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

2016-12-07 19:53王巧寧
電影文學 2016年19期
關鍵詞:中國風中國元素中國文化

王巧寧

[摘要]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日益密切,中國文化作為一面獨特的旗幟,大放異彩,受到了美國好萊塢的關注。從大量的好萊塢影片中可以發現,新世紀以來中國元素頻頻出現在好萊塢影片中,形成了所謂的“中國風”。對待這一現象,我們不僅要有所認識,更要加以重視。文章將從好萊塢電影中“中國風”的表現、成因以及對我國電影發展的啟示三方面,分析美國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

[關鍵詞]好萊塢電影;中國風;中國元素;中國文化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日益密切,中國文化作為一面獨特的旗幟,大放異彩,受到了美國好萊塢的關注??v觀好萊塢電影的發展史,可見對中國元素的運用由來已久,近幾年更是刮起了一陣“中國風”。所謂的“中國風”,通俗地說就是大量的中國元素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中國元素成為好萊塢電影關注的焦點。文章將從好萊塢電影中“中國風”的表現、成因以及對我國電影發展的啟示三方面,分析美國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

一、好萊塢電影中“中國風”的表現

從大量的好萊塢影片中可以發現,新世紀以來中國元素頻頻出現在好萊塢影片中,形成了所謂的“中國風”。而中國元素,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有各類符號化的表現形式,如中國的服飾、飲食、民俗、建筑、自然景觀、中國功夫等;還有很多隱形的表現形式,如中國古代的思想、現代的理念精神、傳說、神話故事等。

好萊塢的飛速發展,使其成為電影界的一個代表性符號,似乎在好萊塢占得一席之地便是在影壇立穩了腳跟。同時,在美國有著根深蒂固的種族觀念,非白種人要想在好萊塢取得一定的影響力,其難度是相當大的。但是近些年來,華人面孔頻頻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這成為“中國風”最突出的表現。說到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面孔,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李小龍,其主演的《龍爭虎斗》成為第一部好萊塢式的中國功夫片,同時中國功夫也開始作為一種比較受歡迎的因素出現在好萊塢的電影中。21世紀之前,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面孔也以成龍、楊紫瓊等武打明星為主。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好萊塢電影不斷進軍中國市場,華人面孔更多、更頻繁地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之中,例如,好萊塢影片《邁阿密風云》(Miami Vice)中的鞏俐,《藝妓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中的章子怡,《生化危機5》(ResidentEvil:Retribution)中的李冰冰,《鋼鐵俠3》(IronMan Three)中的范冰冰,《環形使者》(Looper)中的許晴,以及很多更年輕的演員,如影片《尖峰時刻3》(Rush Hour 3)里的張靜初,《木乃伊3:龍帝之墓》(The Mummy:Tomb of the DragonEmperor)中的梁洛施,等等。中國明星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出現,強化了這些影片在內地市場的號召力,成為好萊塢電影以市場為導向的一個注腳。

在好萊塢影片中,還出現了很多符號化的中國元素。提到符號化的中國元素,自然要說到中國的服飾和飲食,在好萊塢影片中出現了大量的中國服飾和中國食物元素。具有中國特色的服飾,龍袍、旗袍、唐裝、中山裝等堪稱是代表,這些元素經常在好萊塢電影中出現。例如,《生化危機5》中李冰冰的紅色旗袍;《蝙蝠俠》(Batman)中克里斯汀·鄧斯特所穿的大紅的旗袍,其中“大紅色”就是所謂的“中國紅”,也是符號化的中國元素;《十三羅漢》(Oceans Thirteen)中馬特·達蒙所穿的中山裝,以及影片《花木蘭》(Mulan)中人物所穿的南北朝樣式的服飾,這些都是“中國風”的體現。說到飲食,在好萊塢電影中經常會出現茶、面條、包子,甚至是擔擔面等,還有盛食物所用的瓷器、湯碗等都能看到中國符號的身影。并且,中國的很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也成為好萊塢電影關注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影片《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HiddenDragon)中出現的蜀南竹海;《功夫之王》(TheForbidden Kingdom)中出現的武夷山、敦煌、浙江仙居等自然景觀;影片《木乃伊3》中出現的萬里長城、秦始皇宮殿以及古西安的建筑;《伯爵夫人》(Countess)中出現的舊上海風貌等,這些具有代表中國特色的元素,大量出現在好萊塢影片中。此外,在好萊塢影片中,還出現了中國的京劇、民俗、精神、思想等眾多元素的身影。

如今,好萊塢已經不滿足僅僅流于表面地展現中國元素,而是在電影中體現出中國文化的特質。如,由夢工廠推出的《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系列作品,就在展示中國文化方面下足了工夫?!豆Ψ蛐茇?》中熊貓阿寶學會的武功絕學就是“inner peace”,與中文的“心如止水”“靜下心來”相對應。阿寶所領悟的這一層面的功夫,實際上是內心的修養,而“inner peace”與中國道家哲學的創始人老子所言的“恬淡為上,勝而不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道家文化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典范。只有在透徹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在影片中恰當地運用,而非僅僅抓住皮毛?!豆Ψ蛐茇?》對道家文化的展示,無疑代表著其對中國文化深入細致的研究?!豆Ψ蛐茇?》中,阿寶則學會了氣功。眾所周知,氣功在中國民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中國古代的儒、釋、道以及中醫典籍中,多有對氣功的記載。阿寶最后不僅用氣功戰勝了天煞,還利用氣功從靈界穿越回人間。氣功這一充滿東方古老文化神秘色彩的元素,被《功夫熊貓》運用得淋漓盡致。此外,貫穿這一系列的中國書法元素也是中國文化的典范,從仙鶴在紙上書寫的“禪”,到烏龜大師用玉杖書就的“氣”,以及配合水墨畫面的題字與印章,中國書法的瀟灑與意境,都在不經意問得到了完美展現。

