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2016-12-01 21:56吳繼忠黃政博莫少雄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6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新媒體發展

吳繼忠+黃政博+莫少雄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克服了報刊等傳統媒體在時空方面的缺陷,同時又融各種新聞傳播工具的優勢于一體。本文探討了在新媒體環境下湖南紅三角地區如何使用新媒體技術讓紅色文化資源能夠主動被大眾獲取和了解,使紅色文化能更為迅速的傳播和普及。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對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媒體;紅色文化;發展

紅色文化是指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與自由為奮斗目標,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傳統。新世紀以來,紅色文化在大眾心中的地位不斷下降,如果僅是依靠傳統媒體的宣傳,它的發展和傳播將受到極大的限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新媒體正在改變我們獲取信息的習慣,只有順應時代潮流,充分利用新媒體,改變宣傳方式,才能更好、更快、更廣地發展和傳播紅色文化。

1 新媒體發展現狀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無線通訊網、衛星等傳播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設備,向受眾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1]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憑借多元、互動、時效等特點已經融入到了社會各個領域,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新媒體打破了傳統媒體的約束,不管你身處何地,只要是想知道任何咨詢,打開手機動動手指,相應的信息就在你的手中。

2 利用新媒體發展和傳播紅色文化

2.1 多元性傳播紅色文化

新媒體環境下,宣傳工作人員通過公眾微信號、微博和網站等途徑,向大眾提供便捷的渠道,提升紅色文化對大眾的吸引力。傳統媒體時代,人們通過電視、廣播、報紙和導游介紹等方式被動地去了解紅色文化景點和歷史故事。新媒體以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形式吸引大眾主動去接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并引導大眾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

湖南紅三角地區是指由韶山(毛澤東故居)、花明樓(劉少奇故居)、烏石(彭德懷故居)形成的恰似三角形的紅色文化資源。以韶山為例,2014年建立的“天下韶山”的公眾微信號,可以使游客及時了解相關景點的信息,當地的最新資訊,提供在線咨詢問題,在線購票和購買紀念品等人性化服務。同時通過這一微信平臺,發布相關動態,潛移默化的將韶山的紅色文化向大眾傳遞。

2.2 互動性傳播紅色文化

2.2.1 互動性傳播的優勢和特點

新媒體克服了傳統媒體沒有自主權和參與權等缺點,同時融各種新聞傳播工具的優勢于一體。新媒體的互動性傳播縮短了大眾與信息的空間距離,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新聞參與者。隨著形式變化,工作人員根據實際積極調整傳播方式,利用多樣的交流工具和信息發布平臺,隨時隨地進行有關紅色文化的信息交流,形成多向互動的關系。[2]如劉少奇故居的新媒體管理平臺就面向社會招錄了2名網絡技術員和機電設備專業技術員,成立了管理機構,建立了通訊員隊伍,使稿件編輯、內容審查、信息上傳、時政評論互動均得以正常運行,新媒體管理實現了規范化和常態化。

2.2.2 互動性傳播的轉變

紅色文化是革命年代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距離當代青年有一定的距離感。但是,通過新媒體的互動來實現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信息接受者可通過自己最直觀的感受來理解紅色精神,打破了傳統形式上以說教為主、活動為輔的紅色文化傳承。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互動,要根據時代的需要而不斷在內容、形式上創新,才能在第一時間吸引大眾,為社會傳播正能量。大型紅色實景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以毛澤東的偉大一生為題材,完整闡述毛澤東光輝的人生歷程,并創造性地使用了大量科技元素,通過多變的舞臺組合、大范圍的觀眾席整體移動、高難度的集體威亞,讓觀眾來回穿梭于動蕩的歷史,感受今天和平的不易。這對緬懷革命先輩、發展紅色旅游和紅色文化產業都有重要意義,極大的豐富了韶山紅色文化內涵。

2.3 時效性傳播紅色文化

隨著信息化高速發展,全民參與意識提高,新媒體的高效及時性、開放透明性凸顯的尤為重要。新媒體技術使紅色文化資源能主動被大眾獲取和了解,使紅色文化能更為迅速的傳播和普及。新媒體改變了傳統媒體在時空方面的缺陷,如報刊、電視、廣播時效性差的缺點。新媒體能夠實時發布新聞動態,大眾既能了解事件始末,又能參與評論。2016年7月的南海仲裁案備受關注,在韶山開演的大型實景演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開幕之前,在演出的巨型屏幕上寫著幾個鮮紅的大字:“南海屬于中國,主權不容侵犯!”這種將時事與紅色文化的有機結合,通過新媒體平臺,讓紅色文化的發展更為迅速、傳播更為廣闊。

3 新媒體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新媒體對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使紅色文化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普及。如“天下韶山”公眾微信號2015年7月試運以來,在試行的半年時間里關注人數就達到了9萬人。經對湖南紅三角的實地調研發現,目前新媒體在紅色文化上的運用剛起步,正處于摸索階段,還有很多方面等著我們去開發和完善。

3.1 增加宣傳多樣性

3.1.1 建立多樣化的宣傳平臺,如微博、QQ等。利用使用廣范的交流平臺,提升宣傳的互動性,使紅色文化更易被大眾熟知。

3.1.2 宣傳方式的多樣性,如:不同的對象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宣傳方式,如對小學生采用動漫的表現形式,對大學生采用風趣幽默的形式表現,因材施教,更容易被接受。

3.2 新媒體在紅三角地區進一步加強交流

紅三角地區的新媒體建設進程不同步,發展方式和工作重心也有所偏差。如韶山地區的新媒體側重于景區便民服務和帶動經濟發展、花明樓地區則側重于游客自主游覽。當地政府不僅要對紅色文化的宣傳內容進行交流,更要加強技術人員溝通,通過幫扶協調實現三角地區紅色文化發展和傳播的平衡統一。

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新媒體環境下,我國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力量,積極運用新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闡釋中國特色”。[3]而紅色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是鼓勵我們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不斷取得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撐。[4]如今,只有緊緊依托新媒體,才更有利于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參考文獻

[1]匡文波.“新媒體”概念辨析[J].國際新聞界,2008,6.

[2]黃斌.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傳播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思想政治教育,2012.

[3]習近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N].人民日報,2014-01-01(001).

[4]李康平.江西紅色資源開發與教育研究——江西紅色歷史文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吳繼忠(1969,5-),四川內江人,攀枝花學院交通與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學生科長,研究方向:機械工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德育工作。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新媒體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