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感覺統合訓練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

2016-12-12 10:46顧峰
考試周刊 2016年93期
關鍵詞:可行性必要性應用策略

顧峰

摘 要: 感覺統合訓練,有助于促進學生感覺系統的發展,有助于達到體育教學開發學生身心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各方面素質全面發展的目的。因此,本文就在簡要闡述感覺統合訓練的概念及內涵的基礎上,針對感覺統合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礎上,據此進一步提出了感覺統合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應用的對策及建議,以期能夠對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所啟發。

關鍵詞: 感覺統合訓練 體育教學 必要性 可行性 應用策略

一、感覺統合訓練的概念及內涵

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SI)這一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的英國生理學家C.S.謝林頓提出的。隨后,美國加州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Ayres A.J.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對腦功能的研究首先系統地提出了感覺統合理論(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她認為:感覺統合,簡單來說,指的就是將人體機體器官的各個部分的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過大腦的整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內外知覺,并相應地做出反應的過程。也就是說,只有經過感覺統合,人體神經系統的各個部分才能夠協調地工作,并確保個體育環境之間的順利接觸。一旦感覺系統無法正常運轉的時候,就會出現感覺統合失調(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的情況。感覺統合失調這一理論涉及腦功能及發展、學習機學習障礙及治療三部分,感覺統合失調則主要表現為身體運動協調障礙、結構和空間知覺障礙、前庭平衡功能障礙、聽覺語言障礙及觸覺防御障礙這五種情況。Ayres隨后就針對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創設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游戲活動療法,也就是所謂的感覺統合訓練,即讓孩子通過各種專門的鍛煉器械,在有計劃、有針對性、有指導的各種游戲中,通過輸入較強的感覺刺激,誘發孩子的順應性反應,并以此改善和提高大腦的整合功能的一種方式。

二、感覺統合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感覺統合訓練作為一種運動訓練矯正法,寓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行為學、社會學、體育學及訓練學等多個學科的內容于游戲之中,是其重要的特征,而體育游戲則是其核心的內容。所以,小學體育教學和感覺統合訓練兩者之間是有交叉點和相容點的,開展感覺統合訓練的絕大部分器材都可以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體育游戲相結合,例如:跳跳袋、平衡臺等。而反過來,絕大部分體育教學器材也可以為開發和設計感覺統合訓練項目所用,如籃球、足球、單杠、雙桿等。

其次,新課標的推行和實施及“目標統領教學內容”的提出,樹立了新的體育教學理念,改變了傳統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單一、枯燥的狀況。新課標沒有給體育任課教師劃定具體的教學內容,體育任課教師不必再根據固定的教學內容開展單一的教學活動,而可以根據地方課程的實施方案、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和教學的實際需求,自主地組織和篩選教學內容,從而使得教學內容的可選范圍得到明顯地拓展,為感覺統合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條件。

三、感覺統合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感覺統合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隨著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生活條件的改變,我國小學生中的感覺統合失調現象越來越多見。例如:何淑榮,孫久鳳等人在《大慶地區1536名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這一研究中,就通過對大慶市5所小學1-6年級的1536名小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在這1536名小學生中,感覺統合失調的學生比率占到了38.8%,而其中重度感覺統合失調的學生所占的比率高達9.9%。由此可見,小學生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不再是個例,而是我國小學生群體面對的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因此,積極開展感覺統合失調的研究,將感覺統合訓練納入小學體育教學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二是小學階段是改善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時期。心理學相關研究認為,兒童出生后的第一個十年是神經系統發育和完善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其大腦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可發展性。而且運動生理學的相關研究發現,與前庭覺、運動覺等感覺系統關系最為密切的靈敏素質在7-10歲這一個時期增長最快。由此可見,小學階段是改善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時期,對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感覺統合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感覺統合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應用的對策及建議

1.加深對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理念的認識和理解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是體育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主要體育教學理念之一,也得到了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和肯定。然而,在開展實際的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很多任課教師對于學生個體差異的了解和關注往往局限于身體條件、運動成績等外顯性的特征上,忽略學生感覺統合能力、運動智力差異等內隱性的因素,以至于所開展的教學活動有失偏頗,不利于感覺統合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2.利用現有的體育器材積極開發感覺統合訓練項目

要實現感覺統合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體育任課教師一定要注意在遵循感覺統合訓練原理的基礎上,積極利用學?,F有的體育教學器材開發和設計各種感覺統合訓練項目。例如,任課教師就可以利用學?,F有的各種作為專項練習的器材,如籃球、足球等設計開發一些與感覺統合訓練有關的體育小游戲,一旦將這些專項練習器材與體育小游戲相結合,不但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而且會讓原有器材的功能得到拓寬,成為既是開展學生身體素質練習,又能夠開展感覺統合訓練的器材,大大提高現有各種體育器材的利用率,豐富體育教學形式,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3.注意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體育任課教師作為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確保其高效完成教學活動的基本保障。雖然說大多數感覺統合訓練本身就是體育游戲,但是由于感覺統合還涉及教育學、心理學、行為學、生理學、體育學、訓練學及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體系。因此,在將感覺統合訓練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時,要想實現其在教學活動中的高效應用,對體育任課教師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體育任課教師不但要具有專業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還要具備與感覺統合訓練相關的較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夠真正做到感覺統合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因此,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體育任課教師要注意積極主動地學習感覺統合訓練的知識和技能,并注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實踐經驗。

五、結語

由全文的分析可知,將感覺統合訓練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為了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充分發揮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感覺系統發展的促進作用,促進小學生身心各方面素質的全面、健康發展,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開展感覺統合訓練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融合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何淑榮,孫久風,姜曉巖.大慶地區1536名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

[2]劉建恒.感統訓練融入兒童心理輔導教育模式及評價研究[D].中南大學,2008.

[3]張摯,翟宏.我國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研究的現狀與問題[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05).

[4]楊克敏,呂艷芬.感覺統合訓練對改善兒童行為與情緒障礙的作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0(02).

[5]林國徽.感覺統合的理論基礎及感覺餐單的制定[A].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作業治療學組成立暨首屆中國作業治療論壇資料匯編[C].2011.

猜你喜歡
可行性必要性應用策略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養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PPP物有所值論證(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選擇醫??尚行远啻?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質控品作為室內質控品的可行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