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剩男”問題與社會工作介入

2016-12-03 19:45胡匯琴
人間 2016年30期
關鍵詞:介入社會工作農村

摘要:由于城鄉經濟發展的差異,特別是農村,經濟條件差、文化水平低的“剩男”大量出現。加上城鄉二元體制的長期存在,其“婚姻擠壓”更多地擠向了邊遠、貧困地區,數千萬“剩男”的婚戀難題正引發更嚴峻的社會問題。農村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環節,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新型社會治理方式,運用系統視角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采取措施介入“剩男”問題,構建和諧幸福鄉村。

關鍵詞:農村;“剩男”;社會工作;介入

中圖分類號:F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 034 -01

一、問題的提出

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到2020年,中國適婚年齡的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萬或4000萬。隨著農村結婚彩禮的水漲船高、2014年河北邯鄲越南新娘集體出逃事件的爆出,還有一些農村青年不得不早婚以解決婚姻問題、“30歲未婚光棍一生多成定局”的新聞頻出,2015年初據《中國青年報》[1]農村“剩男”系列報道,農村“剩男”的問題受到人們廣泛關注。這個問題事關發展,事關權益,在邁向全面小康的攻堅戰中,不應被忽視?;橐鲎鳛橐粋€人必經的人生歷程,對一個人的一生有重要意義。我們如何從社工角度介入農村“剩男”,關注農村被迫失婚的“剩男”問題,分析其原因,采取相應措施,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發展。

“剩男”是一個社會學意義的詞,主要指超過某個年齡(通常為30歲),仍然單身的男士,主要的特點是大齡、單身、未婚、男性,俗稱“老男孩”或“光棍”[2]。此文中的農村“剩男”,他們是由于社會、經濟、地理位置等原因在婚姻市場中處于弱勢地位的農村青年男性。筆者關注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交互影響,運用社會工作方法介入農村剩男問題,祛除農村剩男的污名化,幫助他們助人自助。

二、社會工作介入農村剩男問題的可行性

(一)農村社會工作開展取得的經驗。

由于城鄉二元體制的存在及城鄉經濟發展的差異,我國社會工作可分為城市社會工作和農村社會工作。我國最早開始的農村社會工作是晏陽初倡導并推行的華北平民教育運動和梁簌溟開展的社會建設運動,為我們開展農村社會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參照。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農村一直非常重視,三農問題一直是政府工作之重。各高校的專業社工老師及學生對農村的建設投入熱情,云南綠寨經驗和湖南湘西探索顯示出農村發展的活力,社會工作在農村是可以有所作為。通過農村社會工作的實踐證明,“政府主導,社會工作者引領,農民廣泛參與”模式是適合我國農村社會工作介入[3]。農村中的青年男性是農村建設和發展的主力軍,解決他們的問題和需求是社會工作者面對的任務。

(二)農村是社會工作的重要領域,農村剩男是社會工作的服務對象。

對于農村社會工作,政府從宏觀政策上制定了保障弱勢群體和農民的基本福利,體現了政府工作的福利性,提供公共服務。但是村社會工作處于這樣一種處境,開展的社會工作是短暫的,不具有連續性,或者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性服務。社會工作是幫助人解決困難、從事正常生活的服務活動,其對象是有困難的個人或群體。社會工作介入和改變的領域涉及到個人生活的系統及個人本身發展帶來的生活、行為、心理的問題(王思斌,2006)。農村中大量存在的沉默“剩男”們被忽視了,他們的呼聲和需求是社會工作者介入的領域,針對他們開展對應的工作,促進其發展,實現人生歷程的正??缭?。

三、社會工作介入農村剩男問題的介入策略

本文采用人的行為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運用系統視角介入改變農村剩男問題,探討發展可能性。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來分析介入策略。

(一)微觀層面。

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理念是自決、尊重和個別化、增能。社會工作強調案主的自決、自我成長。微觀層面來說,著手解決剩男個人和家庭的問題,運用優勢視角,激發農村青年的抗逆力,解決人生歷程中遇到的難題。青年男性被“?!毕聛?,背負著社會給他的“負標簽”,面臨著父母和自我發展的壓力。一方面,社會工作首先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引導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自我認識,緩解壓力,釋放自己。其次,社工運用優勢視角對服務對象進行賦權增能,增強未婚男性在婚姻市場中的競爭力,比如開展人際交往能力和技巧培訓、男生個人形象管理講座,提升農民的素質,贏得更多機會。另一方面,個人生活成長的家庭是一個重要領域。家是每個人生存發展的地方,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包括基本的生活方式、觀念和認知。社工運用薩提亞家庭治療和問題解決模式,為其家庭提供支持,讓家庭成員了解各自的角色和責任,重構正常的家庭系統和恢復家庭功能。

(二)中觀層面。

婚姻是一個人完整的生命歷程必經的過程。人的發展歷程,根據生物和心理特點劃分為嬰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人在青年的主要任務是成家立業,面臨擇業、結婚和為人父母的角色沖突。從中觀層面講,著眼于農村剩男所在的社區和鄉鎮,動員社區資源和社區服務。首先在社區內利用廣播、標語宣傳欄宣傳合理的婚嫁禮金,婚姻注重情感基礎,而不是賣女兒式的經濟計算。剩男不是未婚男子本身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現象,破除人們對其的刻板印象和污名化。其次建立互助小組,建立農村剩男的支持網絡,各自分享經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事社會工作開展的人員可以抓住過年期間和節假日,了解相近村的單身男女情況,可以模仿中央電視臺走進鄉村欄目舉辦類似的“鄉村相親大舞臺”,提供機會讓相近村的男女生認識交流。第三,可以發掘社區內有潛質人員,培養社區領導。農村中大量存在的剩男,他們都是健康年輕的男性,引導他們參與新農村建設,獲得物質報酬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能力,也讓廣大村民增加對他們的好感,樹立好形象。

(三)宏觀層面。

根據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宏觀層面是國家和社會層面,社會工作從宏觀角度介入農村剩男問題主要是政策倡導,主張建立相關制度政策。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深刻影響,中國人們的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觀念根深蒂固,女性在社會生活中遭受著各種歧視。首先,陳慧(2010)[4]借鑒韓國經驗,提出主要細致立法防止性別歧視、法律嚴禁胎兒性別鑒定、專門機構促性別平等、女性參政體現性別平等等方面制度提高女性地位,防止人為的性別比例失衡。其次要引入專業的社工人才進入農村地區工作,建立一支穩定的持久的專業和志愿相結合的隊伍,對農村進行需求評估,可以給予農村建設和發展持續的指導,保持政策實施的連貫性。同時農村社會工作者要扮演倡導者和政策影響人的角色,為農村爭取資源,可以發展農村淘寶,因地制宜地對男青年開展婚姻的“精準扶貧”,增強他們的能力建設。

參考文獻:

[1]何林璘、楊海、蘭天鳴.剩下3000萬——中國農村剩男現象調查之一,《中國青年報》,2016年2月23日05版

[2]邵海英,郭霞,卓金秀.中國農村社會工作研究現狀與展望[J].商業經濟,2015年第3期

[3]王思斌主編.社會工作概論(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陳慧.中國“剩男”問題的韓國經驗研究[J].前沿,2010年第6期

作者簡介:胡匯琴(1990.10-),女,湖南,湘潭大學研究生,專業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介入社會工作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社會工作介入社區居家養老的探索
正確感悟文章主題的金鑰匙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