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電子商務征稅問題的統計分析與研究

2016-12-05 23:53薛志偉
時代金融 2016年30期
關鍵詞:統計分析稅收電子商務

薛志偉

?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電子商務發展增速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與電子商務的快速擴張和發展相比,我國在電子商務征稅問題上卻相對滯后。為此,我國應根據電子商務的特點,針對電子商務征稅所存在問題,從政府立法、稅收要素設計、稅務部門征管、信息技術手段等方面來建立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征稅制度。

【關鍵詞】電子商務 ?稅收 ?征管模式 ?統計分析

電子商務是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當前發展迅速但并沒有完全納入我國納稅征管范圍,如果電子商務長期享受這樣的稅收優惠政策,可能會對其他行業造成不公平,并妨礙自身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完善對電子商務的征稅制度。

一、關于電子商務的基本問題

(一)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及分類

電子商務根據交易商品分類可分為直接電子商務和間接電子商務。直接電子商務指的是線上無形商品的交易,比如虛擬貨幣、網絡音頻雜志等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交易。直接電子商務不會涉及實物商品的運輸傳遞,只需要通過網絡即可完成全部交易程序。而間接電子商務則主要是通過網絡這一銷售載體,買賣雙方就有形商品銷售進行交流和購買確認后,再進行線下運輸及貨物交付。

電子商務也可以根據其交易主體進行分類,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如表1所示:

表1 電子商務的分類

(二)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6.6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8.8%,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894萬人,較2014年底提升了0.9個百分點,如圖1所示。其中,我國網民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3.73億人,網絡購物網民使用率為56.0%,較2014年底增加1249萬人,增長率為3.5%。由此可見,互聯網的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網絡購物已逐漸被大眾接受。

我國的電子商務行業在近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網絡交易額逐年增長,按照商務部公布的數據,2015年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0.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7%。2015年全國網絡零售交易額為3.88萬億元,同比增長33.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32424億元,同比增長31.6%,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0.9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8%。根據《中國互聯網20年發展報告(摘編)》顯示,電子商務引領互聯網經濟發展,中國網絡零售交易規模引領全球,成為世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

由此看來,電子商務發展的勢頭不可小覷。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上購物已逐漸成為主要的消費方式之一,已成為商業領域一種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業態。

(三)電子商務的特點

從事電子商務的各大網絡平臺利用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同時促使更多商家的入駐。商家和消費者通過互聯網達成交易,直接電子商務的整個交易過程都是在網上完成,間接電子商務還需依靠與物流公司合作,保證商品的運輸。根據電子商務的含義和交易過程,本文對電子商務的特點進行了如下總結,如表2所示:

表2 電子商務的特點

二、完善電子商務征稅的建議

目前從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來看,主張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國家都從保持稅收中性、降低征稅成本的角度出發,選擇不開征新稅種,在原有征稅制度下對電子商務征稅,完善當前稅制以適應新環境。我國也是主張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國務院辦公廳2005年《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第八條就該問題提出:“研究制定鼓勵電子商務發展的財稅政策。有關部門應本著積極穩妥推進的原則,加快研究制定電子商務稅費優惠政策,加強電子商務稅費管理;加大對電子商務基礎性和關鍵性領域研究開發的支持力度……?!备鶕吨腥A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條規定:“國家有計劃地用現代信息技術裝備各級稅務機關,加強稅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統的現代化建設,建立、健全稅務機關與政府其他管理機關的信息共享制度?!?,但是從各地實施的效果來來看,對電子商務征稅雖然有了很大的進展,但問題依然較多,為此本文從法律、稅收要素、稅收征管、信息技術、國際稅收等方面入手,對電子商務征稅問題給出以下完善的建議:

