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深度科技報道傳播力的因素探析

2016-12-10 08:08秦明
新聞世界 2016年11期
關鍵詞:傳播力

秦明

【摘 要】一篇深度科技報道作品的傳播過程,一般劃分為寫作和傳播兩個階段,包含專家工作、記者參與、媒體平臺和讀者參與四個環節。在這兩個階段中,寫作階段是根本和基礎,直接決定和影響著深度科技報道的潛在傳播力。本文討論和分析了寫作階段的兩個環節對深度科技報道潛在傳播力的影響,認為在深度科技報道的采寫工作中,應該把目光前移到新聞作品完成前的階段,尤其是重視專家貢獻和記者貢獻兩個維度各項因素的作用。

【關鍵詞】深度科技報道;傳播力;專家貢獻;記者貢獻

美國傳播學者梅爾文·門徹“三層報道”理論指出:對事實表面的直截了當的報道是第一層報道;發掘事實表面現象背后的實質的調查性報道是第二層報道;在事實性報道和調查性報道的基礎上所作的解釋性和分析性報道為第三層報道。深度報道就是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從第二層和第三層報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概念。

深度科技報道,也叫深度科技新聞,指的是對專家學者、研究小組或研究群體,在一段時間內開展的科學研究活動進行的階段性、總結性、比較性新聞報道,寫作體裁和形式一般以通訊為主,具有字數多、篇幅長的特征,能夠從不同角度揭示所報道對象的細節。

從事深度科技報道工作,不但需要有扎實的新聞寫作功底和相關專業的基本知識,而且需要作者閱讀大量科學文獻,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采訪,還需要厘清所報道科學事物的發展規律、來龍去脈,這樣才能最終寫出客觀準確、有吸引力、閃爍著理性光芒的好作品。

目前,國內科技報道尚處于傳播的初級階段,大部分作品屬于科普讀物,深度長文少、反思質疑少,科技報道理應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的功效發揮不足,對科學技術進步的影響就更弱了。本文從深度科技報道的概念、主體出發,深入探討和分析了影響深度報道潛在傳播力的因素。

一、深度科技報道及其潛在傳播力

科技是人類永恒的話題,科技報道是記者和媒體長期關注的熱點。深度科技報道圍繞人們關注的熱點科學問題展開,它不但要進行事實性報道,告訴讀者“是什么”的問題,更要釋疑解惑、對比分析,跟進解釋科技報道背后的“為什么”和“怎么回事”。

(一)深度科技報道的對象和范圍

根據報道的對象不同,一般可以把深度科技報道分為科技事件型深度報道、科技人物型深度報道和科技成果型深度報道三大類。

科技事件型深度報道的重點是科技本身,關注的是對公眾緊密相關的重要科學問題,比如當前科技界普遍關注的基因、克隆、氣候變化、空間技術、納米科技等,這類報道跨度寬、視角大、宏觀性強,其本身一般就是社會熱點;科技人物型深度報道的重點是專家學者,主要是從研究者個體或群體的角度出發,以人為切入口開始剖析科學問題,這類報道的主角僅限于個體或小團隊,呈現的是某個科學問題的局部情況,時間跨度受限于被報道對象;科技成果型深度報道重點關注的是單項科技成果,一般一事一文,時間跨度上往往只是一個點,雖然題材不大但關注度非常高,容易在短期內成為社會熱點。

科技報道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新聞報道方向,但深度科技報道的題材是有選擇性的,并不是所有的題材都適合做深。一般來講,如果一個科技新聞適合用來做深度報道,那么它應該具有以下一個或多個特征:被報道對象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和科學意義;與當前社會熱點高度契合,是輿論關注的焦點或對象;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有可能改變既定的生活方式,或者顛覆人們既有的科學常識;研究結果爭議性非常大,具有較強的討論價值,尚存在不確定性;具有重要的使用和推廣價值,實用性較強等等。

(二)深度科技報道的傳播力

完成一篇深度科技報道,然后進行傳播并在社會和讀者中產生影響力,這一過程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四個環節:第一階段是作品完成前,包含科學家本身工作、記者勞動付出兩個環節;第二階段是作品完成后,包含媒體傳播平臺、讀者閱讀參與兩個環節。在這兩個階段中,第一階段是根本和基礎,直接決定和影響著深度科技報道的潛在傳播力。本文僅討論第一階段的兩個環節,也就是專家貢獻和記者貢獻對深度科技報道的影響,它們決定著深度科技報道作品的潛在傳播能力。

長期以來,在討論傳播力的時候,研究者主要聚焦在大眾媒體作為傳播主體上,研討的方向一般是從媒體的角度出發,集中在媒介的實力及其搜集信息、報道新聞、對社會產生影響方面。實際上,新聞作品本身的內容和質量,往往決定著后期的傳播效果,這一現象在深度科技報道中尤其顯著。與一般的新聞不同,深度科技報道由于其內容的特殊性,除了記者的付出會對新聞作品的傳播力產生貢獻外,專家學者本身的勞動才是決定其傳播力的首要因素。

