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建設的探討

2016-12-03 11:03李戩
經濟師 2016年10期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建設發展

李戩

摘 要:供應鏈金融可有效彌補在物流、信息流方面支付清算系統的不足,供應鏈金融與支付清算系統若能夠實現協同運行,那么必將能夠大幅度降低融資風險、支付風險,進而可實現動態管理資金鏈。文章首先闡述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其次,分析了我國現有支付清算系統概況;同時,深入探討了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的建設。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支付清算系統 發展 建設

中圖分類號:F8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0-206-02

一、前言

先進的金融支付清算系統是跨行資金匯劃的主渠道、主樞紐,也是國家國民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運行的核心基礎設施,對于維護金融穩定、防范支付清算風險、提高金融組織的市場競爭力等都有較好的作用。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CNAPS2)經過多年的建設和完善,已于2012年10月在全國整體上線,被譽為“超級網銀”。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無論是對于維系全國金融體系的高效運行、安全運行,還是對于完善金融支付清算體系,亦或者對于中國人民銀行履行服務職能、宏觀調控職能均會產生較大的作用和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仍然將資金流作為支付結算業務的焦點,而忽略了物流、信息流,故市場反映效果不佳。而供應鏈金融可有效彌補在物流、信息流方面支付清算系統的不足,供應鏈金融與支付清算系統若能夠實現協同運行,那么必將能夠大幅度降低融資風險、支付風險,進而可實現動態管理資金鏈,本文就面向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建設進行探討。

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一)供應鏈金融內涵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業務,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零售商、最終用戶、供應商、分銷商、制造商)與金融機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金融機構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便捷、靈活的融資模式和金融產品,較好地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并且用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來代替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以此來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風險。

(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特征

第一,金融機構在評價企業的信用級別時,多強調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實力水平,以及每筆貿易的真實情況,而不再是過去一味強調企業的擔保方式、發展規模、財務指標、資產價值等。第二,金融機構會圍繞貿易本身來尋求還款保障措施、設置操作程序,所以,供應鏈金融的授信業務還具有連續性、自償性和封閉性的顯著特征。

雖然我國的供應鏈金融還遠遠沒有發展到成熟階段,但是在融資租賃市場、商業票據市場、電商市場等的迅猛發展下,我國供應鏈金融已經在近年來取得了迅猛的發展,截止到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已經涵蓋了電商平臺、商業銀行、物流企業、核心企業等多個參與方,集中了家具制造業、計算機通信業、有色金屬業、汽車業、電力設備業、化工業等多個行業,其市場規模在2015年就已經達到了11.97萬億美元,且市場規模仍然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預計到2020年可達到14.98萬億美元。

三、我國現有支付清算系統概況

(一)中國人民銀行第一代支付清算系統

中國人民銀行第一代支付清算系統的大額實時支付系統在2005年6月建設完畢,小額批量支付系統在2006年6月建設完畢。我國電子支付產業在中國人民銀行第一代支付清算系統的積極推動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包括:分割了支付清算系統的監管體系,支付清算系統功能不健全,支付清算系統很難提高運行效率等。

(二)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

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也被稱為“超級網銀”,“超級”主要體現為: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在各家商業銀行的網銀基礎上建立起了一個全新的、充當“橋接”作用的網上支付互聯清算平臺。與第一代支付清算系統相比,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的功能得以深化,不僅僅可實現不同商業銀行之間的跨行賬戶查詢、跨行轉賬等,而且還可優化服務質量、創新支付清算方式,還可對各類金融市場交易、電子支付交易、跨境交易都予以支持。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的主要特點如下:

1.對中國人民銀行第一代系統分散的接入渠道予以統一。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的傳輸渠道類似于SWIFT,實現業務處理功能與信息傳輸功能相互分離。全部的參與機構都可將業務信息通過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的公共信息傳輸平臺進行清分,再基于清分結果分別提交到三個應用系統(網銀、小額、大額)進行處理,且接入支付清算系統可以只通過一個前置機來完成。