(一)要盡快對電子商務征稅進行全國性的立法

要解決電子商務征稅問題就必須要有法律的支持,只有上升到法律層面,才能使行業真正規范并健康發展。法律應對電子商務的征稅范圍、納稅期限、懲罰制度等應有明確的規定,也應對征納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做詳細說明。稅收立法的目的是推進征稅政策的有效實施、規范征稅過程、避免產生沖突。另外,加強法律宣傳力度,通過互聯網提供納稅法律咨詢服務也很重要。

(二)不必開征新稅種

從稅收效率原則的角度考慮,應盡量使電子商務與當前稅制相融合,不必開證新稅種,以盡量降低征稅成本,避免大范圍的改革當前稅制。電子商務中的納稅范圍、稅種的選擇應該盡量與現行稅制一致,使線上線下交易處于公平的稅收環境之中。目前我國已全面實施“營改增”,根據這個趨勢,應繳納的流轉稅是增值稅。在所得稅方面,應盡量與對實體經營的規定一致。已企業身份經工商稅務注冊登記后的電子商務,其網上交易額應與實體店交易額匯總,以此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網店未經工商稅務登記,其所得應歸入個人所得中,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改革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模式

1.建立網上電子商務登記制度。最關鍵之處是解決納稅人的有效地址、稅收管轄權的劃分、納稅信息管理等問題。應該對從事電子商務的納稅人規定,在開展業務前,必須在工商稅務部門進行登記注冊,網上交易平臺應該積極配合,只有稅收登記后才能在網上交易平臺進行交易。電子商務稅務登記的內容應該包括納稅主體的真實身份信息、交易中涉及到的網店網址、計算器服務器地址、域、收付款項的賬戶等。

2.規范納稅信息管理。電子商務缺乏規范的納稅信息資料,所有交易信息都是電子化的。所以應該從信息技術的角度出發,找到能夠獲取第一手交易信息的方法,這樣就為規范征稅提供了保障。稅務機關要盡可能利用第三方交易平臺,通過其對交易信息的監控,實現信息共享。

3.建立代扣代繳制度。對于電子商務征稅應該實行全面完善的代扣代繳制度,最大程度上遵循稅收中性原則,盡量減少因征稅給納稅主體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三方交易平臺作為資金的流動中心,既可以交易信息又可以掌控資金流,第三方交易中心可以直接在款項從消費者劃入商家時為商家代扣代繳應納流轉稅。

(四)建立專門的電子商務稅務征管部門

1.明確財政分配。一場交易的完成可能涉及到幾個不同的地址,商家、消費者、交易涉及的服務器地址、發貨地都可能不在同一個地方。稅款該誰收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因為電子商務具有流動性、無址性的特點,所以在解決由稅收管轄權沖突造成的財政分配不明的問題時,應跳出時空的局限性。當一場交易橫跨多個稅收管轄權時,如果依舊按照原稅法規定一個標準仍然會造成稅收不公平或稅收漏洞的現象發生??梢越⒁粋€專門的電子商務稅收管理部門,對網絡交易進行統一征稅管理,所繳納的稅款再按照國稅與地稅之間的一定比例劃分。

2.建立網上稅務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電子商務依托于互聯網存在,所以應該建立一個網上稅務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在網絡上統籌所有電子商務征稅事宜,專門用于電子商務征稅。該服務平臺是連接稅務機關與納稅人的橋梁,不僅與第三方交易平臺合作完成稅款征收和稅務稽查,還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納稅咨詢服務,宣傳稅務知識,促進電子商務征稅政策的實施。

3.提高稅務人員專業水平。電子商務是一個新的稅收征管領域,與互聯網技術緊密相連,這對稅務部門稅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稅務人員專業水平也是更好的實現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因素。

(五)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

1.為了防止納稅人通過網絡交易不開發票的違規現象發生,要建立一個統一的電子發票銷售、使用、稽核系統,在納稅人申領電子發票時,自動將電子發票的存根聯、發票聯等進行稽核比對,發現存在問題的,立即將信息反饋給有關主管稅務機關。發票的內容包含具體商品所對應類別代碼、該類別商品的稅率、商品具體信息等,采取一筆交易綁定一張電子發票的形式(若消費者采取不同網店“合并付款”的方式,則對應綁定與網店數目相同張數的電子發票)。就如同一筆交易對應一份快遞單據一樣,商品完全可以綁定電子發票,并且消費者同樣可以對商家的電子憑證服務進行評價。

