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業國際化:突破與平衡

2016-12-02 14:45王子衿
財經國家周刊 2016年24期
關鍵詞:輝山乳企奶源

王子衿

中國乳企要突破瓶頸,國際化合作是一個比較好的路徑。

自2010年光明乳業收購新西蘭Synlait公司51%股權、拉開國內乳企國際化序幕以來,在外資乳業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乳企也開始積極地布局全球奶業市場。

在國內養殖條件薄弱、奶源供需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國際化策略使中國乳企有希望得到穩定和優質的奶源供應,也能夠獲得國際化的技術與管理經驗。

此間試驗數年后,國際化到底給中國乳業積累下怎樣的經驗與前進空間?2016年11月11日下午,在新華社新聞大廈,由《財經國家周刊》、瞭望智庫牽頭組織的“中國乳業國際化的機遇與挑戰”的課題對乳業國際化進行了專項討論。

工信部原總工程師朱宏任、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司長張靖等主管部門人士,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陳渝等業界專家,以及伊利、蒙牛、光明、飛鶴、輝山、貝因美等知名乳企代表應邀參與討論。

2016年11月11日下午“中國乳業國際化的機遇與挑戰”課題會議對乳業國際化進行了專項討論。?

突破瓶頸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分化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全球乳業產業鏈上的優質資源將加速流動、整合,中國本土乳業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國際乳業合作令人期待。

目前,中國乳業國際化的步伐在不斷加快,一方面表現為中國乳品企業海外投資力度加大,先后有多個乳品企業走出了國門,包括伊利、蒙牛、光明、飛鶴、貝因美、輝山等一批大企業參與國際合作。另一方面也表現在國外資本和國際乳業巨頭大量進入中國,紛紛同本土乳企展開各種合作;搶灘中國市場。

對此,宋亮認為,“走出去”利用國外品牌和先進技術縮小競爭差距,可以培養出一批富有競爭力的品牌。

朱宏任表示,當前中國乳業的實力大大增強,生產規模進一步增大,政府監管更加科學、規范,市場環境也在不斷改善,“應該說現在乳制品行業的發展是健康、積極向上的”。但同時,企業成本增加,存在結構性過剩,消費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復,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對于本土乳企而言,要盡快推動技術進步、品牌國際化、降低成本,與國外產品在國內市場面對面競爭,在國際市場搶占奶源基地,并由此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國內外乳企競合機制。

蒙牛乳業副總裁翟嵋介紹,蒙牛近年來一直深耕國際布局,成為了以中國中糧、法國達能、丹麥Arla Foods三大戰略股東為主的、完成國際化公司治理架構的、持續穩定發展的公司。一路走來,蒙牛攜手很多國際伙伴,在國際化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嘗試,有成績也有不足。

“中國乳企要突破瓶頸,國際化合作是一個比較好的路徑?!痹陲w鶴乳業副總裁盧光看來,乳制品“十三五”規劃中,政府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然而國際化不僅僅是“走出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進來”也是一種重要手段。

據盧光介紹,飛鶴很早就意識到,嬰幼兒奶粉的單品高毛利時代已過去,積極同國外研發機構合作,消化吸收國際各個領域的最前沿、最先進理念技術化為己用,是中國乳企突破現狀,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先機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民族乳業快速發展的不二法門。

不過,在本土奶粉企業紛紛出海建廠、搜尋全球供應資源的時候,輝山反其道而行,吸引了全球五大乳制品公司之一的擁有140多年歷史、年銷售收入100多億歐元的荷蘭皇家菲仕蘭對輝山產業的投資。

“菲仕蘭和輝山的合資公司可謂是中荷乳業合作的實際成果?!陛x山乳業副總裁王欣宇介紹,后續輝山乳業推出的新品牌將獨立于菲仕蘭現有品牌美素佳兒以及輝山旗下輝山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在生產方面,輝山乳業負責供應奶源,菲仕蘭提供技術、生產以及銷售支持,預計在今年年底上市。

打造平衡

“近年以來,中國乳業一直在壓力中求發展?!钡葬医榻B,當前乳業面臨著三重困境,也可以說是三重挑戰:一是全球奶業遭遇第三波世界性寒流,國內市場也受波及;二是受到國外乳品品牌的沖擊,尤其是奶粉板塊;三是國民對國內乳品品牌消費信心恢復緩慢,這也是中國乳業的一塊心病。

對此,高延敏提醒說,當前中國乳企發展仍然處于比較艱難的時期,目前中國乳企“走出去”的前景可以說是“機遇不大,挑戰不小”。

在朱宏任看來,中國乳企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也要關注產業鏈最前端的奶農,要做好平衡,適當關注他們的利益,“走出去”的乳企既要學習先進技術,也需要注重企業管理、能力建設、合規建設等方面的塑造。

張靖認為,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實際上就是國際競爭,乳企在國內其實早就已經參與了國際競爭,目前國內乳業有了很長足的發展,對企業的監管也越來越嚴格。

在盧光看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合作與競爭是一個行業必須直面的一把“雙刃劍”,而我國乳業的轉型升級之路,與這把劍使得好壞密不可分。

觀察“走出去”的發展進程可以看到,我國乳業國際化已經從最初的以國內市場換取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委托國外工廠代工,發展到了并購國外乳企、直接投資建廠、合作研發,再到打造國際化品牌、布局國外消費終端的階段。

陳渝認為,今天乳企“走出去”已經不只是基于品牌、原料等因素的考量,“想要在全球范圍內成為一個真正地跨國企業,必須要積極走出去,搭建一個新的競爭生態圈,積極步入國際競爭2.0時代”。

盡管中國乳企需要不斷加強國際化水準,但也不可以盲目“走出去”,而是應該做到“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科學平衡。

高延敏告誡企業,“不管是大目標還是小目標,企業都需要考慮清楚走出去是想干什么?!币呀涀叱鋈サ囊残枰c國外企業在多方面進行對標,真正做好與國外企業的合作工作。

張靖也表示,企業走出去是要求生存、圖發展,而不是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企業需要立足于國內市場,依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國家也需要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幫助企業掃除發展障礙,從而促進乳企更好地走出去。

“中國乳企的國際化發展進程不能過快,必須以本國奶源和產業安全為基礎,也不能以犧牲本國產業健康發展來發展國際化?!彼瘟两ㄗh稱,國家層面應加快產品標準的修訂和完善,推動產業工業化的升級,進一步深化加強科學監管體系,推動中國市場與國外市場更有效的融合。

猜你喜歡
輝山乳企奶源
論區域性乳企產品供應的經驗借鑒
區域乳企加碼低溫奶 “溫度”與“廣度”需平衡
乳企價格戰:牛奶重回一元時代,一邊缺奶一邊產能過剩
乳企價格戰:一邊缺奶,一邊產能過剩
中獸醫藥治療奶牛疾病對奶源安全的影響分析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業轉型提質前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