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非言語交流

2016-12-12 20:32王效亮
祖國 2016年20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王效亮

摘要:語文教學的改革因為其更貼合實際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而有區別于傳統的語文教學,這就對語文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在新的語文課堂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將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這就要求在教學進行過程中要保持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有多種方法,籠統地分為言語交流和非言語交流兩大類,教師們往往更加重視研究交流的應用及研究,卻忽略了非言語交流也會對語文課堂的進行產生巨大的影響,有教育研究者曾經斷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非語言交流手段占有很大的比重,這更加體現了語文課堂進行過程中非語言交流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非語言交流

新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讓教師明確了課堂教學的實質就是交往,這種交往不僅僅存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還存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師生間和學生間在課堂進行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動態的信息交流,語文教學課堂正是通過這種廣泛多樣的信息交流而實現的師生間的相互交往和共同發展,這也是保證課堂教學活躍有序地進行下去的先決條件。所以語文教師們應當積極思考如何正確運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非語言交流來保證課堂教學的完成度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一、課堂教學中非語言交流的作用

(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非語言交流包括眼神、表情以及動作等等方面,相較于簡單反復的言語交流,非語言交流更能在學生倦怠的時候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關注度轉移到正在進行的課堂教學之中,再配以教師風趣幽默的講解手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活躍語文課堂氛圍,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就是教師與學生進行各方面交流的過程,這樣的交流不僅包括知識和學習方法間的交流,還包括教師與學生間情感的交流,學生們的情緒和行為直接對課堂進行的效果和氛圍造成影響。善用非語言交流可以充分調動和改變課堂進行的氛圍,從細微處活躍課堂氛圍,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增進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三)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同的交流方式會帶來不一樣的教學效果,但是這些交流方式的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以此來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單純的語言交流對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熱情的作用很小,所以教師在進行語言交流的同時還要注意與學生進行非語言交流,用簡單的眼神和肢體動作就能讓語文課堂的講解更加生動和豐富,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提升。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非語言交流手段的具體實施和應用

(一)面部語言、肢體語言和服飾語言的具體應用

面部語言包括眼睛和面部表情兩個種類。眼睛是最有表現力的面部語言,這是因為我們的目光是可以隨機移動的,可以快速地與課堂上每一位學生產生交流,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于上課認真聽講的同學,可以用眼神表示贊賞,而對于開小差的同學,教師可用眼神給予警告,提醒學生認真聽講,所以教師們要用好自己的眼睛,切勿在上課時總是低著頭或者盯著一點,影響與學生間的交流和課堂教學的效果。面部表情也是一類非常有效的非語言交流的形式,是內在感情的外在表達,而小學生對于面部表情的領會也是比較直接明了的,所以他們可以直觀接收到教師的情感,從而對此做出不同的反應,教師善用這些表情,可以有效控制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相反教師如果在課堂上表情一成不變會讓學生感到厭煩而產生抵觸的心理,使學習興趣消散。

肢體語言對學生來說更加直觀一些,比如點頭表示肯定,搖頭表示否定,或者通過發出聲響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使他們關注課堂中的重點等等,在課堂進行過程中不經意地使用一些肢體語言,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長期使用肢體語言,不僅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還可以在師生間形成一種特別的默契,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同時還要注意不過過于夸張和喧賓奪主而讓學生過度關注教師的動作。

服飾語言是一種比較隱晦的語言,也是最容易被教師們忽略的語言,服飾語言不僅能反映教師個人的審美,還可以反映當時的社會風氣以及人的精神風貌,如果教師的衣著比較得體,學生看了也會覺得心情舒暢,而如果教師衣著邋遢的話,不僅會影響學生對教師的個人印象,也會對課堂教學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教師的服飾應該要求整潔和大方,但也不要過分鮮艷和新奇,而干擾學生的注意力。

這些非語言交流都對彌補語言交流的不足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教師在實踐中充分發揮非言語交流的積極作用,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水平。

(二)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并合理應對

要想使非語言交流的使用更有效果,除了主動作為之外,教師還應該注意根據學生的非語言反饋予以回應并改變自己的策略,比如與學生進行言語的交流而判斷下一步應該怎么做,或者通過觀察學生的動作以及面部表情獲得學生對課堂的直觀感受而對教師的教學計劃作出修改,使之更能被學生接受。由此可以看出,語文教師必須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進行過程中的非語言反饋,以此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語言交流依然是教師進行知識傳遞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并不具有唯一性,所以教師應該從語文課堂實踐中總結經驗,充分利用非語言交流的輔助作用,以合理恰當的方式彌補教師在言語交流上的不足,提高語文課堂教學進行的效果。在此同時,教師還應當積極學習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發掘多樣的教學手段實現課堂教學的進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也實現了作為教師的自我價值。

(作者單位:昌邑市圍子街道圍子小學)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