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的影響比較

2016-12-01 02:07應海燕
河北醫學 2016年10期
關鍵詞:瘢痕炎性產后

應海燕,徐 平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的影響比較

應海燕,徐 平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目的:觀察及比較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的影響情況。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進行生產的8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分娩方式的不同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40例,A組進行陰道分娩,B組則進行剖宮產,然后將兩組產前、產后12h、24h及48h的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相關血清指標進行比較。結果:兩組產前的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相關血清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產后12h、24h及48hB組的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相關血清指標均高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陰道分娩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的影響好于剖宮產,其對患者的不良應激控制相對更好,因此認為其在此方面的可取程度相對更高。

陰道分娩; 剖宮產;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 炎性狀態; 應激狀態

本文就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的影響情況進行觀察與比較,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進行生產的8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分娩方式的不同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40例。A組的40例產婦中,年齡最小者22歲,最大者43歲,平均年齡為(34.7±5.9)歲,孕周32.0~41.2周,平均孕周(37.4±2.2)周,距前次剖宮產時間為12.0~80.5個月,平均時間為(53.5±4.9)個月。B組的40例產婦中,年齡最小者22歲,最大者44歲,平均年齡為(34.8±5.6)歲,孕周32.0~41.5周,平均孕周(37.3± 2.4)周,距前次剖宮產時間為12.0~82.0個月,平均時間為(53.4±5.1)個月。兩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的基本資料數據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組進行陰道分娩,按照常規陰道分娩程序進行生產方面的干預。B組則進行剖宮產,按照常規剖宮產步驟進行處理。然后將兩組產前、產后12h、24h及48h的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相關血清指標進行分別檢測及分析。分別于產前及產后12h、24h及48h取兩組的空腹外周靜脈血進行檢測,檢測指標為炎性狀態的時相反應蛋白(CRP、α1-AT及α1-AG)及其他炎性狀態指標(IL-6、TNF-α及PCT),應激狀態相關血清指標包括NE、Ang-Ⅱ、ALD及Cor,檢測試劑盒為酶聯免疫試劑盒。然后將兩組產前、產后12h、24h及48h的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相關血清指標進行分別檢測、統計及比較。

1.3 統計學分析:數據分析軟件為SPSS16.0,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重復測量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組內各時間點間的比較采用Bonferroni檢驗,每個時間點兩組間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A組和B組產前、產后12h、24h及48h的時相反應蛋白比較:兩組產前的時相反應蛋白相關血清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產后12h、24h及48hB組的時相反應蛋白相關血清指標均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A組和B組產前、產后12h、24h及48h的實相反應蛋白比較

2.2 A組和B組產前、產后12h、24h及48h的其他炎性狀態指標比較:兩組產前的其他炎性狀態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產后12h、24h及48hB組的其他炎性狀態指標均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A組和B組產前、產后12h、24h 及48h的其他炎性狀態指標比較

2.3 A組和B組產前、產后12h、24h及48h的應激狀態指標比較:兩組產前的應激狀態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產后12h、24h及48hB組的應激狀態指標均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A組和B組產前、產后12h、24h及48h的應激狀態指標比較

3 討 論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在我國的應用率一直較高[1],而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情況在臨床也日益增多,因此與此類產婦相關的研究不斷增多,而關于本類產婦分娩方式的選取研究尤為多見,其是與產婦及新生兒均密切相關的指標,因此對其進行改善的需求也極高。臨床中對于陰道分娩和剖宮產的相關研究均不少見[2],但是眾多研究的差異不同程度存在,因此此方面的探究價值仍較高。另外,分娩過程作為對機體影響較大的一類方式,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陰道分娩對產婦的機體影響均不容忽視,因此對產婦進行圍生期分娩相關指標的變化研究極為必要[3]。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的作為有效反應機體狀態的重要指標,對其進行圍生期表達水平的變化研究十分必要。臨床中的炎性指標較多,時相反應蛋白是研究較多的指標,而CRP、α1-AT及α1-AG等指標對于手術應激的反應價值較高,因此對其變化的檢測意義也較高。另外,NE、Ang-Ⅱ、ALD及Cor作為機體應激的重要檢測指標,其可以作為實時反應機體應激狀態的重要指標,對其進行變化研究的臨床意義也較高,尤其是對于整體機體不良應激的變化研究價值較高[4]。

本文中我們就陰道分娩與剖宮產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的影響情況進行比較,比較結果顯示,剖宮產產婦產后12h、24h及48h的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相關血清指標均高于陰道分娩產婦,說明剖宮產產婦產后的機體不良波動相對更為突出,而這可能與剖宮產的手術性質有關,因此機體受到的創傷應激更為突出,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陰道分娩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炎性狀態與應激狀態的影響明顯好于剖宮產,其對患者的不良應激控制相對更好,因此認為其在此方面的可取程度相對更高。

[1]鐘秀娟.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8):115~116.

[2]張園園,余后火.瘢痕子宮初次子宮不同縫合方式對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26(6):1259~1261.

[3]毛世云.再次妊娠的疤痕子宮產婦采用不同分娩方式的臨床療效對比[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4):118~119.

[4]高霞,張毅,周玉萍.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瘢痕處妊娠不同治療方法效果比較[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1,17(11):1533~1535.

江蘇省鹽城市科技項目,(編號:YK2013079)

1006-6233(2016)10-1687-03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0.043

猜你喜歡
瘢痕炎性產后
手指瘢痕攣縮治療的再認識
手術聯合CO2點陣激光、硅膠瘢痕貼治療增生性瘢痕的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體會
當子宮瘢痕遇上妊娠
探討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作用
產后出血并發癥的輸血治療及預后
產前宜涼,產后宜溫
當子宮瘢痕遇上妊娠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
炎性因子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