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科學》課程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思考

2017-01-12 07:41楊正權林宜玉
考試周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科學課程教學思考科學素養

楊正權 林宜玉

摘 要: 要想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強小學生對科學技術的好奇心,首要任務就是改變學校、家長重知識傳授,輕自主探究的思想?!犊茖W》課程教師應提高自身素養,因地制宜地開發《科學》課程素材資源,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加強對《科學》課程的重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 科學課程 科學素養 教學思考

筆者于2015年6月從凱里學院物電學院物理學專業畢業后,考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新民小學從事《科學》課程的教學工作,通過幾個月教學,以及對部分農村小學科學課程的調查研究發現,錦屏縣農村小學學生和教師的科學素養普遍較低,學生沒有科學探究的意識,老師沒有注重自身的科學素養。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忽視,科教設施的缺乏及科技氛圍的淡薄等,都限制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通過促使家長、學校改變陳舊觀念,鼓勵和支持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科學現象及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及未來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從1995年開始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政策和文件,200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法普及法》第十四條明文規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把科普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盵1]2001年《全日制義務教育(3—6年級)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以科學興趣的激發作為切入點,呵護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進而通過科學探究將這種好奇心轉化為科學興趣,使之真正發揮學習的原動力?!盵2]雖然相繼頒布了各種政策和文件,但在偏僻的鄉鎮、農村并沒有切切實實地落實好,也沒有受到重視。通過分析,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科學》課程教師加強自身素養的提高

現在民族地區農村科學課程師資的基本情況是中年教師多,年輕師資較少。因此,大多數教師對于現代科技的發展并不了解,對科學事物的接觸不多,很多科學現象自己不能說清楚,更不能向學生做出科學的解答。教師不會使用科學儀器,科學實驗就沒法進行。教師的科學素養較低,無法做到以身作則,正確教導,再加上對科學素養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沒有做到正確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還缺乏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意識,沒有深刻領會到科學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的發展有何重要性,以至于根本不重視關于這方面的發展與培養。由于地處偏遠,信息交流滯后,對科技信息的接收較少,對于現今的科技教育沒有深刻理解。家長認為孩子只需要讀完學校所開的一般課程即可,只要會讀書寫字就可以,對于孩子們科學教育方面的發展不重視,不在乎,甚者不認同,認為是浪費精力、時間等,正是他們的這種看法與理解嚴重影響學生們科技教育的發展與培養。農村科學課程教學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簡單的現狀,農村的教學手段落后,教育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教育水平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教師的教學還停留在一張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和一張嘴的原始狀態,教師教得沒勁,學生學得費勁,嚴重影響學生接受學習。農村科學教育資源十分豐富,是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應讓學生深入自然,貼近自然。此外,增強農村師資力量,農村的師資配備不合理、學科不全,農村教師學習和職稱相對于縣城要偏低,教師教學觀念落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鄉村教師的工作量大,生活環境差。教師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時候教師是學生眼中的模板,是學生學習的榜樣。特別是農村的學生,他們本身與外界接觸就少,信息量很少,很多時候都是聽老師介紹,按老師說的去做,同時對老師說的確信不疑。如果老師的科學素養不高,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都缺少科學性,那么影響是不可想象的。老師要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科學的解答。要想教會學生學科學、用科學,老師自身就要做好學科學、用科學的榜樣。提高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很重要,這樣教師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科教信息,才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養成科學思想、科學做事的好習慣。

二、因地制宜地開發《科學》課程素材資源,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中小學教師開發課程,提倡校本課程開發,提倡大課程、小教學,因此新時代的科學課程教師應該主動積極地因地制宜地開發《科學》課程素材資源,農村地區有很多科學課程資源,而且擁有一些獨特的小學科學教學資源。雖然農村小學科學資源非常豐富,但是由于不同的地方,小學科學教學資源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盲目使用其他地區的科學教學資源,應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開發和利用當地貼近學生生活的科學教學資源,為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科學教育質量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打好基礎。通過對本地區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調查了解,充分挖掘貼近小學生生活的教學資源,并進行教學利用,可改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加深認識、改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手段,提高小學科學教育質量。同時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對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具有現實意義,可激發學生興趣,調動他們的情感,對促進他們技能的發展和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現實問題都有好處。如“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的活動課,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查閱資料,走訪詢問,了解隨著工廠的大量興建、植被的肆意破壞對當地的地形地貌造成哪些影響,以及這些變化對生活和生產帶來的危害。學生通過參與調查,積極參與討論,借助那些看得見、聽得到的材料,便會增強對環境的保護意識??茖W教師只要用心挖掘,就可以比較容易找出課本中的環境教育內容,在課堂上向學生滲透環境教育。這樣,教學任務完成了,學生掌握科學知識了,學生也學到了很多環境知識,強化了環境保護的意識。如上五年級科學課“地球表面及其變化”中“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時,教師應向學生講解雨如何影響土地,然后可以充分結合我國的土地現狀,讓學生清楚了解雨水對土地的侵蝕給我國帶來的危險,讓學生思考、討論怎樣才能保護好我國的土地資源。

三、引起各種教育力量對《科學》課程的重視,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目前,部分學校、學生家長還認為科學課程是“副科”,平時教學期間個別教師向《科學》課程老師“要課”上數學、語文等課程??茖W教育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含義,科學教育的目的是向青少年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茖W教育不是個人重視,而是家長、教師、學校、政府共同重視,特別是教師,他們是培養青少年具備良好科學素質的主力軍。除課堂教學外,他們可以引導學生科學閱讀,就是閱讀科學文本,包括科學普及讀物、科學文章、科學童話、科學故事等進行輔導或教學來促進的科學學習。通過科學閱讀對兒童的科學學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主要成效:通過故事身人性化、可親近性的特征,使學生可以更接受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的學習,更利于科學精神及科學態度的養成;透過科學讀物中文字與圖畫內容,學生以先前科學概念,對文本提供的信息再建構及不斷形成正確的、完整的科學概念,這就是一個概念重構的過程。這種正確、完整的科學概念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廣泛的統整的科學閱讀之上的。學校與家長是學生學習的堅實后盾,只有得到學校與家長的鼓勵和支持,學生才會放開手去做。很多物質上的條件需要學校和家長的滿足才能實現,老師才有條件對學生開展科學教育、發展科學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精神方面也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使學生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使學生樂于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要給予鼓勵和支持,并盡可能不限制學生的科教發展。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強學生對科學技術的好奇心,首要任務就是要改變學校、家長重知識傳授,輕自主探究的思想,讓學校家長正確認識到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性,讓家長認識到學生科學素養影響學生未來的生活質量,影響學生各方面的發展。特別是在農村,小學生的發展關乎著農村的發展,小學生科學素養的高低,影響今后農村的生活水平的高低。

總之,小學生是一個國家潛在的人力資源,他們是處于發展中的人,他們個人教學質量的高低、國家未來科技的興衰等都與他們科學素養的高低有著重要的關系。因此,在科學課程改革中明確把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列為課程的宗旨,從小加強對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法普及法[S].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

猜你喜歡
科學課程教學思考科學素養
如何培養學生真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踐行美好教育 培養科學素養
如何在日記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注實驗數據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新課程實施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初中科學課程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探究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民歌融入音樂課的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