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學課程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探究

2016-12-06 14:32徐飛蕾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6期
關鍵詞:科學課程中學生初中

徐飛蕾

摘 要:在教育界的領域內,學習有兩種法則:一是學生應該以良好的心態去學習,二是教師應以正確的方式教書育人,眾所周知,初中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過渡階段,在此期間的中學生需要接受并掌握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后期(三學年)課程培訓,而今天本文將提及的是“初中科學”這門研究事與物的知識體系[1],初中生學習科學的重點在于“觀測與實驗”,只有通過觀測“事、物”,才能有效的開展專業試驗,進而有效的提升中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學習能力,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而中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其自身人格、品質等方面息息相關,近幾年,由于傳統教育等原因,導致中學生匱乏科學素養,因此,本文將進一步闡述初中科學課程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具體研究。

關鍵詞:初中 科學課程 教學 中學生 素養

如今的21世紀,城市并無“烽火硝煙”,人們每天都可以享受安逸自在的生活,而在教育界,初中生的學習也變得“肆意輕松”,正是這種“輕松”使他們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忽略了科學素養,再加上現代教育模式過于陳舊,教學風格枯燥,使初中生不能在科學課堂上了解、認知、深化科學素養,所以教師應該改善教學理念,并且重視課堂中的科學素養,保證學生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其科學素養,這也是在初中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問題。

一、建立科學的實踐理念,提高學生實驗技能

1.明確理念,重視實驗在教學中的“身份”

教育在我國具體分為城鎮教育與農村教育,城鎮教育在各方面都“捷足先登”,初中生大多數能夠掌握科學教學中的理念與精髓,而由于近些年農村初中教學水平持續降低,使農村的初中生在科學課堂上不能掌握實驗的意義與理念。初中科學,實質包含“物理、化學、生物”這三大類,其教學理念、實驗根基、原理體制以及研討方針,在學生不斷發展中有著不可估量的“身份”[2],因此,教師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應落實完善科學教學理念,在課堂中以實驗的基底,讓學生利用觀察和實驗的方式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科學基礎知識能力,進而深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2.開展“多元化”教學課堂

科學教學實驗對于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深化科學素養是極為重要的,初中教師在科學教學中,應該將課程與實驗結為一體,且著重于“實驗”,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水的沸騰》一節中,教師在課前準備好實驗器材(小型或是大型燒瓶、溫度計、方座支架、酒精燈),準備進行“水的沸騰”的實驗,教師將裝好的水放入燒瓶二分之一處,并加熱,隨后在其中放入溫度計,在此步驟中,教師應讓學生觀察“水”與“溫度計”的變化,學生通過細心的觀察、獨立的思考、集體的討論,觀察出:在燒瓶底部最初出現較小氣泡,氣泡水的溫度上升至瓶頸;而緣由是:玻璃上附有空氣,其在水中消融少量氣體并因溫度上升分散便造成了這種現象。教師通過開展“多元化”教學課堂,讓學生在實驗中凝視、分析和討論實驗,并解決問題,這種方式不僅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二、運用課堂教學的方式,激發學生創造能力

1.提升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潛能

花兒之所以“芳香四溢”,是因為它生存于“優雅、舒適”的環境中;大樹之所以“枝繁葉茂”,是因為雨滋潤它,風吹拂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四季環境變化改變了它。所以我可以這樣說,21世紀的“人、事、物”都離不開“環境[3]”,人類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中,心情會分外美好,而學生也是如此,教學環境的“喧鬧無比”,促使他們不能融入學習的氛圍;教師的嚴格教導方式,促使學生不能懼怕教師,不能專心聽課,因此,教師應在教學環境中打造安靜、和諧、相互友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學時不要做出言辭蠻橫、嚴厲的態度,要尊重學生,促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自主的學習、并以穩定的態度回答教師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適當給予學生表揚,激發學生內在學習潛能,發揮其想象力,進而提升其學習質量。

2.適當建立教學情境,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教師應適當改變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建立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例如“教學情境法”,教師可通過人教版初中科學七年級教材中的“觀察生物”這一節設立獨特的教學情境,舉例表達學習內容,教師可向學生提出疑問:蝸牛的觸角為什么一碰就縮?它的食物有哪些?(課前需準備一只蝸牛,一片葉子,一個玻璃透氣瓶),讓學生積極參與這個問題,也可以在問題的基礎上“舉一反三”,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應隨之解答,此種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三、突顯科學歷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師在進行科學知識講解時,應注意突顯科學研究的歷程,例如在講解新課標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第一節《牛頓第一定律》[4]時,提問:牛頓第一定律怎樣被發現與提出?它的提出者是誰?教師對此問題的解答過程必須深入推導,使學生思維清晰,理解通暢。在科學教學中,教師也可將史上科學家的事跡加入教學內容中,因為從古至今的科學家們都曾受過失敗的打擊,他們的科研并不是“左右逢源”的,通過這樣的事跡,可以潛意識的激起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并且會注重自身的科學素養,能使學生端正其學習科學的態度,史上歷史光環被很多科技偉人“戰放”,例如“錢三強”,我國原子能科學的開發者,他在原子彈開發的過程中,失敗次數“舉不勝舉”,但是最終還是成功研發出“原子能”,教師應以此史例鼓勵學生探索科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涵養。

結束語

通過與他人的談話可以了解他人的學時;通過他人的行為可以了解他人的自身素養,在素養方面必須提及科學素養,因為二者不可分割,而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并以正確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努力培養出具有科學素養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唐毓敏.淺論初中科學課程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J].文理導航(上旬),2012(6):11-12.

[2]李志華.初中科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淺談[J].科學與財富,2012(2):332-332. [3]曹寶龍.基于初中學生科學素養的操作性定義[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3,(19):45-47.

[4]沈淵寧.初中生環境素養調查及對科學教學中實施環境素養教育的策略研究[D].寧波大學,2014.

猜你喜歡
科學課程中學生初中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對《科學》課程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思考
小學科學新課程實施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中職學前教育開設科學課程的必要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