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現狀及政治引導工作思路

2016-12-12 08:49柏麗華鄧曉宇許柏琳
亞太教育 2016年31期
關鍵詞:黨外知識分子現狀

柏麗華++鄧曉宇++許柏琳

作者簡介:柏麗華(1962-),女,羌族,四川汶川人,阿壩師范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宣傳統戰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新形勢下,民族區地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數量大幅度增加,隊伍結構和思想觀念發生著較大的變化,呈現出主體意識增強,價值取向多元化;民主意識增強,參政能力層次化;競爭意識增強,追求趨向功利化;擇業意識增強,流動速度快速化等特點。統戰工作者應從提升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質及其政治引導的和諧環境、工作網絡、工作方法等方面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現狀;政治引導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279-02

我國已進入大力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階段,迫切需要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自2015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以來,民族地區高校統戰工作者對加強和改進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責任心和緊迫感不斷增強,各項工作正在打開新的局面。新形勢下,進一步準確把握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的現狀和動態,加強對黨外知識分子進行有的放矢的政治引導工作已刻不容緩。

一、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的現狀和動態

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數量大幅度增加,隊伍結構發生著較大的變化。黨外知識分子約占學校教職工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30-50歲的中青年已成為黨外知識分子隊伍的主體;碩士、博士及高級職稱人員在黨外知識分子隊伍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高。近年來,黨外知識分子的民主意識和大局意識不斷增強,能把國家和學校的發展與個人的發展聯系起來,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投身到教育事業中去貢獻力量。但在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國際國內的各種思潮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和沖擊著黨外知識分子,至使其思想觀念和行為選擇日趨多元化,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一)主體意識增強,但價值取向多元化

改革開放以前,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絕大多數都在教書育人、著書立說中默默奉獻,很少考慮其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和方式。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黨外知識分子努力尋求著更多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教學、科研、管理及參與社會工作的積極性高漲,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但在主體意識明顯增強的同時,價值取向呈現出多元化趨向。

(二)民主意識增強,但參政能力層次化

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給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搭建了施展才華的舞臺,讓其深切地感受到了當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社會氛圍。從總體上看,黨外知識分子的政治責任感和民主參與意識不斷增強,他們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與學校的重大改革比較關注。但黨外知識分子的參政能力具有層次性。有的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重視自己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較強的參政議政能力;有的因過于專注自身專業競爭力的提升,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進一步深入學習相關政治理論知識,呈現出業務素質強而政治素質和參政能力相對較弱的不均衡現象。

(三)競爭意識增強,但追求趨向功利化

近年來,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的危機感、緊迫感和競爭意識普遍增強,他們非常注重自身知識的更新和工作方法的改進,自覺追蹤了解學科領域在當今世界的新成果及發展趨勢,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學術研究,服務于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的能力明顯提升。但由于民族地區高校在改革中也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一些正常的暫時不能解決的困難和問題,而這些困難和問題又不同程度地影響著部分教職員工的物質利益和發展需求,致使部分黨外知識分子在教學、科研等工作中表現出了一定的功利化趨向。

(四)擇業意識增強,但流動速度快速化

隨著我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實施,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隊伍逐漸擴大,且中青年已成為這支隊伍的主體。然而,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人才競爭明顯加劇,使人才面臨多種誘因和流動機會,使高等教育的人才交流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進行,人才資源配置和利用進一步市場化;另一方面,帶著獻身高等民族教育事業,扎根地域偏遠、交通不便的民族地區高校的部分黨外知識分子,由于受國際多元思想觀念的影響,加之為解決子女上學、兩地分居、照顧父母等實際困難,產生了強烈的工作調動和離職愿望,致使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的流動更加頻發化和快速化。

二、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政治引導工作的途徑

政治引導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統戰工作者應認真理清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工作對策,通過有效途徑努力建設一支素質良好、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黨外知識分子隊伍,為推動民族地區高等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貢獻力量。

(一)著力提升黨外知識分子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

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隊伍思想政治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常抓不懈。一要將黨外知識分子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將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貫穿統戰工作全過程,通過理論培訓、專家講座等形式引導黨外知識分子認清國際國內形勢,提高思想政治覺悟。二要把大力提升黨外知識分子,特別是黨外代表人士的參政議政意識和能力作為主要抓手,通過舉辦統戰理論培訓提高其政治權利意識,通過提供校內外多崗鍛煉機會增強其參政議政能力。三要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教學能力強、學術水平高的優勢,不斷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積極引導他們自覺調整利益需求和滿足需求之間的矛盾,找到自身利益需求與學校發展的契合點。四要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的智力和專業優勢,組織黨外知識分子參與地方經濟建設調研和專業技術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的人生追求在投身社會、服務社會中得到升華。

(二)努力創建對黨外知識分子隊伍進行政治引導的良好環境

做好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以人為本作為根本出發點,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努力為廣大黨外知識分子營造參政議政的政治環境、干事創業的工作環境、溝通交流的人際環境和排憂解難的生活環境。民族地區高校的廣大黨外知識分子來自全國各地,在民族地區工作一定會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各種困難。為此,一方面,要引導黨外知識分子愛崗敬業,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讓其產生實現自身價值的滿足感、奉獻民族高等教育事業的成就感和得到社會尊重的榮譽感。另一方面,要善于用榮譽激勵他們,用待遇吸引他們,用情感溫暖他們,從政治上、生活上關心他們,千方百計為他們辦實事,解除其自我發展及住房、福利、子女入學、配偶工作等方面的后顧之憂。

(三)全面搭建對黨外知識分子隊伍進行政治引導的工作網絡

黨外知識分子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重要而又繁重的任務。民族地區高校的統戰部門應在學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充分行使部門職能,理順工作關系,建立工作網絡,與校內黨政群團各部門相互配合,發揮合力作用。統戰部門要通過調查摸底,建檔歸類,建立黨外知識分子人物網絡,與其所屬部門共同做好對他們的政治引導工作;要通過溝通協調,建立黨外知識分子信息網絡,使其所屬部門及時反映他們的思想和工作動態,為統戰部門掌握黨外知識分子情況提供保障;要通過科學規劃,建立黨外知識分子調研網絡,對其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為提升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供指導。

(四)不斷創新對黨外知識分子隊伍進行政治引導的工作方法

運用辯證的思維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是提升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實效的必然要求。對黨外知識分子進行政治引導要做到不斷與時俱進,充分體現統戰工作的時代性;不斷深入實際,切實注重統戰工作的針對性;不斷開拓創新,著力增強統戰工作的實效性。黨外知識分子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不僅是社會正義的堅守者和弘揚者,更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和創造者。統戰工作者在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作用的同時,必須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社會現象,理性處理各種矛盾,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努力為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綜上所述,加強和改進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迫在眉睫。統戰工作者只有在充分認識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現狀和特點的基礎上,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開辟新途徑,推出新舉措,才能使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實效。

(作者單位:阿壩師范學院宣傳統戰部)

基金項目:阿壩師范學院科研規劃項目(ASB14-01)“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孝華,孫景學,張艷華.論新階段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思路的轉變[J].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1).

[2]孫景學,張艷華.關于加強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8).

[3]齊春雷.從分化到整合的統一戰線[J].江蘇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2).

[4]王彩玲.論參政黨科學發展的瓶頸與對策[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6).

[5]熊吉生,羅奇清.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南昌高專學報,2012,(6).

猜你喜歡
黨外知識分子現狀
高校青年黨外知識分子政治文化認同探析
民族地區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微
價值認同視閾下新時期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的政治認同研究
高校黨外知識分子融合期心理狀況的調查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