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文學的社會功用“興觀群怨”看《詩經》翻譯之功能對等

2016-12-08 11:17許志欣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功能對等詩經

摘要:“興觀群怨”是孔子關于文藝的美感作用、認識作用和教育作用的論述,即對文學的社會功用的總結?!对娊洝肥俏覈谝徊吭姼杩偧?;有學者認為,孔子的“興觀群怨”的提出是對《詩經》文學功用的總結。因此,以“興觀群怨”說為基礎來進行探尋和研究將會為《詩經》意義的闡釋提供更廣闊的視角(吳,2005)。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核心在于文學作品本身的社會功用是否在目的語譯本中得到體現。因此,本文從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來分析《詩經》譯本中興、觀、群、怨這四個社會功用的體現。

關鍵詞:“興觀群怨”;文學功用;功能對等

一、“興觀群怨”與《詩經》

“興觀群怨”最早由孔子在《論語·陽貨》 里提出, 文中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贝撕?,各家對 “興觀群怨”的具體內涵都有不同的見解,但是總體認知基本相同,再此,我們將其內涵基本歸納為以下解釋:興,即“感發意志”,“由此及彼”由普通的事物場景聯想到國家的管理、施政,由此來打動讀者的心靈,引起共鳴;觀,即“觀風俗之盛衰”,指可以從詩歌中的表面現象中觀察到社會現實,即國家的興衰、風氣。群,即“群居相切磋”,指詩歌可以有凝聚人心、團結人民的作用,使大家團結一致為同一個目標而奮斗(李,2008);怨,即“怨刺上政”,指詩歌可以抒發民怨,以詩歌形式來表達對統治者殘酷剝削的不滿與憤懣。

《詩經》是我國的第一步詩歌總集,也是中國周朝時期人民社會生活的全面展示,其中所涉及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農事詩、征役詩、婚戀詩、怨刺詩、史詩和頌詩等應有盡有(何, 2014)。從“興觀群怨”的角度出發,用功能對等理論來對《詩經》譯本進行研究,可以了解譯入語讀者對《詩經》的理解和解讀是否與原語讀者相一致,是否達到了其在原語讀者當中所達到的功用效果。

二、功能對等

近幾十年,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在我國翻譯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理論主要強調譯入語讀者對譯文的反應與原文讀者對原文的反應基本一致。也就是作品在原語讀者中所體現出來文學功用在譯入語讀者中也應該得到體現。由于語言形式的不同,其提出三個層次的對等:首先是意義的傳達;其次是風格;最后是語言形式的對等。譯者需要最大限度的逐一滿足這三個條件。

三、《詩經》英譯中“興”、“觀”、“群”、“怨”的功能對等

(一)興的功能對等

《詩經》中的《采蘩》是描寫蠶婦為公侯養蠶的詩。此詩是農婦在勞作時隨口吟唱的歌謠,并且在詩中表現了農事的辛苦和蠶婦的哀怨。因此,我們可以稱之為人民在勞作中自然而發的情懷,正是萬物“感發志意”的典型例證;此外,詩中以采蘩這一農事為例描寫,也可使得讀者聯想以及想象到當時人民生活的艱辛以及各種農事勞作的辛苦。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The sacrifice

Gather southernwood white By the pools here and there

Employ it in the rite In our princes affair

Gather southernwood white In the vale by the stream

Employ it in the rite Under the temples beam

Wearing black, gloosy hair Were busy all the day

With disheveled hair At dusk we go away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為了保持原詩的韻律與風格,在該詩的英譯中許先生采用了隔行押韻的翻譯方法,從總體上來說,實現了與原詩形式上的對等。其次,譯者將Wearing black, gloosy hair 與disheveled hair 形成對比,來表明農婦的勞作之苦,更有利于西方讀者領會其“感發意志”的目的。譯文將“公侯之事”直接譯為了西方讀者容理解的“In our princes affair”;這樣更有利于理解農婦們實為王侯將相們服務,更有利于理解本詩的用意,達到其“興”的目的。

(二)“觀”的功能對等

《芣苢》是一群婦女采集車前子時隨口唱的短歌,此詩清新歡快,仿佛能夠使人聯想到一群婦女在平原秀野中采集的愉悅場面。由此詩我們可以“觀”出當時人們安閑、恬靜、平和的生活狀態。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The Plantain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seeks with cheer.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picks with cheer.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plucks with cheer.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strokes with cheer.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winds with cheer.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wraps with cheer.

(sheen譯“采采”、“粲粲”; ear穗,plantain ear車前子之所在,亦可轉喻車前草)

這首詩十分工整,原文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在譯文當中,譯者一是采取了壓頭韻;二是運用了尾韻使得整首詩十分工整,這首先達到了該詩在形式上的功能對等。其次,在譯文中作者增譯了cheer一詞,這個加詞使得整首詩的基調輕松明朗,更有利于譯文讀者理解本詩原有的氛圍,明朗賦詩者的心態與情感。

(三)“群”的功能對等

在《秦風·無衣》中體現了人民的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的義憤。原文如下:

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其英文譯本如下:

Comradeship

Song of Qin

Are you not battle-dressed? Are you not battle-dressed?

