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如何應用初中生物課后練習題提高課堂效率

2016-12-06 03:47陳汝弟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3期
關鍵詞:課堂效率初中生物應用

陳汝弟

摘 要:課后練習題是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成分之一,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一座橋梁。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緊扣課后練習題,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可以靈活變換課后練習題順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或運用課后練習題,突破生物重要概念;或結合課后練習題,拓展知識的應用。在教學中,合理、恰當、靈活地利用課后練習題,即可構建富于活力的生物學課堂,從

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后練習題;應用;課堂效率

2011版的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每一章節后編者都精心編排了具有鞏固知識,形成科學技能(讀圖、調查、閱讀資料)等功能的課后練習題。這些課后練習題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有歸納總結、討論、撰寫生物小論文、調查活動、連線題、選擇題等等。課后練習題,作為初中生物教材的有機組成成分,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一座橋梁。在教學過程,應如何靈活運用課后練習題,提高課堂效率,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一、緊扣課后練習題,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初中生物教材的課后練習題中安排了較多的學生活動內容,如進行一次調查、辯論、探究實驗、分析詩句、討論等等。其實這樣的課后練習題為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利用空間,是課堂教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教師可利用選擇題、連線題、判斷題等設計快問快答的搶答活動環節,或是舉行一些猜謎游戲,進行小組的討論活動。這樣即可活躍了課堂教學的同時,準確的梳理、檢測知識的掌握情況,更好的反饋了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七年級上冊《細胞的生活》的課后練習題,將細胞的不同結構與功能相連系起來的連線題,即可通過快問快答的接龍形式檢查了學生對細胞各結構的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接著,教師還可提問:“動、植物細胞都共同具有這些結構嗎?動、植物細胞內共有的能量轉換器是什么?所有植物細胞中都一定具有葉綠體這個能量轉換器嗎?”這種在基礎知識的運用后,以小組為活動單位,讓學生進一步的歸納、討論。這樣讓學生更能了解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區別。這種對課后練習題進行的一些簡單的補充和變式提問,會使課堂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二、靈活變換課后練習題順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將課后練習題適當提前,靈活變換課后練習題的順序,讓練習即成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又能讓學生隨時把所學知識加以應用,及時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從而更好發揮課后練習題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

例如,七年級下冊《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中在講呼吸道的結構和功能時,可提前把課后練習題中“在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前,為什么要先清除他(她)口、鼻內的污物?”和“在患重感冒時,往往要用嘴呼吸。早上醒來時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可作為情景導入,提前到新課導入中,這與學習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系。這可讓學生作為小組合作討論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主去探討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即可激發了學生探究本節課的欲望,也訓練了學生的學習技能。

三、運用課后練習題,突破生物重要概念

概念的學習是生物教學的關鍵。生物學概念是生物知識體系的基礎,是理解基本理論,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石。成功的概念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和學習生物的興趣,使得整個教學過程得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生物的感性認識是形成概念的基礎。而在教學中,課后練習題中的選擇題、部分判斷題或一些材料閱讀題便是很貼近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優良素材。它們可以作為一些感性的情景資料,豐富學生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一節中,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對“生態系統”的理解,學生閱讀課本第 19頁關于描述“生態系統”的黑體字后,并要求圈出這個概念中“一定”、“生物”、“環境”、“統一”、“整體”等幾個關鍵詞之后,再趁熱打鐵利用課后練習題的判斷題作為進一步理解的素材,讓學生判斷“一塊農田中的農作物可以看做一個生態系統”這句話是對還是錯,并說明理由。接著教師再觸類旁通列舉“山上的一群羊”、“公園里的所有植物和動物”、“一片森林”等讓學生快速判斷。這樣就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具體而又形象地讓學生初步明白了判斷一個生態系統的關鍵信息是什么。通過判斷后,學生進一步理解了生態系統的內涵;再緊接用課后練習題的填空題填寫所缺的部分,又進一步鞏固了生態系統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四、結合課后練習題,拓展知識的應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后練習題還可以啟發學生思維、訓練學生能力的。課后練習題中一些屬于開放性的題目,如一些討論、辯論、撰寫科技小論文、選擇某一事件搜集小資料、設計實驗方案以及一些社會實踐的活動等,都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生物學素養的提高。這些內容屬于拓展課堂知識的應用。學生在課后積極地參與這些開放性的主題內容,可以很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情感目標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例如,在七年級下冊《消化和吸收》學習完后,學生對消化系統的內容有一定的認識。教師可以借用課后練習題:一位同學吃西瓜時,不小心將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這粒西瓜子在他的體內會有什么樣的經歷呢?請以“西瓜子歷險記”為題,撰寫一篇科普小論文。學生在寫這篇科普小論文的時候,需要運用人體的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結構的功能等知識,并且還要組織自己的語言把它們聯系并表達出來。這樣的課后練習題,便可以檢測到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等掌握的情況,還能很好地對知識點進行一個拓展延伸,提高了本節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鞏春華.淺談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課堂[J].中學生物學.2011(10):24-25

[2]黃艷軍.運用課后練習提高初中生物學課堂效率[J].生物學教學.2012(7):21-22

[3]張桂梅.例談在初中生物學中建構核心概念[J].生物學教學.2014(1):49-50

[4]高曲珍.應用課后練習題對接教與學[J].生物學教學.2015(1):11-12

猜你喜歡
課堂效率初中生物應用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