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化教學的幾點感想

2016-12-05 07:20韓希明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大班小班化講臺

韓希明

習慣了幾十人的講臺,一下子站在只有9人的教室里,感覺教室一下子空曠起來,心情隨之也開闊,這是我第一次走上小班講臺的感覺。兩學期過去了,問問自己,到底小班教學給我和我的學生帶來了什么樣革命。反思的結果讓我有些惶惑,因為自覺自己的教學行為并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反思的結果同時也讓我得到了些安慰,畢竟很多以前試著實施卻不便實施的行為借了小班教學這個平臺得以較為順利的實施。以下便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小班與大班相比明顯的優勢

總體來講,小班比大班好,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的體會與其他實行過小班教學的老師的體會并無二致,但這確實是我經歷過的體會,所以不吐不快。我感受較為強烈的小班教學的好處主要有這么幾點:

1.教師可以關注教室中每一個學生。教師的視野只能監控到20人左右,這是教師關注的最大值。9人的班級就為我們關注每個學生提供了可能。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的言行舉動甚至是學生的表情變化都逃不過教師的“法眼”。這樣,課堂的紀律較好調控,學生分心、做小動作等行為比大班要少得多;并且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教學行為,使“從每個學生的學情出發”不再是一句空話。更重要的是如果需要的話,一堂課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課堂的機會。大班教學時,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的學生往往淹沒在大班的人群中。得不到教師關注的這部分群體,往往會因為學生多忽視而喪失對學習的興趣,這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則。而小班化教學雖然說不能體現絕對的公平,但教師對每個個體的關注、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期望顯然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那些內向或暫時落后的學生也變得相對開朗自信。

2.對教師而言,小班教學讓教師“省力”了。課堂上,教師不必扯著喉嚨大聲“嚷嚷”以求班級所有學生都能聽到;小班教學中,教師適中的音量就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聽力要求”。有的課型,教師甚至可以坐在學生中間,既有親和力,又讓教師更輕松些。之所以在省力上面加了雙引號,是因為這個省力只指體力上的,而腦力上付出,卻應該更多才是。

二、針對小班,教學行為的一些變化

1.9人的課堂與幾十人的課堂自然是不同的,學生人數的變化一定會影響到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

(1)小班化教學讓教師不再執著于一直固守的講壇。大班教學的時候,也并不是不想走下講臺,而是下了講臺,教師很難有“立足之處”,站在教室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可能忽視群體中的一部分,只有講臺是總攬全局的。小班了,講臺和學生座位間有一大塊空處,我現在一上課,就站在那個位置,是在學生中間的,似乎就在跟學生面對面地交流,那感覺,很親切。上課過程中,更深入到學生中,到學生身旁去,因為小班而成為可能。這樣的課堂,無疑比大班教學多了一份融洽。有的課,采取的是對話式教學方式,就可以坐在學生中間,與學生親切交談。有問有答,有議有論,有抒情評點,自然親切,其樂融融。小班教學似乎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有些課,譬如《數學廣角》,我可以把學生帶到課外去進行課外實踐活動,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獲得了知識,當然了,因為不知道會不會違反學校規定,最終沒帶學生們出去,只讓學生在ppt課件中感受教學過程,但是不管怎么說,小班教學較大班教學使教學內容的開放的、自由的教學形式成為現實,無疑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人性、更融洽。

(2)數學教學有很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在實踐教學行為的時候,可以根據課堂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小班化教學使得討論法實施起來更為有效。討論法比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但是大班實施討論法的時候,因為人數太多,有些學生會借助討論之名行聊天之實,也因為人數的關系不能讓每組學生展現討論結果,所以討論法并沒有真正地達到它應有的效果。雖然小班教學實施討論法的時候沒有大班那樣“熱火朝天”,但討論結果證實討論更為有效。班主任調節了班級座位,3個人排為一組,使小組同學交流更充分了。小班教學中,如果課堂需要,可以充分發揮討論的作用。

2.學生人數少了,教師對學生的作業可以更多一些“深耕細作”了。小班化教學以來,我有意識地采用了面批的方式。發現問題及時可以讓學生糾正,這樣學生把當堂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及時的進行了消化。而且小班化能更好地實現教師對學生個別化指導,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作業也實行了分層布置,達到了好學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學困生吃得了,也使得教師批改作業和與學生交流體會心得的方式更為多樣。

3.班級文化氛圍得以改善。以前進了教室除了幾張畫再無別的,顯得教室很死板,自從實行了小班化教學,教室變得活了起來,成了會說話的墻,同學們根據本班實際,又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對教室進行了布置,有“圖書角”、“衛生角”,“活動區”、“制作區”、“作品展示區”等等?,F在走進教室師生會舒心悅目。

以上的一些想法其實在大班教學的時候就已經有過,并且很多也局部實踐過,譬如分層布置作業、采取面批形式等,只是大班教學之時這些實施起來比較困難,而小班則為實踐這些提供了好的平臺。仔細深思起來,我的小班化教學與原先的大班化教學相比,有了一些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并不是因為小班而產生的,而是小班為原先的想法提供了實踐的可能,數學教學還是原來那個應該符合數學教學規律的語文教學。所以,我就產生了困惑,我的小班化教學改革的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小,甚至是根本沒有什么改革?我的教學理念是不是適合小班化教學?我應該怎樣做才能真正地、淋漓盡致地展現小班教學的魅力?

這些只是我的感想,絕非經驗。我將我的點滴感受和困惑列于此。

猜你喜歡
大班小班化講臺
認知風格與大班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關系研究
愛在講臺
有愛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繪本閱讀活動《想要一個家》
我是一顆閃亮的小星星——大班繪本閱讀活動《高個子皮皮》
從大班閱讀活動“七只瞎老鼠”說說課堂提問這點事兒
小班化教學的幾點思考
小班化教學方法體系的探索
農村學校如何應對小班化
講臺
關于軍校講臺上話語自由度的討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