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之方法

2016-12-01 01:52顧麗明
關鍵詞:家園共育

顧麗明

摘要: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小班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因此,對小班幼兒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是小班的核心課程之一。教師可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幼兒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

關鍵詞:標記定位;兒歌故事;領域滲透;榜樣激勵;家園共育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20-053-2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贝嗽捰纸沂玖伺囵B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小班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幼兒剛剛進入一個新的生活環境,要在新環境中建立新的規則,培養良好習慣相對容易些;同時,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也決定了教師進行常規管理的有利條件。因此,對小班幼兒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是小班的核心課程之一。下面我想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來談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的一些方法。

一、標記定位法,形象生動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教師可通過形象的標記,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新生來園后,首先讓幼兒自選自己喜愛的動植物作為屬于自己的標記,將標記和幼兒姓名制作在一張卡片上,佩戴在幼兒胸前,這樣既便于幼兒記住自己的標記,又便于教師記住幼兒的姓名并和標記匹配。隨后,教師將這些標記貼在毛巾架、茶杯柜、小床等位置,便于幼兒找到屬于自己的物品和床位。此外,教師還在活動室地板上貼上相應的標記,讓幼兒懂得學習活動時找到自己小椅子的位置,學會有序地參加學習活動。教師還將小腳印貼在盥洗室洗手處,讓幼兒知道盥洗室每次洗手的人數限制,讓幼兒懂得排隊等待、避免擁擠。將積木籃子貼上相應的標記,讓幼兒整理積木時能把一樣的積木送回一個家里等等。形象的標記,環境的暗示,時時幫助、提醒著幼兒好習慣的養成。

二、兒歌故事法,樂學易記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期。單憑呆板的說教,會違背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規律,所以要采取一些適合他們心理發展的方法,這樣孩子們才能在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逐漸鞏固各種良好生活常規習慣。例如,為了培養幼兒吃飯時不把飯粒撒在身上、地上,教師可給他們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并教育幼兒要愛惜糧食和學會正確的進餐方法。通過古詩文的學習,多媒體教具的幫助,讓幼兒體驗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更加懂得了愛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同時小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念兒歌、做動作是他們特別喜歡的,根據這一特點,可以采取幼兒易于接受的形式,例如,教幼兒正確盥洗方法時,可以教幼兒有關的兒歌、歌曲律動,在空閑時讓幼兒唱唱,模擬表演,例如在盥洗時讓幼兒邊念兒歌邊洗手,《洗手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小手再搓搓,一二三,搓好了;擰開水,沖一沖,甩甩水,擦干凈,小手干凈人人愛。邊學兒歌邊洗手,幼兒樂學易學易記,增加興趣。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之中根據兒歌引導的步驟完成了洗手的動作。另外,老師可根據幼兒的情況和各環節的情況,隨機地編念一些兒歌,來幫助幼兒掌握常規環節,從而在愉快的氛圍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領域滲透法,寓教于樂

幼兒園小班的良好習慣培養,很多都是滲透在教學活動中的,如在語言活動中培養傾聽習慣,在美術活動中培養物歸原處習慣等等。另外,幼兒園小班還有專門的習慣培訓課程內容。我們對目前我園所用的南師大教材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小班的社會、健康領域課程中,很多內容目標就是專門指向幼兒習慣培養的。如小班健康“自己穿衣真能干”,就是通過情景表演、故事講述、讓幼兒了解穿衣的順序,最后通過游戲競賽法,讓幼兒鞏固學會穿衣的。這是對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如小班社會“我會輕輕”,就是通過手指偶表演、情景練習、游戲鞏固等,讓幼兒懂得在活動室、午睡室等場所應保持安靜,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放物品,這是對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再如小班健康“安安全全滑滑梯”就是培養幼兒在戶外游戲時要遵守安全規則??傊?,在小班,很多習慣培養內容都需要我們通過多領域滲透,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故事講述、情景表演、游戲競賽等,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好習慣的養成。

四、榜樣激勵法,正面強化

每個幼兒都喜歡聽到表揚自己的話,他們會對自己正確的行為獲得鼓勵而為之喜悅,從而他的好行為、好習慣就會得到正強化。所以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要吝嗇表揚和鼓勵。如:?。?)班的睿睿小朋友,自理能力差,是個“老慢?!?,吃飯總是最后一個吃完的,起床也是最后一個,開始吃飯都是老師阿姨輪著喂,后來大家商量,讓他自己吃,慢點也沒關系,等他有一點進步,哪怕是一丁點進步時,老師就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他,他受了老師的鼓勵,居然吃飯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再是最慢的一個了,于是老師阿姨又要求他學會自己穿衣服,現在他已經會自己穿褲子了。我們要經常捕捉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及時在父母面前表揚他,親親他的臉蛋,摸摸他的頭等。

還可通過評比欄、“每周之星”等評比表揚有進步的孩子。在評比中對行為習慣好的幼兒進行表揚,對較差的孩子個別幫助。評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對評比中行為表現突出的幼兒在墻上的評比欄中掛上小紅花,使其產生自豪感和榮譽感,以激勵其他幼兒學習。由于幼兒年齡小,每天評比一次效果較好。根據每天進步,再評出一周各個方面的進步之星,在《家長園地》貼出這些孩子的照片進行表揚。榜樣激勵,能夠有力地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五、家園共育法,事半功倍

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同樣離不開家庭的熏陶。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指出:“良好習慣之養成與否,家庭教育應負重要的責任?!焙⒆酉矚g模仿,父母的好習慣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直接示范,如果幼兒在幼兒園是一種要求,在家又是另一種要求,所謂“一個寶寶兩個樣”,那只能令教師的教育事倍功半?;蛘咭灿械母改冈谂囵B幼兒習慣時,時而執行時而不執行,這會使幼兒在思想上造成混亂而無所適從。因此幼兒園的教育是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和協作的。

幼兒園和家庭之間可以通過家長園地、家園聯系表、家園信箱、短信互動、家長群等,使家長了解科學育兒的知識,對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如:在小班上學期各個階段有哪些生活、衛生習慣培養目標,要求家長督促幼兒執行,積極鼓勵有進步的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幼兒園定期召開家長會,如,我園之前就組織過家委會成員圍繞“如何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習慣中的若干問題”進行討論,組織各種親子活動形式,使家長真正了解幼兒的良好習慣究竟有哪些內容和哪些方法,指導家長用科學的育兒方法,循序漸進,幫助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定期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可以讓家長親眼目睹幼兒在園的表現,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寓教育于游戲之中,讓家長和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受到教育。所以說充分利用好家長資源,發揮家長的作用,能使幼兒習慣培養事半功倍。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孩子的終身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幼兒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易于塑造,不良的行為易于糾正,作為老師,我們必須重視對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把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當成一件關系孩子健康成長和社會進步的大事來抓。

猜你喜歡
家園共育
新常態下創新家園共育工作實踐初探
家園共育對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問題的探討
幼兒園家園共育各階段內容
在活動中構建和諧的師幼關系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家長助教對促進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研究
當前幼兒環境教育策略探研
以晨間接待為平臺實現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中的加減乘除
淺論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