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

2016-12-12 22:11賀葉
亞太教育 2016年31期
關鍵詞:灌輸式積極性現狀

賀葉

作者簡介:賀葉(1981.1-),女,漢族,樂山人,學前教育專業部副部長,中學一級,大學本科,成都市溫江區燎原職業技術學校,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摘要:視唱練耳課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是學生在音樂領域進一步深造的臺階和基礎,視唱練耳學習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和修養。針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課程的特點及現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的發展需求。因此,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模式及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從中開辟出視唱練耳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現狀;積極性;聽覺惰性;灌輸式;唱名法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173-01

視唱練耳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專業的基礎技術理論課,它將音樂基本理論音樂審美、基本技術技能和視唱練耳教學能力融為一體,是一門示范性、藝術性和技術性均很強的學科。其教學目的重點是為學生學習其他專業知識打下的基礎,同時也提供平臺來發展學生音樂綜合素質。學生們通過學習該課程最終能準確的理解音樂、記憶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

一、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課程現狀

近年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面臨一些困惑。首先,招收的學生都是專業素質和文化素質比較差的,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加上教學大多采用班級授課制且分班并不是按照學生程度來分,這樣給視唱練耳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其次,視唱練耳教學模式老化教學內容不能及時更新,在課堂教學中只借用鋼琴、黑板。一堂課下來除了聽琴聲,就是隨琴唱,延續舊的套路,學習內容傳統、不夠新穎。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視唱練耳是一門基本的音樂素質訓練課程,它的涵蓋內容廣,要提高對音高和節奏的把握能力,必須是要通過一定課時的訓練,這對于學生良好綜合音樂素質的培養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隨著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視唱練耳課程在教學上出現了一些不足。

(一)課程設置安排不科學?,F有的視唱練耳課程,都是和樂理課一起的,而且為了給其他課程讓路就把兩次視唱練耳課安排得很近,往往學生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要學習新的內容了。

(二)學生積極性不高。視唱練耳的學習,是要求學生不斷推敲、練習、琢磨的過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在模仿中反復練習,給學生以基本的感受,使學生具有音樂聽覺直觀性和機械性強的特點。這種被動性讓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會覺得枯燥無味,導致他們的積極性不高。

(三)灌輸式教育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生當作一個容器采用灌輸式教育。教學的過程和目的在于如何將知識灌輸到學生,對于學生到底掌握到多少或是消化多少知識,沒有足夠的重視。學生則在實際視唱中往往并不重視速度、力度記號及表情術語等演奏方面的要求,而是注意節拍、節奏、音準等基本要素,就忽略了對音樂情感的表現。

(四)唱名法的確立。練耳教學中,到底選用什么唱名法進行教學成了一個問題。雖然國內外在視唱練耳實踐中會采用很多唱名法,但在我國音樂教學中使用最廣泛、最多的是首調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而二者哪一種更好,則是教學中長期以來的一個爭論。

三、提高視唱練耳教學水平的途徑

(一)合理安排教學時間。視唱練耳課是一門需要書面練習并且用腦去記憶的課程,就要求更合理地安排上課時間和周期。節奏、音高的記憶特點是趨于感性的,是要時間去感知、對比和練習。所以課程時間安排應該每周至少兩、三次,且時間間隔,這才能夠利于學生連續、循環的記憶。

(二)培養學生興趣,寓教于樂。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學保持生動有趣,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能夠各抒己見,打開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引導學生主動的去理解音樂的各要素。提高學生的興趣,也避免聽覺惰性的產生。

(三)更新教育觀念,采用交流式的教育方法,避免只重視音準的練習。交流式教育是教師和學生平等互動交流。其教育過程并不是簡單的老師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也不僅僅是學生自我潛力開發。而是一個知識再創造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各個方面來訓練學生,不能只注重某些環節,音準的練習固然重要,節奏的練習也不能輕視。有人說,旋律是音樂的靈魂,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梢娨魷屎凸澴嘣谝暢毝虒W中非常重要。老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去引導學生關注音樂的音高、強弱、節奏節拍等音素。同時讓學生注意樂曲中的表情記號、音樂術語與句法的運用,能夠富有感情的演唱。使用正確的發聲方式,在視唱過程中學會運用內心的聽覺來調整、檢查自己的音準和節奏。

(四)首調唱名法與固定唱名法并用。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并無哪一種唱名體系更為科學之分,只有能否科學掌握運用之別。任何一種唱名法的教學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理解一個音樂作品在音的組織中‘調高縱向關系,‘音高(旋律線)的橫向關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調性特征”。[1]為此,視唱練耳教學中應依據學生的專業不同以及視唱練耳程度的差別,將兩種唱名法并用,以此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中使學生對于首調和固定唱名法都能科學的掌握,就這樣的基礎上選擇適用于自己的唱名法并加以熟練運用,以此達到視唱練耳教學的最終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需要一種適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首先應該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依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運用各異的訓練方法方式,能夠使學生真正掌握這門重要的音樂基本技能。其次積極運用創新型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激發學生興趣。視唱練耳的學習是需要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反復琢磨和練習,不能操之過急,積極提高自己學習和聯系的主動性。由于,視唱練耳課是很基礎、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要把課程上好、學好,就需要老師和學們在教學過程中共同配合。

(作者單位:成都市溫江區燎原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陳雅先.視唱練耳教學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廖洪立.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J].科教文匯,2009.(18)

猜你喜歡
灌輸式積極性現狀
三方共進,激發干部積極性更上一層樓
淺談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技校生學習積極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積極性與擴大內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