Lets share the plate for breast. Lets share the coat and vest.

We shall go up the line. We shall go up the line.

Lets make our lances shine. Lets make our halberds shine.

Your foe is mine. Your job is mine.

Are you not battle-dressed?

Lets share kilt and the rest!

We shall go up the line.

Lets make our armor shine.

And march your hand in mine.

本詩中文題目是“無衣”,如果直譯為“no clothes”將會阻礙目的語讀者理解此詩的真正用意。譯者將其以為“comradeship”直接點名了此詩的用意。

本詩每小結的第一句形式、意義完全相同,用以加強語氣;譯者也用同樣的格式將其放在句首,而且將其中的“衣”譯為“battle-dressed”,便于讀者清晰的掌握本詩所描寫的事件的背景與含義?!巴弊g為“share”顯示了大家一起分享所有、一起努力去完成一件事;其次,本詩的主要功用與目的是呼喚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去上戰場殺敵,為國家做出奉獻,因此將“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三句用祈使句式來進行翻譯,有呼吁、請求之意。此外,在這里原文里的“修”不是強調修理,因此不能譯為“repair”,譯者準確的把握了原文作者的用意。

(四)“怨”的功能對等

《詩經》中的《魏風·碩鼠》是一首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于民,不修其政的詩。詩中將統治者比喻為碩鼠,蠶食農民的勞動成果。主要表達農民不堪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幻想美好的社會。這首詩分三部分,整體上格式工整。

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Large Rat

Large rat, large rat, Eat no more millet we grow!

Three years you have grown fat; No care for us you show.

Well leave you now, I swear, for a happier land,

A happier land where, We may have a free hand.

Large rat, large rat, Eat no more wheat we grow!

Three years you have grown fat; No kindness for us you show.

Well leave you now, I swear, well leave the land of our birth

For a happy state where,We can get what were worth.

Large rat, large rat, Eat no more rice we grow!

Three years you have grown fat, No rewards to our labor go.

Well leave you now, I swear, for a happier plain,

A happier plain where,None will groan or complain.

從譯者的譯文來看,為保留原文工整的格式,譯者采取了隔行押韻的翻譯方法,如文中:rat, fat; grow, show; swear, where 等等。這使得譯文首先讀起來朗朗上口;由于《詩經》不僅是能夠供人們誦讀的是,而且是可以進行誦唱的詩,所以在翻譯當中更應該注意翻譯的韻律,這樣才能達到其原文的效果。就譯者對原文格式的處理來看,首先保證了譯文格式上實現了功能對等。其次,我們來看譯文的內容,首先原詩的內容比較簡單,沒有文化詞,因此翻譯出原文內容語義不是很難,但是如果想要使譯文讀者產生與原文讀者相似的反應亦是不易。原文當中的“三歲貫女”是多年辛苦養活你之意,但在譯文當中譯者加了“fat”,“肥胖”一詞,這個詞在英文當中形容人時有貶義之嫌,“fat”一詞即保證了文章的韻律也表達了農民對其不滿之意;其次,作者在譯文當中將“爰得我所”直接意譯為“We may have a free hand”,“free hand”直接點出了農民想要擺脫統治者的殘酷剝削與壓迫的迫切愿望,使得譯文讀者更加明確與了解作者的意圖與此詩所要抒發“怨”的情感。因此,就此詩來看,譯文達到了與原文語義與形式上的基本對等。

四、結語

本文列舉了一些《詩經》中能夠集中體現“興觀群怨”的詩來集中分析其譯文是否也能使其譯文讀者感受到這些詩所起到的文學功用。經過分析,這些詩的譯文大致上基本符合功能對等的原則,既注意到了語義的對等也注意到了形式的對等。但是,有的翻譯也為過于注意形式而使得語義有所損失?!对娊洝分惖奈膶W翻譯是語言交際翻譯中的重要部分。但較之于普通翻譯,文學翻譯涉及形式、語言、文化、音律等的多重轉換,因此對于譯者來說更加困難。所以,對文學作品尤其是像《詩經》之類的經典文學作品的翻譯仍然需要我們做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馬育良.王夫之情感詩學視野中的“興觀群怨”[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

[2]何李.論孔子的“興觀群怨”說—兼評《詩經》[J].作家雜志,2014.

[3]吳伯.孔子“興觀群怨”的詩學觀與《詩經》意義的探索進路[J].詩學研究叢刊(第九輯),2005.

[4]羅志野.對《詩經》英譯本的比較探索[J].廣東培正學院學報,2012.

[5]孫志芬.論漢詩英譯中的功能對等原則[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6]張鵬.試論孔子的“興觀群怨”說[J].文學評論,2009.

[7]李明.興觀群怨:詩詞的社會功能[J].文藝報,2008.

[8]楊雋.《禮記·樂記》與孔子的“興觀群怨”[J].北方論叢,2005.

[9]許淵沖.《詩經》古代詩歌1000首[M].中國國際出版集團,2013.

作者簡介:許志欣(1991–),女,研究生,在讀贛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功能對等詩經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讀詩經
詩經
現代詩經
現代詩經
商務英語語篇功能性及翻譯策略研究
科技英語翻譯中的功能對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