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合皮移植術對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緊張素CD46及臨床療效的影響

2016-12-01 02:07徐文舉
河北醫學 2016年10期
關鍵詞:大面積移植術瘢痕

徐文舉

(河南省南陽市南石醫院燒傷整形科,河南 南陽 473001)

復合皮移植術對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緊張素CD46及臨床療效的影響

徐文舉

(河南省南陽市南石醫院燒傷整形科,河南 南陽 473001)

目的:探討復合皮移植術對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緊張素、CD46的影響及臨床療效。方法:收集我院就診或住院治療的60例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分別行相應的手術方式。對照組患者采用反復切取后軀干瘢痕皮的方法,實驗組患者行復合皮移植術,術后給予患者預防性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治療結束后對患者血管緊張素Ⅱ、CD46水平、創面愈合率以及創面周圍炎癥反應情況進行檢測并比較。結果: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血管緊張素Ⅱ、CD46水平均下降(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的血管緊張素Ⅱ、CD46水平較低(P<0.05),創面愈合率以及創面周圍炎癥反應積分較高(P<0.05)。結論:復合皮移植術能夠降低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緊張素Ⅱ以及CD46水平,患者創面愈合較快,炎癥反應情況較低,對臨床有指導意義。

復合皮移植術; 大面積燒傷; 瘢痕整形; 血管緊張素; CD46

瘢痕是創傷后受傷患者創口愈合的正常生理反應[1]。瘢痕產生的原因復雜多樣,其修復治療處于整個醫學界的重要位置,具有治療效果不佳等特點,成為當今醫學界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2];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的瘢痕整形較為復雜,患者自體供皮區皮源缺乏,對于患者的治療早期多為治療深度燒傷,患者創面較大,僅有小片正常皮膚可進行取皮,供皮區遺留瘢痕增生,導致后期無皮可用,給治療帶來了難度。而臨床多采用的混合植皮、網狀植皮等方式質地脆弱、不耐磨導致功能障礙;復合皮是新型皮膚替代物,由自體表皮與異體真皮基質構成,治療效果較好。因此本研究以復合皮移植術為研究對象,通過觀察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緊張素、CD46水平的變化,探討復合皮移植術對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患者的治療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就診或住院治療的60例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實驗組組內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平均年齡(39.21±1.17)歲;對照組內男性15例,女性15例,患者平均年齡(38.85 ±1.1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的手術指征,鑒定為深Ⅱ度以及Ⅲ度燒傷。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鑒定為深Ⅱ度或Ⅲ度燒傷,所有患者年齡35~55歲,性別不限;患者平素身體狀況良好,無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其他重要臟器的重大疾??;患者全身的營養狀況尚可,無酗酒或藥物依賴,患者無惡性腫瘤;所有患者實驗前未接受過與實驗相關治療措施,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排除年齡在35歲以下,55歲以上的患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排除有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有免疫系統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有惡性腫瘤的患者,排除實驗前已接受過相應治療措施的患者;排除有系統性的皮膚腫瘤的患者;排除血管以及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排除不愿接受實驗措施的患者以及中途退出的患者。

1.4 方 法

1.4.1 手術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對照組患者全身麻醉,根據瘢痕部位調整患者體位,采用反復切取后軀干瘢痕皮的方法,松解攣縮,沖洗創面,電凝止血。瘢痕松解。同時,切取自體刃厚頭皮,制郵票皮。根據瘢痕松解后創面大小,于后軀干取大張瘢痕皮,打洞或拉網。供皮區回植郵票頭皮,加壓包扎固定。觀察瘢痕松解創面無出血后,將大張瘢痕皮覆蓋于創面,間斷縫合固定,覆蓋凡士林紗布打包固定。術后預防性使用廣譜抗生素,每2d更換一次敷料。術后2周開始功能鍛煉。實驗組患者行復合皮移植術,麻醉后,行超薄刃厚自體皮,生理鹽水沖洗。行瘢痕攣縮松解術,創面切至深肌膜層,徹底止血。將異體脫細胞真皮基質生理鹽水中反復清洗3遍,真皮乳頭層面向上,移植于創面,用可吸收線縫合,使真皮基質緊貼于創面。將自體皮片平鋪于脫細胞真皮基質上。用網眼紗將皮片固定,加壓包扎,必要時使用石膏托控制其活動。術后給予患者預防性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

1.4.2 患者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水平檢測:取所有患者治療前后的外周靜脈血2mL,離心取上清,采用ELISA法,對患者血清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水平進行檢測。

1.4.3 患者CD46水平檢測:取所有患者治療前后的外周靜脈血2mL,離心取上清,采用ELISA法,對患者血清CD46水平進行檢測。

1.4.4 患者創面愈合率檢測:對兩組患者的治療后7d、14d、21d、28d的創面愈合率進行檢測。

1.4.5 患者創面周圍炎癥反應情況檢測:治療結束后對患者的創面周圍炎癥反應情況進行檢測,患者創面周圍紅腫嚴重記-1分,紅腫減輕記0分,消退記1分,無紅腫出現記2分。

1.5 統計學分析:所有統計數據均統一整理,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分析,符合正態性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數據予以獨立樣本t檢驗,予以RxC卡方檢驗,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下降(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的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水平較低(P<0.05),見表1。

表1 患者治療前后AngⅡ水平比較(pg/mL,±s)

表1 患者治療前后AngⅡ水平比較(pg/mL,±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14.93±2.84 6.64±1.24?#對照組 13.18±2.39 9.23±2.05?

