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操作,快樂學習

2016-12-12 14:14夏盛
考試周刊 2016年94期
關鍵詞:活動區工具經驗

夏盛

材料對教育活動的效果和幼兒的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為大班幼兒設計和準備活動材料時應充分考慮他們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大班幼兒有很強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明顯增強,思維活躍,而且動手操作能力較強。我們應充分考慮幼兒的這些特點,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教育活動的目標設計和使用材料。

在集體數學教育活動中,重要的不是幼兒是否運用了操作材料,而是幼兒能否建立材料操作和概念學習之間的聯系。教師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須有助于幼兒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有助于幼兒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學習和討論,有助于幼兒發展數學概念和理解數學關系。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設計和使用材料。

一、根據活動目標設計和使用材料,實現材料的操作價值

目標是行動的宗旨,材料的準備必須從活動目標出發考慮。例如,在“過中秋”活動中,我故意創設“不夠分或多了一個”的問題情境,讓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這類有余數的平分問題。為此,我在活動中不僅投放了固體材料,還投放了液體材料,旨在讓幼兒更好地進行數和量的平分。在集體數學教育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控制材料的使用,幫助幼兒理解什么是老師希望他們關注的內容,從而實現材料的操作價值。例如,“再見了,幼兒園”主題活動可以創設一個“超市購物”情境,讓幼兒在有參照物的情況下估算物品的價格。我在購物架上擺放了一些5元、6元、3元、4元個的學習用品(如筆袋、鉛筆、本子、水彩筆等),要求幼兒去拿兩種或是三種學習用品合起來的價格不能超過10元,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通過估算選相應的學習用品。

二、提供簡單且容易操作的材料,提高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

材料設計貴在巧,而不在繁。隨著思維水平、語言能力的提高,已有經驗的豐富,大班幼兒已經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對實物的依賴程度逐步降低。在集體數學教育活動中,幼兒需要將注意力集中于建立概念之間的聯系,運用已有經驗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因此,過于繁雜或精致的材料反而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教師提供材料,有時是為了促進幼兒對某一問題的思考;有時是為了讓幼兒通過對材料的操作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有時是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升幼兒對活動的參與度。因此,材料不是越復雜越好,而是要方便操作。有時教師在材料準備上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卻達不到預期效果。這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影響了教育活動的質量。我們在設計活動材料時,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從易操作的角度考慮。例如,在“學習5的分成”活動中,我在白紙上復印了5個圈,表示這是一條節節蟲,要求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剪成兩份,這種方法既簡形象,又能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三、提供豐富而有層次的真實材料,引導幼兒關注生活材料和常用工具

由于學習風格、家庭背景等原因,幼兒在數學能力發展上存在個體差異。在準備材料時,教師應關注不同幼兒的經驗和能力,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支持,通過提供材料讓幼兒表現自己的已有經驗。例如,在“有用的植物”主題活動中,幼兒要用不同的工具測量樹干的粗細。我們為幼兒提供了繩子、卷尺、大小串鏈、紙條和扭扭棒,讓他們自己選擇工具。對大班幼兒來說,有些工具是他們熟悉的、曾經使用過的,如,卷尺和串鏈;有些工具是他們從未使用過的,如,紙條和繩子,這些工具的操作難度就相對大一些。為幼兒提供操作難度不同的材料,就能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從而順利地完成測量任務,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幼兒自由選擇和使用工具的過程中,教師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進一步理解幼兒的行為。另外,日常生活用品也能幫助幼兒建立各種數學概念,如,錢幣可以幫助幼兒學習組合及兩個兩個數等各種更高水平的數數策略。幼兒學習的過程和他們生活、游戲的過程是同步的,所以供幼兒操作的材料應該自然化、生活化。例如,在“我長大了”這一主題活動使用真實的秤和尺,讓幼兒測量自己的體重和身高。幼兒在嘗試運用工具的過程中,不僅表現出對測量結果的關注,還對工具本身和工具的運用產生探索興趣。這種將常用工具運用到教育活動中的做法,更能讓幼兒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存在。

四、提供鼓勵合作的材料發展幼兒的合作能力

在數學學習中,合作為幼兒提供了觀察學習和模仿的機會,使幼兒通過了解別人的思考和操作豐富自己的經驗。合作不是順從,而是一種相互認同、相互學習和相互支持的過程,小組討論或全班討論都能幫助幼兒發展更有效的合作策略。已有研究發現,不同材料往往會誘發幼兒不同的行為。改變材料的種類或者數量,能有效地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教師在活動中可以考慮減少材料的數量,讓一個小組的幼兒不得不共同使用一種工具,這樣幼兒必須運用輪流、交換等策略,并且有機會關注他人的想法。例如,在“破譯電話號碼”活動中,每個幼兒都要想出一道題目作為密碼,但每個小組只有一支筆和一張電話號碼卡。這樣每一次只有一名幼兒可以用材料,其他幼兒就討論“如何設置密碼”,他們在比較、交流的過程中有效地豐富個人的經驗。

五、集體教育活動材料與活動區材料相結合,豐富幼兒的學習經驗

數學概念是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主動建構而獲得的。在準備集體教育活動材料時,教師應考慮它們如何與活動區材料結合。集體教育活動材料的作用在于引發幼兒活動和探索的興趣,如果把相應材料投放到活動區,可以擴展幼兒的經驗,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例如,在“我長大了”活動中,設計讓幼兒自己記錄身高和體重這一環節,并提供尺和秤等材料。在集體教育活動后,我們在活動區投放一張較大的記錄紙,讓幼兒記錄自己的相關信息。記錄表中除了身高和體重之外,還有其他各種與數量有關的信息,如,鞋碼、頭圍等,幼兒在活動區和家里都可以進一步探索有關數學知識。

學習數學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是幼兒在自己的操作活動中發現數學關系,獲得數學經驗的過程。數學教學不應著眼于具體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而應該充分讓幼兒操作和嘗試,并從中得到領悟。只有這樣幼兒才能讓幼兒在自我探索中對數學學習感興趣,從而學好數學。

猜你喜歡
活動區工具經驗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兒童活動區環境色彩設計策略研究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本土風俗文化資源在幼兒活動區游戲中的應用
經驗
準備工具:步驟: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巧用”工具
實施《指南》幼兒園活動區游戲活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