二、好萊塢電影中“中國風”的成因

好萊塢電影中大量融入中國元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促進了“中國風”的形成,好萊塢電影自身發展的需求,成為其吸收中國元素的根本性原因。此外,中國文化自身的強大魅力和優越性,也成為促使好萊塢電影加入中國元素的重要原因。

首先,好萊塢電影中熱衷于對中國元素的運用,其根本原因是其自身發展的需求。一方面,經過長時間的自我發展,好萊塢形成了自己的運行和發展機制,這套運行機制最突出之處就是能夠適應時代與商業的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西方觀眾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日益高漲的熱情,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觀眾的需求,在電影中大量運用中國元素則成為必然的選擇。另一方面,為了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西方文化元素已經不能創造出更多新奇的故事,自身用于電影藝術的題材越來越匱乏。為了進一步拓展好萊塢電影的發展空間,積極吸收、運用中國元素,才能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而且,中國作為迅速崛起的大國,日益成為世界商品的重要消費之地,有著龐大的市場,好萊塢電影如果能夠進軍中國市場,必然是票房的一大保證。但是,好萊塢的電影文化與中國文化在價值觀念上有著極大的差異,在進軍中國市場時,必然會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政府,乃至中國觀眾的限制。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最大限度地吸引中國觀眾,好萊塢電影在制作中大量融入中國元素,以此來獲得中國觀眾的認同,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自身的發展。

其次,中國文化本身的藝術魅力以及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都是好萊塢電影中大量融合中國元素的重要原因。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眾多的表現形式,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還是多種形式的中國式符號,作為藝術的表現形式,都為電影創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例如,中國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哲學思想層面的內容,都為好萊塢電影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中國功夫、中國演員、中國服飾等符號層面的中國文化也更頻繁地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之中,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文化本身的巨大魅力。此外,從整個全球化的大環境來看,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不僅要大力弘揚本國本民族文化,還要積極地吸收借鑒其他國家的文化。好萊塢電影作為弘揚美國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要在全球化的形式下,保證自己的國際競爭力,必然要吸取別國文化的精華,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

三、好萊塢電影中“中國風”的啟示

從好萊塢電影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好萊塢電影中所刮起的“中國風”,不僅使其所制造的電影作品獲得了極高的市場效益,而且還為其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好萊塢贏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面對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現象,在認識到我國文化具有無限魅力的同時,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電影事業發展所面臨的危機。學習借鑒好萊塢電影的成功經驗,方能促進我國電影的進步和發展。

首先,要正視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現象。好萊塢電影中之所以會大量地融合中國元素,除了是其自身發展的要求,中國文化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也是其被關注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對待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現象時,應該充分認識到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巨大的藝術魅力,提升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除此之外,我國電影人更要有所反思、有所改進。電影作為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僅可以帶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它會成為一種文化、思想傳播的工具。好萊塢電影中大量地融入中國元素,促進了其電影作品在中國市場的傳播,而電影所附帶的美國的價值觀、精神,必然也會在中國得到傳播,這會對我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當然,只呼喊“狼來了”并不能改變我國電影弱勢的現狀。電影人只有加強對本國文化的重視,憑借自身的優勢,發掘本國文化中的亮點,制作出既能弘揚本國文化又能符合市場需求的影片,才是正確應對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的態度。

其次,要借鑒好萊塢電影成功的經驗,促進我國電影的進步和發展。第一,要積極轉變思想,正確對待本國文化,為電影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素材。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積極挖掘我國民族文化中的故事和特色之處,融入電影的創作之中,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弘揚民族文化的目的,才能在國際舞臺上保留自己的特色。第二,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現象啟示我們,要想順應全球化的趨勢,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閉門造車是不行的,要積極吸收別國優秀文化中的元素,應用到電影的創作之中,這樣既能夠豐富影片的內容,滿足大眾日益提高的審美需求,又能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第三,要學習美國好萊塢的運作方式,注重電影的營銷手段。中國文化備受關注時,好萊塢在創作影片中就會大量融入中國元素;全世界形成一股“韓流”的時候,好萊塢就大量出資購買韓國影片的版權,這形象地表現了好萊塢的運作方式,那就是堅持商業主義觀念,跟隨時代的腳步。所以,要積極仿效好萊塢的運作方式,注重我國電影的營銷手段,促進電影事業的發展。好萊塢可以借鑒中國元素,中國電影人當然也可以借鑒好萊塢成功的商業模式,只有以發展、開放的眼光來看待中國電影,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總之,美國好萊塢電影中“中國風”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會背景和自身因素,對待這一現象,我們不僅要有所認識,更要加以重視。中國電影人只有正視這一現象所帶來的啟示,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才能為我國電影事業的振興和發展開辟一條正確的道路。

猜你喜歡
中國風中國元素中國文化
后現代主義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