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穴中走出的囚徒
——柏拉圖“洞穴喻”思想中知識分子的使命

2016-12-06 14:15郭超文
長江叢刊 2016年23期
關鍵詞:囚徒城邦柏拉圖

郭超文

洞穴中走出的囚徒
——柏拉圖“洞穴喻”思想中知識分子的使命

郭超文

柏拉圖的“洞穴喻”思想揭示了如何造就一個知識分子,及其在轉向過程中所受到的諸種啟蒙,重要的是完成轉向之后,必須返降到城邦中擔當治理城邦和教化公民的使命。柏拉圖分析了知識分子的使命、態度及矛盾。這種思想的闡述對現代社會知識分子有著重要的啟發價值。

洞穴 囚徒 柏拉圖 知識分子 使命

一、洞穴的隱喻

(一)洞穴場景

有一群囚徒,住在一個洞穴,他們的頭頸和腿腳都被綁著,不能轉頭,也無法走動,只能看著眼前的洞壁。在他們身后的遠處有一處火光,囚徒和火光之間有一條路,路邊筑有一堵矮墻。一些人拿著各種器物舉過墻頭,在墻后走過,有的在說話,有的不說話。而這些囚徒除了能看到由火光投射到洞壁上的陰影之外,他們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同伴,因而他們認為自己聽到的聲音是由那些影子發出的。直到某一天,其中的一個囚徒掙脫了束縛,環顧四周,發現自己所見的事物與他常年相對的影子完全不同,于是他繼續前行。在這個過程中,他看到了火光,并最終找尋到了世界光亮的本原——太陽。

(二)囚徒和走出洞穴的囚徒

囚徒是一群生活在雅典城邦的大眾,喻指缺乏真知灼見的常人。他們被影像所蒙蔽,生活在虛幻的影像世界當中,他們有著共同的意見,其樂融融,安于現狀。走出洞穴的囚徒喻指洞見真理的哲學家。他們歷經了恐懼、痛苦,走出洞穴,看到事物本真,探尋真理,求達至善。而這也正是柏拉圖心目中的哲學家或者說知識分子,是所謂受過教育的人。

(三)洞穴、太陽、影子

洞穴場景描述的是人們生來所處的現實處境,晦暗的洞穴象征著人們憑感官所感知到的流轉變化著的現象世界。影子則是指城邦公民所持守的意見。在柏拉圖看來,囚徒們所看到的是一種模糊的、虛幻的影像世界,不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洞外的世界是太陽照耀下的世界,被喻為理念世界,即永恒的、絕對的、清晰的世界。太陽即是真理,只有在太陽照耀下看到的事物才是真實存在的。

二、轉向知識分子之路

(一)漸進的啟蒙

“洞穴喻”中掙脫束縛的囚徒從轉頭看到周圍,到走到洞口見到火光,再到走出洞穴尋望太陽,這一過程是囚徒逐漸被啟蒙的過程。當他抬頭仰望太陽的那一刻,深知“主宰可見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這個太陽,它也就是他們過去通過某種曲折看見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保?]他想起了自己居住的地方以及仍舊被禁錮著的同伴,他很慶幸自己的變遷,同時也為同伴們感到遺憾,他不會留戀過去的生活,因為他看到了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二)意見上升為真理

在柏拉圖看來,現存世界分為現象世界和理念世界?,F象世界是一個被陽光拋到洞壁上的影像;理念世界才是陽光普照的真實存在。一個是肉眼注視的世界,一個是靈魂映射的世界。從現象世界到理念世界表征著的是對真理的努力追尋,并由此完成大眾向知識分子的華麗轉身。而實現這一轉變的最優路徑就是教育,通過教育讓懵懂的“囚徒”獲得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形成追求真理的理念。

三、知識分子的使命

(一)何為知識分子的使命

“洞穴的類喻也就是教育過程的類喻?!保?]掙脫枷鎖的囚徒經過痛苦的學習,看到了理念世界的真實存在,完成了知識分子的轉變。然而他做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舉動——重返洞穴,因為他肩負著神圣的使命。

第一,治理城邦。在柏拉圖看來,只有知識分子實現了“靈魂轉向”,通過對知識的學習使得他們可以觸碰到善的理念,因此,治理城邦的最佳階層便是知識分子。

第二,教化公民?!岸囱ㄓ鳌彪[含著的是一個動態的教化過程。柏拉圖認為,作為知識分子的職責就是教化公民,使其獲得知識,最終引導他朝著“至善”的目標努力。

第三,培育下一代護國者。柏拉圖指出,知識分子應當給予那些具有護國者氣質和天賦的人以正規教育。

(二)知識分子對待自身使命的態度

在柏拉圖設想的洞穴中,知識分子身負重任,再次返降于洞穴,那么知識分子對自身使命究竟持有何種態度?他們又是否愿意承擔這些責任?柏拉圖認為知識分子是國家有目的培養出來的,他們接受了城邦中最優質、最完全的教育,理當懷有一顆報答培育的感恩之心。此外,知識分子是正義的人,國家對正義的人提出正義的要求,彼此都會很快樂,因而他們會義不容辭地擔負起這些責任。

(三)處于真理與現實相碰撞中的知識分子

在洞穴場景中,重返洞穴的知識分子沒有得到囚徒們的肯定,更多的是質疑和批評,甚至面臨死亡的危險。知識分子企圖用自己的智慧救贖無知的公民,但卻遭遇譏諷與威脅。因為城邦中的公民已經習慣了意見,把意見當作真理,而真正的真理卻顯得蒼白無力。當哲人下降到現實中時,依舊是那么的無可奈何。我們需要的是改變整個城邦的治理模式,使其更具開放性,讓更多的公民自覺地走出洞穴,找尋陽光照耀著的真實世界。

[1]柏拉圖.張竹明譯.理想國[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

[2]洛伊·杰克遜.倪玉琴譯.柏拉圖:理想的王國[M].遼寧: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石河子大學)

郭超文(1990-),男,甘肅武威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囚徒城邦柏拉圖
機智的囚徒
古代雅典經濟責任審計探微
學習亞里士多德《政治學》中的城邦與公民思想及啟示
囚徒
論《理想國》中的城邦正義
被釋放的囚徒
列寧:沙皇專政的囚徒
柏拉圖的椅子
柏拉圖《法律篇》土地與農業法條譯注
讓大腦繞個彎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