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

2016-12-06 15:48張麗娜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7期
關鍵詞:循序漸進節奏感訓練

張麗娜

摘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節奏感是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是提高學生音樂感受力、音樂表現力與審美創造力的有力保障。

關鍵詞:音樂 節奏感 循序漸進 訓練

在音樂課堂中,節奏的訓練不可忽視 ,是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是提高學生音樂感受力、音樂表現力與審美創造力的有力保障。為了達到掌握節奏的目的,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音樂教師有效地組織和引導,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把傳授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從基礎入手,循序漸進,進行節奏訓練。那如何讓學生去體驗音樂中的節奏,我結合了平時的教學經驗列舉幾點:

一、聆聽聲音,感知節奏

在教學中進行聽節奏練習,讓學生用耳朵去聆聽,去感知各種各樣的節奏,我播放平時生活中昀常見的聲音:鐘表的“嘀嗒嘀嗒”聲,小鳥的“嘰嘰喳喳”,青蛙的“呱呱”聲……對于孩子們來說,從音樂中辨別出各種聲音并不難,但他們對節奏并不太了解。于是要引導他們模仿并體會所聽到的聲音,感知其節奏。比如引導學生用心臟跳動的“咚咚”聲來表現“×× |××|”的節奏,用鐘表的“嘀嗒”聲來體會“× ×××|××××|”的節奏,用“知了”的叫聲感受“×.× —×.×—|×.×—×.×—”的節奏……讓學生猜一猜,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把音樂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知道音樂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同時也對節奏的長短、強弱、高低掌握自如。此外,我還找一些簡單歌曲的伴奏讓學生聽聽,包括前奏、間奏等,聽多了,學生就會輕輕松松地把節奏哼了出來。

如 X、X-、X等,讓學生哼唱節奏,就出現了:(噠)

1.

xxx│xxx│

2.

xxxx│xxxx│

3.

xx│xx│再讓他們把答案組合一下,就出現:一年級歌曲《小小雨點》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 -小小雨點小小雨點沙沙沙沙沙。這里可以加入聲勢節奏哼唱,能有效地培養他們對節奏的理解,更有利于歌曲的學唱。

二、朗讀歌詞 掌握節奏

有節奏地朗讀歌詞,也能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在上某首歌曲時,讓學生隨鋼琴伴奏或伴奏帶朗讀歌詞,這樣學生不但熟悉了這首歌曲的歌詞,也能記住它的節奏,為學唱歌曲做好鋪墊。如一年級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我們可以抓住節奏 ⅩⅩ ⅩⅩ∣Ⅹ -Ⅹ-做以下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Ⅹ—∣路邊開放野菊花,飛來一只小烏鴉。我們還可以在念的時候加入拍打節奏,添加色彩。

三、模仿動作表現節奏

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也就是學生在有音樂或無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把自己對節奏的感受和理解用優美的動作表示出來。動作由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的體會來表演,比較自由、靈活,而不是教師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師必須加以引導、啟發,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用他們自己的動作表現節奏。如在訓練 x x ︳x x ︳xx xx ︳節奏型時,開始時我讓學生隨意用自己身體的任何部位來打節奏,只要卡準節拍就行。并將此節奏型變成各種形式讓學生進行訓練,老師示范動作(拍手、拍肩、跺腳等),讓學生模仿,培養他們學習節奏的敏感性,讓他們從實踐中去感知節奏。如節奏型:①師(拍手)ⅩⅩ Ⅹ∣ⅩⅩ Ⅹ∣ ②(拍肩)Ⅹ Ⅹ∣ⅩⅩ Ⅹ∣ ③ (跺腳)Ⅹ ⅩⅩ∣ⅩⅩ Ⅹ∣ ④ (聳肩) Ⅹ — ∣Ⅹ — ∣學生可以和老師互相模仿,也可以單獨模仿,老師可以邊說邊做動作,利用各種節奏(如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給學生示范,學生再模仿,培養他們動作的協調性。如:師拍手(念) ①Ⅹ Ⅹ∣Ⅹ Ⅹ Ⅹ∣ ② ⅩⅩ ⅩⅩ∣Ⅹ Ⅹ Ⅹ∣請你跟我∣這樣做∣請你跟我∣這樣做∣生模仿(念)Ⅹ Ⅹ ∣Ⅹ 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Ⅹ Ⅹ∣我就跟你∣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等等。學生的興趣都很高漲,很多學生都能看著節奏譜,手腳并用打出節奏。除此以外我還讓學生分析哪些歌曲節奏與他們學過的節奏型相同。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打擊節奏的能力,同時還訓練他們聽辨節奏的能力。因此,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經常性地拍手、拍腿、跺腳或捻指等各種不同的發響方式,用它來為歌曲進行伴奏,可讓學生自由組合、編配伴奏,使他們自覺地深入探究音樂,從而感受到音樂的美。

