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國有企業合并稅收籌劃中應注意的事項

2016-12-09 06:21黨曉宇
財會學習 2016年23期
關鍵詞:籌劃稅務稅收

文/黨曉宇

論國有企業合并稅收籌劃中應注意的事項

文/黨曉宇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企業間的合并行為越來越頻繁,并且支付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合并做為資本有效運營的方式,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稅收作為經濟調節因素,在企業經營決策過程中產生重大影響,成為企業合并決策重點關注的因素。企業合并需要系統決策,綜合考慮各稅種的影響因素來選擇合并方式、融資、交易、支付及會計處理等。因此,本文對國有企業合并稅收籌劃注意問題進行分析。

國有企業合并;稅收籌劃;節稅

國有企業合并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一項重大決定,而對于合并重組企業交易過程中的稅務處理,可能會對這一重大決策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對于合并重組企業來說,稅收風險及稅務成本需要企業提前進行規劃,掌握合并重組過程中涉及的稅務種類及稅務政策,對稅務做出合理有效的計劃,才可以使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并保證合并過程的順利實施。

一、企業合并稅收籌劃及相關理論

(一)稅收籌劃定義

納稅籌劃是納稅人根據經濟行為所涉及的稅法、稅境,采取各種合法的方法,對涉稅行為做出事先策劃,它是在既定的稅法前提下,根據稅法中的規定內容,對企業所要涉及的納稅事項,以減輕稅負、實現企業利潤、價值最大化為目的,而對企業未來財務目標進行的規劃與安排。

(二)有效稅收籌劃理論

目標企業的利益,既要考慮全體員工的合法權利,同時不能忽視投資各方的利益,才可以減少合并過程的風險。

顯性稅收是按稅收規定進行的稅收征收;隱形稅收是同等風險投資回報稅前差額,它與顯性稅收不同,它來自于市場,而由于回報的差異,投資者會選擇更加優惠的投資,進行納稅籌劃需要同時考慮顯性及隱形稅收;

契約理論是對不同的納稅人以契約方式使稅負最低,最終達到共同受益的效果,合并各方以契約方式進行稅收籌劃,可以實現納稅最小化。

二、企業合并稅收籌劃原則

(一)合法性原則

企業稅收籌劃通常有節稅和避稅兩種方式,基本原則應該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節稅具有預見性,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降低企業的稅負;避稅是一種事后行為,是利用法律的漏洞,達到在法律無視的情況下少繳稅款,避稅不屬于違法行為,它是相關部門需要完善的一個問題。

(二)預見性原則

企業稅收籌劃具有預見性,需要建立在對企業整個業務流程足夠熟悉的基礎上,業務熟悉度是稅收籌劃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因此,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應該在業務還未開展時,即做好準備工作,對經濟行為涉及的稅種、稅率等進行預判,其次將納稅管理活動貫穿于整個業務流程中,從而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

(三)整體性原則

企業稅收籌劃具有整體性,隨著稅收籌劃及企業管理的不斷發展,利益最大化及稅負最小化成為企業發展的新目標,此時,企業合并的稅收籌劃提升到了戰略高度,需要更加具有整體意識,企業對于稅收籌劃也不僅限于節稅方式,更加傾向于集開拓市場、增加收入與納稅籌劃于一體的方式。

三、企業合并稅收籌劃注意問題

國有企業合并過程涉及財務及稅務處理等內容,而稅務處理的合理籌劃,需要相關部門的認可,因此,企業進行合并重組,需要對合并過程事先規劃,使企業合并方案合理可行,最終得以順利實施,達到雙方合作的目的。在此過程中,稅收籌劃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了解雙方整體情況

對合并方情況加以了解,需要評估合并目的、資金來源及合并后的效益;對被合并方情況加以了解,關系到企業合并能否成功,對其財務經營狀況及潛在風險了解,加強風險管理有利于科學決策。

