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媒體領導政務活動報道的親民化傳播

2016-12-12 05:11何立
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 2016年12期
關鍵詞:時政市長政務

◎何立

電視媒體領導政務活動報道的親民化傳播

◎何立

時政新聞是各級電視臺必備的電視新聞節目和傳播形態,而報道領導政務活動是時政新聞關注的重要內容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對領導政務活動報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推進地方臺紛紛對領導政務活動報道進行大膽改革創新。領導政務活動的新聞報道中包含了大量政策引導、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信息,是主流媒體宣傳報道的核心內容。領導在政務活動中的個性展現,不僅給政壇政風帶來了改變,也是電視時政新聞去“模式化”和“類型化”,創新報道風格,使報道更具貼近性、新聞性的有利契機。

一、領導政務活動中的真情流露日漸成為一種常態,其個性表現給電視時政新聞“謀變”帶來有效路徑

1.呈現領導個性風格,成為時政新聞之“睛”

領導在政務活動中的個性展示是一種現場即興表現,電視新聞應充分運用聲畫元素,突破報道程式化的局限,敏銳捕捉現場畫面和同期聲,關鍵時刻不停機,編輯時也要保持現場聲和畫面的連貫性,注意挖掘細節、表現細節,向觀眾呈現原生態的畫面。只有這樣,領導富有個性的一言一行才有可能成為新聞的點睛之筆。

比如,在浙江紹興市越城區小區移交管理專題會議上,針對有些“老大難”問題久拖不決的實際情況,市長率直發言,直陳積弊,痛斥個別官員的浮夸作風:“要為老百姓多干事,千萬不要為我市長干,沒必要!我希望你們為市民好好干活,而不是投機取巧為上級領導工作?!卑凑諔T常思維,電視時政新聞記者聽到如此個性十足、火藥味濃的批評,首先想到的是“內外有別”,擔心有損領導形象不適合播發,把攝像機一關了之。然而,紹興電視臺記者在意外發現會議現場的緊張氣氛后,果斷地全程攝錄市長不留情面的批評聲音和在座干部的尷尬神態,以《市長痛斥不作為“不要為我市長干”》為題進行報道,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雖然此舉讓個別黨政領導的臉難看了,但卻讓老百姓看到了市長狠抓干部作風轉變的決心。這一時政新聞后來獲得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如果現場記者對市長的個性之言麻木不仁、聽而不聞,就會錯失新聞之“睛”,例行公事的常規報道所產生的輿論效應自然會等而下之。

2.渲染領導個性之舉,使時政新聞變“軟”

浙江永康市在2016年春節前進行食品安全大檢查,分管副市長帶隊。按照慣例,這是標準的“四季歌”報道,執法人員按部就班一番巡查,電視記者跟隨攝錄,最后呈現出來的是一篇常態化的報道。不料在執法檢查過程中,帶隊的副市長打破常規,親自品嘗一些老百姓擔憂的腌制食品,然后要求執法人員取樣化驗。永康電視臺記者迅速切入特寫鏡頭,抓拍生動情節,制作了電視時政新聞《食品安不安全市長先嘗一嘗》,把關心群眾安危的政府作為以敢于擔當、同甘共苦的細節來表現,既宣傳了強化市場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意義,又鮮活地展示了領導情至所為,真切可感,一條原本例行公事的時政“硬”新聞就這樣變成情暖人心的“軟”新聞。

3.凸顯領導個性魅力,使時政新聞更“親”

領導在進行政務活動時,個人的性格魅力往往于行走交談中自然流露出來。而對于電視時政報道而言,恰恰因領導作為普通人呈現的真性情而生動。浙江某市委書記經常輕車簡從到基層暗訪,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具個性色彩的施政行為。有一次,這位市委書記到蘭溪市暗訪游埠溪治理情況,由于此前曾到訪此地,當地群眾對他已不陌生,于是紛紛圍上前反映問題。面對游埠溪長期整治不見成效的問題,該市委書記開了一個簡短的現場會,他沒有訓斥匆匆趕來的鎮村干部,而是當眾自責:“游埠溪長期治理不到位,鎮村干部辦事拖拉,作為市委一把手,我負主要責任?!贝搜砸怀?,立即引發周圍群眾的熱烈掌聲。金華電視臺記者運用長鏡頭,完整記錄了市委書記和當地群眾交流的場景,真實反映了領導和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共商身邊事”的親民作風。據此采編制作的電視消息《鄉鎮干部治水不力市委書記當眾道歉》亦獲得浙江新聞獎二等獎。這樣的時政新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領導的工作作風,凸顯了其“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個人魅力,抓住了新聞眼,找準了興奮點,讓時政新聞更具親和力。