四、樂器練習 鞏固節奏

用各種打擊樂器訓練節奏打擊樂器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敲敲打打,本來就是學生的天性。低年級學生對打擊樂器比較陌生,當我將各種打擊樂器展現在他們眼前時,學生們都瞪大了眼睛,非常激動,迫不及待地想玩一玩,這時我們可以給他們了解打擊樂器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各種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并進行各種打擊樂器的節奏訓練。首先出示鈴鼓,讓學生敲一敲,聽一聽,并說一說鈴鼓的聲音是怎樣的。師在黑板上貼:鈴鼓叮咚。再采用自編兒歌節奏的教學形式來訓練學生的節奏。師示范:鈴鼓∣唱○∣叮咚∣咚○∣鈴鼓∣唱○∣叮咚咚∣咚○∣教法:①師教一句,生學一句。②生讀上句,師讀下句,比較兩句有什么不同。③師讀上句,生讀下句。④學生用左手拿鈴鼓,右手拍擊鈴鼓節奏,休止符用握拳表示,邊說邊拍。⑤學生默唱拍擊鈴鼓節奏。在學習碰鈴的節奏時,讓學生區分鈴鼓和碰鈴的聲音,方法跟學鈴鼓節奏差不多,師在黑板上貼:碰鈴叮叮。同時出示碰鈴節奏: 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碰鈴來唱歌 (叮叮) 碰鈴來唱歌 (叮叮) 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 ○ ∣我們大家聽 (叮叮) 碰鈴來唱歌根據以上節奏型,讓學生邊看節奏邊讀節奏,敲擊碰鈴的節奏,邊唱邊拍。

五、大膽嘗試 創造節奏

除了課堂上認識的打擊樂器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制打擊樂器,可利用一些道具(如自制沙錘、紙盒、臉盆、報紙、碗筷等),敲一敲、聽一聽,去創造自己的節奏。在熟悉節奏的基礎上,采用自制打擊樂器進行大膽地創編節奏,在這一創編的過程中,應“重過程而輕結果”。教師應放手,積極鼓勵學生以個性的參與去創造節奏,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能通過合作、討論、大膽地進行嘗試,教師都要給予表揚,不僅要表揚積極參與創編的學生,也要鼓勵那些膽小,能力較弱的學生,發掘和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在學習打擊樂器的過程中,一是愛玩樂器,二是在不知不覺中初步感受到各種樂器的音色,還懂得如何敲出特別好聽的聲音,可謂是一舉多得。

總之,學習節奏是小學唱歌、舞蹈、視唱、器樂、欣賞等諸多學科的支柱,學生學習節奏時,只要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從課堂各個細節入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才能確切地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學生的潛力也能夠得到昀大發揮。這些都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在學生身上我看到了一些成功,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我相信在新課程的指引下,只有不斷地嘗試新的教學樣式和開拓新的教學領域,才能享受到教學帶來的無窮樂趣。

參考文獻:

[1]《聲樂基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音樂課程標準》

猜你喜歡
循序漸進節奏感訓練
論節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國際三大音樂教學法在兒童音樂啟蒙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寫字教學
讓文言文教學迸發思維的火花
日媒:日自衛隊將以“訓練”為名“出兵”南海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對于節奏感的培養
淺談小學低段學生節奏感的培養——以《調皮的小鬧鐘》一課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