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課堂小組合作困境,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016-12-12 12:18楊虎軍
考試周刊 2016年94期
關鍵詞:小組合作困境語文教學

楊虎軍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已經在教育體系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實踐教學當中對于小組合作的應用卻不盡如人意,并未像預期的那樣取得成功。作者就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困境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六模塊‘3+X建構式課堂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小組合作 困境

一、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困境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雖然有著諸多好處,但是其眾多作用要想充分發揮出來需要良好的組織方式,而小組合作實踐應用當中卻遇到了困境,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

1.小組合作過于形式化。不得不說,小組合作較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確實有了一定的進步,也具備一定的優勢,但是實踐當中小組合作過于形式化的問題非常嚴重。教學中,語文教師往往難以準確地掌握小組合作的內涵,過于注重形式的現象較為嚴重,雖然課堂氣氛被調動起來,卻面臨兩個極端發展,一方面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活動當中,順利地將教師布置的任務完成并掌握語文知識,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步。另一方面學習能力差且缺乏學習積極性的學生,不能主動參與到小組合作活動當中,無法真正掌握語文知識,久而久之逐步失去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越來越差。在這樣的環境下,背離了教育初衷,語文教學質量無法有效提高,還會適得其反,語文教學水平難以提升。

2.學生合作過于被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學生對教學方式有興趣,則能力水平便會得到提升。但是,目前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安排,由于缺乏主動性,小組合作時缺乏有效的溝通,堅持己見,認為比自己學習水平差的學生說的都是錯的,不肯聽取他人意見。由于這種思想的影響,小組合作的推廣與發展受到制約,影響語文教學效率。

3.教師未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小組合作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但是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如果小組合作過程中缺乏教師的引導,則課堂教學秩序混亂的現象較為常見。教師在學生未開展小組合作時,往往先強調學習結果,合作過程當中學生各方面的表現往往被忽略。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存在差異性,學習習慣各不相同,小組合作必須將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進去,按照學生情況與特點進行分組,在教學設置、時間安排、活動組織等方面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如果教師引導作用不能有效發揮,教學活動將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注意力,將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二、運用“六模塊‘3+X建構式”課堂教學模式,優化小組合作學習

“六模塊‘3+X建構式”課堂教學模式,其理念主要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問題導學及當堂達標,其宗旨是對教與學的方式進行改進,有效地將學生的展示欲與求知欲激發出來,創設活動課堂與開放課堂,使學生由被動地聽教師講,變為在教師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實現自身的發展,將更多課堂教學時間與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快樂與健康的環境下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筆者對運用“六模塊‘3+X建構式”課堂教學模式,優化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探討。

1.問題指向與自主先學。問題指向,指的是將教材當中的知識點通過問題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掌握知識并促進智力的發展,逐步具備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教師設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時,必須兼具系統性與目的性。語文教師必須在吃透教材并可以充分把握課標的條件下,按照教學活動需要及學習目標制定具備較強邏輯性的問題。教師設置的問題必須具備可行性與科學性。設置的問題必須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及認知心理相結合,避免不切實際過深的問題,避免設置過于簡單的問題。要以啟發性、思考性及開放性的問題為主,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發現和探索問題,找到問題的答案。教師還要預料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和靈活的解決方法。自主先學,指教師要根據課堂有限的時間采取課外先學和課內先學的方式,讓學生課前根據教師指導的學習目標,閱讀材料、查閱資料、收集信息等,并在課內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閱讀和討論等,掌握課文內容的內涵。通過教師合理設置任務及課前和課內自主學習,讓學生獨立分析、質疑、探索及實踐,為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2.明確教學目標,進行任務導學。教師要按照課程標準,按照學生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制定教學目標。教師必須明確教學內容、重點、難點,掌握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及學習水平,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當中。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表達必須直觀、準確、簡練、易懂,通過學習任務,以小組合作形式讓學生對與課文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通過任務引入課文主題。

3.在互動中探究,在合作中求解。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間的互動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互動和探究是非常重要的兩個環節。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在小組合作當中根據學習任務,以探討問題的答案為目的進行有效的交流與互動,教師必須關注學生合作過程當中合作意識、學習能力、知識掌握等各方面的情況,并避免開小差、話題跑偏的現象發生,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在合作探討當中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

4.展示學習成果,實施多元化評價。經過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之后,可以通過文本的方式敘述出來,并在小組內對學習成果進行分析,找到存在的問題并向老師請教;還可以由各小組派出代表在班級內部展示,以文本或者演講方式進行展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對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還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另外,對于小組合作過程的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對此,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合作意識、探究能力等進行評價,評價主體可以是小組內部各個成員、小組之間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可以是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及時將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反饋給教師,促進教學水平與教學效率的全面提高。

總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意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所以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普遍應用小組合作。運用“六模塊‘3+X建構式”課堂教學模式,優化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呂巖.發揮模塊教學優勢構建語文知識體系[J].華夏教師,2015,10:32.

[2]周剛.小組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反思[J].學周刊,2013,26:103.

猜你喜歡
小組合作困境語文教學
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作文評改“五步曲”
論構建英語高效互動課堂的策略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