二、領導政務活動是新聞報道的富礦,要求時政新聞工作者轉變傳播理念,及時捕捉其新思維、新觀點、新措施,但目前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1.因循守舊,求穩怕錯,難有創新擔當

領導新的執政方式理應成為電視時政新聞源源不斷的鮮活素材。但就目前而言,不少時政新聞記者以程式化的“一定之規”來應付豐富多彩的時政報道,八股文章多、鮮活新聞少,常態報道多、接地氣的消息少。這種現象歸根結底是報道思維因循守舊,求穩怕錯,圖省事,怕惹事,寧可安安穩穩按長期以來形成的“套路”照搬新聞,也不愿冒著“風險”去做不一樣的新聞,體現在節目中就是內容單一、形式雷同、語言固化。

2.缺乏全局觀念,就事論事

領導的個性表現反映了其決策過程、施政思想、處事風格。時政新聞記者要善于挖掘蘊含其中的公眾欲知應知卻未知的事實,舉重若輕,透視大局,找準新聞落點。有些記者跟隨領導采訪,壓根兒不明白政務背景,沒有全局的新聞判斷,或者覺得領導的言行與己無關,自然不會發現新聞價值,也察覺不到領導作風之“新”。

三、新聞媒體要從官腔八股中走出來,敢于“求變”,善于“謀變”,引領時政新聞轉型升級

電視攝像機的站位(機位)在現場采訪中極為重要,而比此更重要的是記者心目中的新聞“機位”,也就是記者的新聞發現視野。記者在采訪之前需要提前介入,超前認識新聞背景,精心策劃,找準報道的著力點,在全局視野下確定采訪重點,在價值比較中發現領導常規政務活動中的亮點和新鮮元素,不要讓稍縱即逝的鏡頭成為報道遺憾。比如浙江某市市長在污水處理廠考察時,從出水口接下一杯經過處理的“污水”,邊品嘗邊說:“味道還不錯!”跟隨采訪的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敏銳地抓取了該市長這一與眾不同的舉動,采寫了上述報道。按照慣例,領導視察污水處理廠,一般都是聽匯報、看現場、提要求,但這位市長在這一過程中卻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新舉動,他的做法對當地污水處理成效所帶來的實證作用和示范效應無疑是巨大的,起到了一種破舊立新的帶動作用。事實上,在時政新聞的采訪過程中,新情況、新問題、新變化層出不窮,關鍵是要有“機位”的全新視角,更要有“站位”高出一籌的創新精神。

1.抓住一個“情”字,隨時抓拍,體現領導細膩的內心世界

時政新聞關于領導政務活動的報道,應該轉變傳統的“鏡頭規則”和“話語體系”,以平視的角度觀察領導,站在百姓的位置看待決策,使用群眾喜聞樂見的鮮活畫面和語言,盡可能減少“官腔”“官話”,應注重報道有動感,有細節,語言個性化、口語化,有人情味,接地氣。某地領導深入災區指揮救災時,看見去救人的沖鋒舟上坐著四名記者,嚴肅地說道:“把救人的座位留給受災群眾!”記者到不了現場,沒法做報道,不得已放棄采訪?;氐絾挝?,電視臺領導問清緣由后,立即以既有的錄像錄音素材做連線報道《救災最前線:把救人的座位留給受災群眾》。這個報道在電視上雖然畫面不完整,但是災區領導急切清晰的聲音,也讓觀眾感受到災情緊急,“人民群眾生命重于一切”的情懷震撼人心。如果按部就班地進行工作報道,這則說真話、寫實情而引起百姓共鳴的好新聞就會胎死腹中。

2.抓住一個“活”字,畫面求鮮活,語言求活潑,還原領導的鮮明形象

對于一直以來“講規格”“講程式”的時政新聞來說,創新和貼近應該成為改革的主題,在領導要求和群眾關注的契合點上尋求突破,起碼要讓時政新聞“內容活化,形式活潑”,讓群眾喜聞樂見。從“內容活化”的角度說,就是要敢于拋棄“程式思維”,善于找角度、抓細節、挖故事。比如,每到歲末領導干部的“訪貧問苦”活動是新聞媒體反映干群關系的良好契機,走訪慰問的過程中,貧困戶困難的家境以及領導俯下身子、和風細雨拉家常的場景,都是使“內容活化”的具體要素,需要記者置身現場去記錄,才可能有新的發現,做出吸引人的時政報道。

(作者單位:浙江金華廣播電視總臺)

猜你喜歡
時政市長政務
政務
政務
政務
政務
時政
時政
市長先生
時政
時政
市長給我娘送禮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