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2016-12-07 14:45張清沁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31期
關鍵詞:語言運用能力中學英語教學思維能力

張清沁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要求,中學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要著重提高學生獲取處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要關注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能力的發展。初中英語教師必須立足學情。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在課堂內外積極創設情境,不斷思考反饋,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思維能力 中學英語教學 語言運用能力

思維和語言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思維的內容和方式決定了語言的內容和形式;另一方面,語言是思維的物質載體和表現方式。因此,學習語言的過程應該同時是鍛煉思維能力的過程。經過小學啟蒙英語學習,初中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語語言知識,建立起一套相對固定的思維模式和閱讀習慣,教師可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水平,對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思維訓練,從而為高中的學習打下基礎。

英語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階段昀主要的課程之一。閱讀教學是一種 input(輸入)過程,學生不僅可以從中學到文章里出現的一些單詞、短語和語法知識點,而且可以從篇章角度了解英語思維和表達習慣,把握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教師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仁愛英語教科書是以話題編排為主線,每冊總共四個單元,每個單元里分為三個相關話題,同時每個話題由四個小 Section組成。其中 Section C是專門的閱讀課,教師可以根據這些話題設計各種旨在啟發學生思維的閱讀思考題和討論題。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有效地把語言技能同思維訓練結合在一起,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一、培養思維能力的環境創設

初中學生處于外語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很容易受到母語的影響,很少能從英語思維角度進行英語學習。為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創設一些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環境和條件。

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教育學家布魯姆.喬伊斯說過:“教會學生獨立思考,我們就給了他們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使他們在課堂上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我們不能要求學生放棄一切的思考,盲目去相信某種結論。相反,我們應教會他們通過活躍的思考去尋找昀佳結論?!敝挥性诤椭C的心理環境中,學生才敢于展開思維和想象,發表不同見解。

正面評價,積極引導。針對學生的質疑和不同見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求全責備,而應該多一些正面評價和積極引導。學生所提出的見解中,當然存在一些不夠全面甚至是錯誤的觀點,其中也不乏一些真知灼見、見仁見智的看法。

創設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課堂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對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播放與課文相關的圖片或音樂,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幾個方法

在本節中,筆者就通過仁愛英語八年級第三單元 Topic 3 Section C閱讀文為例,討論在閱讀課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一些方法。這節課主要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加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短文介紹了富有文化底蘊的唐裝的起源、特點、歷史意義以及發展到今天它改良后的時尚韻味;要求學生能用相關的詞匯、短語和句型談論我國傳統服飾和少數民族服飾?,F以初中生較為熟悉的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知識為背景,討論一下如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1.結合本單元話題、課文標題和課本插圖,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

在上閱讀課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該閱讀文章以外的一些信息,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使學生在閱讀之前對文章內容產生一些心理期待,在發揮學生想象力的同時,讓學生把自己的預測和文章實際內容進行比較,積極參與到文章閱讀和課堂教學中來,從而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如前文所述,本單元的話題是傳統服飾,學生看到這個話題后必然會期待從中了解各個民族富有特色而美麗的服裝,不僅是中國 56個民族的傳統服飾,也有外國的民族服飾。此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我喜歡哪些民族的服飾?它們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和特色?假如由我來介紹,我要怎么組織概述?怎樣讓其他同學聽懂我的闡述?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然后讓一些學生起來說明他們的想法。

2.運用多種閱讀策略,帶著問題去閱讀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閱讀就更具有針對性,提高閱讀的效率。這里所說的問題,可以是文章的整體框架結構,也可以是文章里所提供的具體信息。

比如,在閱讀 1a短文時,可以先讓學生注意本文的結構。經過 skimming (略讀) 策略,了解中國傳統服飾唐裝的歷史和特殊的配飾,包括圖案和特殊的紐扣等。然后,可以采用 scanning (查讀)策略,根據每段的具體內容,分別提供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找出一些相關細節內容,教師也可以對文章中的部分重點內容進行提煉,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完成表格信息或者進行填空,這樣有助于他們對細節的把握。

對課文整體框架結構的把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化繁為簡,把一篇較長的文章用幾句話來概括其基本內容。而通過尋找文章中的細節內容,可培養學生快速鎖定有用信息的能力,這對他們日后從廣泛閱讀中檢索信息有著重要的作用。

3.結合語境、構詞法和背景知識,猜詞悟義

在英語閱讀中,學生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生詞,這也是教學大綱中對閱讀的一項基本要求:“能通過上下文克服生詞困難,理解語篇意義?!币话銇碇v,詞匯量不足會成為閱讀的絆腳石。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的聯系和英語語境來大膽推斷詞語含義。

在短文中,就可以培養學生猜詞悟義的思維能力。比如,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silk knots and other decorations on her Tang costume. ”描述了唐裝的絲質紐扣結和其他裝飾。其中 decorations一詞對學生來說是個生詞。這時,可以根據語境,“唐裝上有美麗的絲紐扣和其他的裝飾”,猜測到 decoration的意思和 knots是屬于平行關系,都是屬于唐裝上的一些裝飾。

再如“ Because it is very attractive and very different from western-style suits.”其中 attractive 這個形容詞也是生詞,通過后半句“ different from western-style suits”可以看出唐裝是不同于西方服飾的,那么既然不相同,本身詞的位置又是處于 BE的后面,同時從單詞字母表面對排列來看,可以很容易推斷出此單詞是一個形容詞;再從整篇文章的情感態度可以推測出這個形容詞是褒義詞,昀后便能鎖定詞義是“吸引人的、有魅力的”等。

學生根據上下文對他們所遇到的生詞進行猜詞悟義,可以提高他們自覺思維的能力,在今后閱讀中對生詞不會產生膽怯心理,而能夠主動根據上下文語境和已經掌握的背景知識,較準確地判斷生詞的意思,可為今后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讀后對文章內容進行重新梳理和歸納

在處理完閱讀文章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上課本,回顧一下所學的知識,然后讓他們用所學的知識復述課文主要內容。在本節閱讀課中,教師既可以要求學生在一些重點單詞和詞語的提示下復述全文,也可以提供一些概括性的句子,要求學生根據課文所學到的表達法進行填空,還可以利用文章中的相關表達法,介紹一個他們所感興趣的節日慶?;顒?。

課文復述是提高課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有效形式,也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概括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事先對閱讀文章的內容把握,使學生在有準備的情況下進行復述,有助于學生充分利用該文章中所學到的一些單詞、短語和習慣表達法,使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在處理閱讀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文章結構特點,向學生介紹一些西方的思維模式。如西方思維為線性的,注重文章結構的嚴密性,比如文章一般以含有篇題句的開頭段起篇。開門見山,直接陳述主題,闡明文章的中心。接著分點說明與主題相關的內容,而且分點說明的每個段落常以主題句開頭。而后以結尾段總結各段要點,與開頭段呼應。通過介紹西方思維模式對語篇結構的影響,有助于學生快速準確地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提高閱讀效率。

總之,科學的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有利于學生積累英語語言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積極的思維能力,包括閱讀前的科學預測能力、閱讀中的信息檢索能力和猜詞悟義能力,以及閱讀后的總結歸納能力。在英語閱讀課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多角度、有意識地去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和提高他們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許海玉.高中英語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1,08.

[3]胡旭芳.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

猜你喜歡
語言運用能力中學英語教學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微課在優化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
淺析過程導向理論下的教學設計
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效應研究
從高三英語閱讀 “借力” 提高寫作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