二、深度科技報道潛在傳播力的兩個維度

從參與主體的角度來分析,深度科技報道的潛在傳播力主要是由專家貢獻和記者貢獻兩個維度來決定的。專家貢獻是影響深度科技報道傳播能力的主要因素,記者貢獻是次要因素。

(一)專家貢獻維度

專家貢獻是一個多維度因素的集合,主要包括專家學者從事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他們研究中時間、精力上的付出情況,他們取得成果的類型,解決問題的程度等。專家貢獻維度,一般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分析:

1、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首先決定著科技報道的傳播潛力。只有那些與公眾生存、社交和發展需求契合度高,內容上貼近大眾日常生活,而且對大家有用的深度科技報道,才有可能具有較強的傳播潛力。當然,研究內容的傳播潛力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變量,會隨著時間和外界因素的改變而改變。深度科技報道選擇了什么樣的研究方向,基本上就決定了它的傳播潛力大小。

2、時間精力

科學研究具有特殊性,它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專家學者在某個研究工作中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決定其傳播潛力的又一個因素。專家學者時間和精力的積累過程,是深度科技報道傳播潛力的基礎,只有那些讓專家學者長期關注,并付出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的研究項目,才有可能具備較強的傳播潛力。一個研究了1個月的成果和一個研究了10年的成果,它們的潛在傳播力一般肯定是后者要強一些。

3、解決程度

科學研究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反復證偽的過程,科技成果的呈現方式也會有不同的狀態: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拿出了一套全新的解決方案、徹底顛覆了原有的認知等等。因此,專家對于某個科學問題的解決程度,決定著深度科技報道潛在的傳播能力。只有那些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強的發現,才能在傳播過程中有較強的生命力。

(二)記者貢獻維度

記者對于深度科技報道的貢獻,也是一個多維度因素的集合。專家學者的科技貢獻、研究成果,一般在記者接觸到以前,就已經通過嚴格的同行評議,被學術期刊、學術會議等接收或公開發表,或者經過知識產權部門審查獲取專利保護等,理論上記者不參與,它們也能夠在一定的范圍內得到傳播。記者參與深度科技報道工作,其實只是實現了研究成果從點到面的傳播。

1、故事化、趣味性程度

能夠實現最大傳播能力的新聞作品,無一不是故事化和趣味性程度高的作品。記者參與深度科技報道,主要目的是通過自身掌握的新聞技巧,完成對嚴肅學術成果的科學解碼,在表達上更生動活潑、平易近人,使文章富有生活情調、能夠引人入勝,高效率地完成專家學者學術成果的傳播,更好地滿足公眾對于科技信息的需求。這種故事化、趣味性的解碼工作,其對象是科學研究的細節,目的是把專家醉心癡迷的研究過程,變成能讓普通人看得明白的精彩故事。

2、專業術語化解能力

專家學者使用的專業術語,可以有效簡化為科學研究的描述,能夠把復雜的自然現象和過程,抽象成便于理解的簡單模型,這樣做的前提是雙方必須有共同的話語體系和認知基礎,但對于普通讀者來說恰好不具備這個基礎。因此,記者對于深度科技報道的貢獻,就是要學會把專業術語進行表達上的化解,使用普通讀者看得明白的語言進行描述,或者借用圖表、視頻、聲音、動畫等手段,豐富讀者的理解途徑。此外,還要控制專業術語的比例,防止過多糾結于研究細節等。

3、堅持客觀公正嚴謹

科技報道必須避免單一觀點和一家之言,應該堅持引入多方觀點。記者在采寫深度科技報道時,對于那些沒有結論的問題,爭議較大的事件,要重視不同的聲音,尤其是對立學派的意見,堅持做到客觀、公正和嚴謹,還原科學研究的本來事實,使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去認知問題??陀^、公正和嚴謹地引入不同觀點,能夠在確保新聞不失實的情況下,避免絕對化,擴大深度科技報道的生命力,延展其傳播范圍,提升其傳播潛力。

結語

有選擇地報道是新聞報道的基本工作方式。在深度科技報道的采寫工作中,為了進一步提升深度科技報道作品的傳播潛力,我們應該把目光前移到新聞作品完成前的階段,尤其是重視專家貢獻和記者貢獻兩個維度的各項因素,特別要重視專家貢獻維度的核心作用??傊?,在深度科技報道中,光有會講故事的好記者是寫不出具有較強傳播力的作品,而光有會做科研的學者也寫不出具有巨大社會影響力的作品,兩者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云芬.做好報紙深度科技報道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3(3):58-59.

[2]張春華.“傳播力”評估模型的構建及其測算[J]. 新聞世界,2013(9):211-213.

[3]劉湘竹、謝小芳. 科技報道應“理性”滿足讀者需求[J].中國報業,2014(3)下:47-48.

[4]王玉蓉.公眾需求與科技報道的有效傳播[J]. 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2): 88-89.

[5]劉景文.科技報道如何讓受眾“喜聞樂見”[J]. 南方電視學刊,2016(2):108-110.

(作者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

責編:姚少寶

猜你喜歡
傳播力
產品性與媒介性之爭
從“民生新聞”向“民生服務”邁進
《蒼梧晚報》:多元跨界的空間與效益
山東《支部生活》:黨刊如何提升“四力”
新余廣電新媒體的探索與實踐
我國新聞網站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愛拍攝
《承德日報》:舞好“指揮棒”定好“風向標”提升傳播力
利用新媒體提升電影傳播力
實時互動、共創內容語境下提升新聞傳播力的實踐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