2.2 CD46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CD46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下降(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的CD46水平較低(P<0.05),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前后CD46水平比較(pg/mL,±s)

表2 患者治療前后CD46水平比較(pg/mL,±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19.36±3.31 5.93±1.25?#對照組 18.03±3.02 10.37±2.01?

2.3 患者創面愈合率比較: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治療后14d、21d創面愈合率較高(P<0.05),兩組患者7d、28d的創面愈合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患者創面愈合率比較(±s)

表3 患者創面愈合率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7d 14d 21d 28d實驗組 31.33±8.92 64.29±11.21?92.81±11.42?96.49±15.78對照組 27.13±6.84 54.15±12.02 80.04±12.83 91.37±13.22

2.4 創面周圍炎癥反應情況比較: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治療后14d、21d、28d的創面周圍炎癥反應情況積分較高(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7d創面周圍炎癥反應情況積分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4。

表4 患者創面周圍炎癥反應積分比較(±s)

表4 患者創面周圍炎癥反應積分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7d 14d 21d 28d實驗組 ?。?.31±0.11 1.02±0.26? 1.74±0.62? 1.96±0.71?對照組 ?。?.46±0.16 0.61±0.11 1.26±0.31 1.63±0.45

3 討 論

為縮短大面積燒傷患者的住院時間,臨床通常采用正確的心理疏導,使患者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疾病。但患者仍會由于燒傷嚴重程度、年齡、身體、自身營養狀況以及治療的程度等的差異對創面的愈合產生影響;另外創面本身局部組織的缺血缺氧、炎癥反應壞死等也會影響治療效果,因此目前對于大面積燒傷患者創面的治療較為復雜,而治療手段的建立則依賴于對創面愈合機制的理解[3]?;颊叱R蜃泽w皮源匱乏,使創面修復時間延長,影響患者的愈后,因此常用微粒皮、網狀植皮等方式解決自體皮源匱乏問題;但會出現質地脆弱、不耐磨、易起水皰等現象出現而導致患者皮膚的功能障礙,研究表明,發生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真皮成分缺乏。復合皮由自體表皮與異體真皮基質結合構成,其中J-1型異體脫細胞真皮基質去除皮膚附件,脫去供體皮膚中的表皮角朊細胞和真皮成纖維細胞[4],保留細胞外基質框架結構,依靠基底和創緣成纖維細胞進入真皮基質,形成血管重建真皮。我們的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創面愈合率以及創面周圍炎癥反應情況與對照組相比較好。

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中最為重要的活性激素。研究表明,其具有能引起血管收縮,促進腎上腺皮質釋放醛固酮的作用。血管緊張素Ⅱ(AngⅡ)能夠促進創傷和血管的修復是;能強力收縮血管,促進細胞增殖、炎癥介質釋放導致炎癥及纖維化的發生。我們的實驗結果表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管緊張素Ⅱ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下降,實驗組患者的血管緊張素Ⅱ水平較低。

CD46分子是一種補體調節蛋白,又稱為膜輔助蛋白(MCP),研究證實,CD46可以抑制補體的激活;同時,補體調節蛋白CD46作為一種新的T細胞共刺激分子參與T細胞活化,刺激信號通路在T細胞活化與效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補體系統主要參與體液免疫調節,參與人體的先天性免疫。有研究表明,其能夠調節獲得性免疫。還有的研究表明,CD46分子能夠調控T細胞的免疫應答,通過CD46分子來調控移植免疫應答,誘導免疫耐受。我們的實驗結果表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CD46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下降,實驗組患者的CD46水平與對照組相比較低,提示我們的實驗措施所產生的抑制免疫應答水平較低,表明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

本實驗通過探討復合皮移植術對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緊張素,CD46及臨床療效,證實了復合皮移植術能夠降低大面積燒傷瘢痕整形患者血管緊張素Ⅱ以及CD46水平,加速患者創面愈合,降低炎癥反應。

[1]杜飛亞,談偉強.瘢痕的形成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0,8(5):528~530.

[2]陳丹丹,黃關宏,王忠明.瘢痕疙瘩發病機理的研究概況[J].中華全科醫學,2010,8(2):229~230.

[3]陸樹良.進一步理解燒傷創面修復中的免疫學問題[J].中華燒傷雜志,2004,20(6):324~326.

[4]張立海,胡敏.異體脫細胞真皮基質在口腔醫學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5,15(1):112~115.

河南省科技廳重大攻關項目,(編號:12J2101310200)

1006-6233(2016)10-1663-04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0.032

猜你喜歡
大面積移植術瘢痕
手指瘢痕攣縮治療的再認識
手術聯合CO2點陣激光、硅膠瘢痕貼治療增生性瘢痕的療效觀察
當子宮瘢痕遇上妊娠
當子宮瘢痕遇上妊娠
髓芯減壓術自體髂骨移植術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術聯合治療戰創傷致早期成人股骨頭壞死
一例心臟移植術后繼發肺感染行左肺上葉切除術患者的護理
PDCA循環在大面積燒傷患者懸浮床使用中的應用
體外膜肺氧合在老年患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的應用研究
皮膚擴張預制皮在軀體大面積瘢痕治療中的應用
精密吻合移植術在眉毛自體毛發移植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