2.提供多邊軋差凈額結算模式。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既可支持即時轉賬業務、借記業務、貸記業務,又可為金融組織提供多邊軋差凈額結算模式;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已經不再存在著軋差服務器與小額系統之間的內嵌關系、清算賬戶系統與大額系統之間的綁定關系,三個應用系統(網銀、小額、大額)可實現獨立運行。

3.提供各類賬戶查詢功能。法人銀行可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既可即時查詢其在中國人民銀行非清算賬戶的余額信息,又可查詢其全部的分支機構清算賬戶的預期頭寸、可用頭寸、余額信息等。而法人銀行的分支機構則可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來查詢其在中國人民銀行非清算賬戶的余額信息,以及自身清算賬戶。此外,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還讓商業銀行具有零余額賬戶管理功能。

4.適應創新業務和跨境業務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為了適應創新業務和跨境業務的發展,支持全英文填寫跨境報文,并且采用ISO20022標準;小額系統票據截留業務為了實現各類票據的資金結算和影像信息傳遞,還特意增加了銀行本票、商業匯票、銀行匯票等多種業務;除此之外,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還對協議核驗要素予以了統一,在集中代收付中心開辟了多種新型的業務功能,如實時代付、實時代收等。

四、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的建設

(一)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建設的必要性

第一,2015年中國人民銀行支付業務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支付業務量呈現出穩步增長的發展趨勢,社會資金交易規模日益擴大,尤其以電子支付業務的增長速度最快,2015年共計處理了1052.34億筆電子支付業務,涉及金額達到2506.2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移動支付業務處理金額達到108.22萬億元人民幣,共計138.37億筆;電話支付業務處理金額達到14.99萬億元人民幣,共計2.98億筆;網上支付業務處理金額達到2018.20萬億元,共計363.71億筆。由此可見,全社會亟待需求一個能夠實現支付安全、運行穩定、功能完善的支付清算系統。第二,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還沒有較好地利用其跨行業務處理優勢、實時轉賬優勢;交易流程復雜、繁瑣;系統產品定位還存在著一定的爭議和分歧等。

(二)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的模型

第一,企業利用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向商業銀行等金融單位提出相應的融資申請。第二,商業銀行等金融單位在收到申請之后,對其申請資格進行初步調查確認,然后再基于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進行內部信息交換。第三,商業銀行等金融單位全面評價申請企業所在的供應鏈,并且基于供應鏈金融的相關要求對申請企業所在供應鏈上下游的核心企業進行確定,并且認真審核這些核心企業是否具備為申請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能力。第四,基于審核結果來給申請企業提供相應的資金貸款,重新恢復供應鏈上的正常資金流。第五,整個融資過程都由監管機構來專門負責;此外,為了確保融資安全,各個金融單位都要保持著實時的信息反饋和信息交流。

(三)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的優勢

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同時結合了供應鏈金融和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的特點,具有較多的優勢,第一,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的系統架構為“多點對接、一點接入”,可有利于商業銀行之間的銀行之間的資金拆借,可有利于降低客戶交易成本,可有利于實現企業“一站式”網上跨銀行財務管理。第二,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有利于提高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作用,無論是財務管理水平,還是融資能力,亦或者支付清算能力都會起到較好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文貝貝.支付清算系統的地位、功能及其在我國的發展[J].中國商貿,2014,17(19):189-194.

[2] 黃磊.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集成項目省級實施的風險管理[D].廣西大學,2013:45-80.

[3] 何寒薇.中國大額實時支付系統參與者流動性管理行為分析—商業銀行視角[D].西南財經大學,2012:38-49.

[4] 白勇.中國人民銀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D].內蒙古大學,2012:18-40.

[5] 羅艷.央行主導下的支付清算系統模式及相關風險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48-60.

[6] Buchenau J.Innovative Products and Adaptations for Rural Finance[C]. Paving the Way Forward: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est Practices in Rural Finance ,2013,45(05):1811-1821.

[7] Gonzalo Guillén,Mariana Badell,Luis Puigjaner. 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short-ter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grating production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lan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6,19(1):1400-1408.

[8] Gunasekaran A,Patel C,Tirriroglu E.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metrics in a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2011,78(05):900-913.

(作者單位:中國華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1)

(責編:玉山)

猜你喜歡
供應鏈金融建設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