首先,聘請雙方均認可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對被合并方進行資產核查,核實是否存在賬外資產及賬外負債,了解主要資產的抵押情況,對不良資產、潛在負債等情況分析核實,對企業的償債能力作出判斷;從銷售凈利率、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率等財務指標對被合并企業資產負債及運營情況、盈利及成本情況作出合理分析。

其次,關注被合并企業的股權構成,充分征求少數股東意見,避免其對合并持有異議,同時他們還有權要求公司以公平價格收購其股份,失聯股東應將其股權以公平價格轉為債務處理;

(二)對被合并企業潛在風險判斷

判斷被合并企業是否存在潛在風險,在國有企業進行合并時,需要考慮合并后的協同效應,以保證企業合并后價值最大化。由于對被合并企業不夠了解,合并企業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而這些風險包括:涉稅、訴訟及經濟糾紛等,這些潛在的風險一般是在合并過程中不易察覺的,這樣會對合并失敗埋下伏筆;對合并過程進行跟蹤,聘請雙方認可的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相應的風險咨詢與評價,如:清查資產時需要對企業的應收款項、擔保責任等進行查實,是否存在潛在負債風險、是否存在經營期偷漏稅行為等風險,以最短期的時間達成雙方企業的戰略調整、結構建設及業務調整、資源配置,使合并后企業可以妥善經營,規劃未來發展。

(三)重點考慮合并過程的稅收政策問題

稅負是企業合并過程中一項重要成本,在進行企業合并過程中會涉及到的稅種有:增值稅、營業稅及附加、印花稅、企業所得稅、契稅、個人所得稅及土地增值稅等。對國有企業合并過程的合理稅收籌劃需要關注合并發生時,應該以被合并企業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與企業實物資產相關聯的債權債務等內容一同轉讓給合并企業。被合并企業可以享受的免于征收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在企業合并時,應該向稅務機關備案,如果沒有書面備案則沒有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資格;特別關注國稅總局對企業合并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問題中規定,“企業股東在該企業合并時支付的股權金額不低于支付額85%,及同一控制下不需支付對價的,對于這樣的股權支付轉讓所得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合并中對被合并企業房地產轉讓到合并企業中暫收土地增值稅;國有企業整體出售,買受人妥善安置全部職工,簽訂不少于三年用工合同的,其所購土地、房屋免征契稅;與百分之三十以上職工簽訂用工合同減半征收契稅。

(四)合法進行合并程序

首先,合并重組雙方應該簽訂合并協議,主要內容包括:雙方名稱、合并后名稱、合并形式、各方債權債務、違約責任及爭議等內容。合并協議是重新配置的法律行為,與股東的權益直接相關,其合并決定權由股東會決定,參與企業由股東大會決議,達到既定的贊成票數方可實行;公司法規定國有獨資企業合并,需要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審核,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通過。

其次,企業的資產負債清單需要由雙方認可的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并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為合并交接工作做好基礎;當公司作出合并決議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30日進行公告,自接到通知30日債權人可以要求企業清償債務。

最后,國有企業合并由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決定,企業合并后相關登記事項依法向公司登記處辦理變更手續,以合并企業取得相應資產所有權登記日為合并日。

四、總結

我國企業合并稅收籌劃面臨各種需要關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應進行全面分析,關注相關稅收制度的變化,從企業整體利益綜合考慮。其中提升相關人員素質、優化企業組織架構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保障,由于國有企業合并活動存在復雜性,如何控制好稅收籌劃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合理的稅收籌劃是對國有企業合并過程整體效應的綜合體現,因此,它應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

[1]呂曼.論企業并購重組行為的稅收籌劃[J].中國商貿,2014(31).

[2]師毅誠.企業重組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的研究[J].注冊稅務師,2014(12).

[3]王云海,安莉莉.企業并購重組中的稅收籌劃探討[J].時代金融,2015(08).

(作者單位:陜西鹽業包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猜你喜歡
籌劃稅務稅收
稅務動態
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的稅務與會計處理
論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核算及稅務處理
提升稅務干部的學習力
VBA在薪酬個稅籌劃上的應用
稅收籌劃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探討
稅收(二)
稅收(四)
稅收(三)
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稅收籌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