2.實現部門信息共享。稅務機關要與財政、金融、外貿、統計、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等部門產生或多或少的聯系,稅務機關要順利完成對電子商務交易行為征稅工作,離不開這些部門的協調配合。稅務機關應樹立信息共享的意識,在建設內部廣域網的同時,通過互聯網積極與上述相關部門建立信息共享網絡,充分實現與這些部門的信息共享,建立多層次的稅收監控體系,為稅收管理和稅務檢查提供必要的信息。

3.借助第三方交易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為它掌握著網絡交易的資金流信息。如果規定網絡交易的款項收付必須經過第三方交易平臺,那么第三方交易平臺就可以掌握所有網絡交易的資金流動情況,也就能夠掌握交易全過程。當然第三方交易平臺的重要性需要法律的支撐和官方的認可,需要有足夠的信譽和民眾支持率。同時它還需要還銀行等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在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中,第三方交易平臺屬于整個交易環節的樞紐位置,即連接著電子商務的客戶端,即廣大消費者,又連接這銀行、稅務部門等機構。因此,應該讓第三方支付平臺來實現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實時監管、獲取交易信息,讓第三方支付平臺對納稅人代扣代繳稅款。

4.建立全國統一的CA認證碼系統。CA認證碼系統是權威的身份認證方式,鑒于電子商務納稅主體不好確定的特點,可以給從事電子商務的每個納稅主體一個CA認證碼,以此作為區分納稅人的憑證和保障,從事電子商務的商家可以通過自己的CA認證碼在網絡上開展貿易,即使交易過程雙方不透露真實身份,也可以通過每個納稅主體獨一無二的CA認證碼來認證其身份,從而對其征稅,這樣既能準確確認納稅主體又可以保護其身份信息隱私權。

5.研發電子商務征稅軟件。對電子商務征稅要求稅務部門能夠高效搜集和利用交易信息。比如第三方交易平臺要實時代扣代繳稅款,需要有可靠的信息技術支撐,能夠快速計算出龐大的電子商務交易的稅收款項。在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基礎上,研發征稅軟件,實現征稅的全面電子化,使征稅過程更加方便快捷,使納稅人的納稅信息能夠快速可靠地進入稅務部門系統。

(六)國際稅收的應對策略

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相關的稅收問題不僅僅是一國的問題,它涉及到各國的利益,要求國際間必須加強稅收協作與交流,共同努力構建一個公平、透明、簡潔、高效的國際稅收征管和稽查體系,收集和共享納稅人在世界各國的信息,防止避稅偷稅。

目前,中國仍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經濟、技術都還相對落后,還將長期處于凈出口國地位。因此,在電子商務領域,中國必須堅持國家稅收主權原則,堅持采取居民管轄權和地域管轄權并重的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模式。對通過網絡從境外購進的商品和勞務,可參照歐盟國家的做法,由購買方代其繳納流轉稅。

參考文獻

[1]張桂玲.電子商務在線交易納稅問題探討.會計之友[J],2015(05):35-41.

[2]王文清,王魯寧.“互聯網+”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國際借鑒與制度改革.稅收經濟研究[J],2015(01):18-22.

[3]鄧莎球.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探析.現代經濟信息[J],2014(06):35-39.

[4]李葉華.國外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的研究綜述.財經界[J],2015(03):45-49.

猜你喜歡
統計分析稅收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法》如何助力直銷
電子商務
如何發揮新時期統計工作的作用之我見
以統計分析為基礎的房地產稅收優化分析
SPSS在高校圖書館服務體系中的應用研究
關于加快制定電子商務法的議案
稅收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