弧,從而達到去除關節疼痛、改善關節功能的目的。而且大量臨床研究顯示,火針能夠毀損感受痛、溫覺的Aδ和C神經纖維,而傳導觸覺的Aa、Aβ纖維的功能得以保留,患者去神經化后膝關節運動及周圍的皮膚感覺無明顯異常。另外,膝關節退變引起微循環障礙,導致P物質、5羥色胺及緩激肽等致痛因子釋放,刺激局部痛覺感受器產生疼痛,疼痛反過來又引起肌肉痙攣加重微循環障礙,形成惡性循環,而火針通過溫熱作用,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促進炎癥物質及代謝產物的吸收,可起到消炎鎮痛目的。對照組神經阻滯可以減輕神經通路的炎癥,緩解軟組織對神經的卡壓,減輕疼痛,打斷疼痛惡性循環。治療組及對照組在VAS評分及WOMAC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療組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0.05)。臨床參照VAS評分及國際公認的WOMAC骨關節炎指數,是目前用于評估膝關節骨關節炎應用最廣泛的測評工具,具有較高的信度及效度。

[1]Jordan K,Arden N,Doherty M,et al.EULAR recommendations 2003:an evidence based approach to the manage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report of a task force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for International Clinical Studies Including Therapeutic Trials(ESCISIT)[J].Ann Rheum Dis,2003,62:1145.

[2]陳蔚,郭燕梅,李曉英,等.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的重測信度[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1):23.

[3]劉勇,孫偉,王力,等.兩種不同藥物聯合鹽酸氨基葡萄糖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前瞻性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3):387~390.

[4]沈文,牛志軍,金橋,等.針刀緩解膝骨關節炎頑固性疼痛的臨床療效評價[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14(23):1963~1966.

Knee Ostarthritis on the Method of Fire Needle High Selectivity to Cut off Articular Branches of the Nervus Saphenus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

LIU Yanwei,et al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Hebei Chengde067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knee ostarthritis on the method of fire needle to cut of articular branches of the nervus saphenus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Methods:Selected 60 cases of knee ostarthritis,And divided them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the method of fire needle high selectivity to cut off articular branches of the nervus saphenus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the method of blocking articular branches of the nervus saphenus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Then evaluat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retherapy,3 weeks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VAS score and WOMAC score,and recorded the complications on course of the treatment.Results: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There'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method of cutting off articular branches of the nervus saphenus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 with fire needle is better than nerve block.

Ostarthritis; Knee; Fire needle

1006-6233(2016)10-1591-03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0.003

河北省承德市科技支撐項目,(編號:201422031)

猜你喜歡
腓總火針骨關節炎
超聲引導下神經水分離治療腓總神經卡壓綜合征1 例*
抗抑郁藥帕羅西汀或可用于治療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患者應保持適量運動
神奇的火針療法
腓總神經損傷致踝關節功能障礙的傷殘評定結果分析
火針經筋點刺配合針刺治療Megie綜合征驗案1則
腘窩段腓總神經及其分支MR檢查方案
中醫火針聯合沙利度胺治療結節性癢疹78例臨床觀察
原發性膝骨關節炎中醫治療研究進展
推拿結合功能鍛煉治療膝骨關節炎24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