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板上市公司商業模式披露的必要性研究

2016-12-12 15:09劉子怡
經濟研究導刊 2016年24期
關鍵詞:披露創業板商業模式

劉子怡

摘 要:商業模式具有“預見效應”,披露具有競爭優勢的商業模式,信息使用者可以憑借企業披露的商業模式判斷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及其競爭力,以使創業板真正成為科技型、成長性企業發展的搖籃,而不是不良企業的提款機。

關鍵詞:創業板;商業模式;披露;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4-0082-01

一、創業板上市的創新性要求

創業板較主板和中小板有著較低的財務門檻,但卻在創新性方面設置了較高的門檻,以控制低財務門檻導致的風險,以使創業板真正成為科技型、成長性企業發展的搖籃,而不是不良企業的提款機。創業板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需要對其“創新性”進行實質判斷,并提出了“兩高六新”標準,即高成長、高科技、新經濟、新服務、新能源、新材料、新農業、新模式。這并不意味著企業需要實現全面創新,但需在某一點上存在創新特質,而對于那些傳統行業,要想實現新服務、新能源、新材料等,可能耗時長、成本高、風險大,商業模式創新便成為了一種較好的選擇。

二、商業模式的敲門磚作用

商業模式表達的是企業從價值定義到價值創造與傳遞再到價值獲取的經營邏輯。在“魏朱六要素商業模型”中將商業模式定義為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并包含以下要素:定位、業務系統、關鍵資源能力、盈利模式、現金流結構和企業價值,每個要素都反映了交易結構的一個側面。商業模式創新可能源于六種要素中的任何一種。交易結構中的角色,即利益相關者他們都有具有獨立的利益訴求,有相對獨立的資源和利益的輸入與輸出。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一定是一個把能使企業運行的內外各要素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系統,并通過提供產品和服務使系統持續達成贏利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因此判斷一個企業的商業模式是否是成功的商業模式的一個重要標準,即贏利,持續的贏利。因此具有競爭優勢的商業模式應是依賴于稀缺的資源、學習曲線或是很難被模仿。合理披露自身的商業模式及商業模式是否可以體現其能夠支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價值最大化,是企業成功打開創業板大門的敲門磚。

三、商業模式的“預見功能”

1.商業模式是企業運營的放映機。通俗講,企業披露的商業模式就是在描述企業現在甚至短期的未來所開展的活動,通過這一“故事性”的描述,信息使用者才能沿著“故事”的情節去預見未來,了解企業是如何賺錢的,能否給予認同。

2.商業模式是釋放新生產要素價值的轉換器。有時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未必一定帶來更高的企業價值,它們可能會受到原有商業模式的干擾,要使得新要素投入生產,并實現市場化,最終獲取價值的目標,需要新型的商業模式帶來的轉換作用。商業模式的披露可以讓信息使用者了解企業的商業模式是否可以最大化地釋放生產要素的價值。

3.商業模式是當今世界競爭的焦點。彼得·德魯克就曾說過:“當今企業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爆F在越來越多的產業卷入“紅?!敝?,在已存在的行業和市場,采用傳統的競爭方式與同行業的企業展開針鋒相對的競爭,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差異化和成本領先戰略已經無法保證企業會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與其以較弱的力量參與競爭,不如轉換思維,打造一個有利于自己的產業,是否可以發掘潛在的顧客主張,是否可以創新顧客價值創造和傳遞的過程。因此,商業模式是打破傳統邊界,開辟并占領新的市場空間的利器,信息使用者可以憑借企業披露的商業模式判斷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及其競爭力。

對商業模式進行披露,能夠滿足監管機構、市場投資者對于企業當下和未來成長性及可持續發展的預期需求,對于企業能否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及獲得資本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魏煒,朱武祥.重構商業模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2-84.

[2] 王錫秋.基于商業模式創新的企業發展能力研究[J].商業研究,2010,(7):193-196.

[責任編輯 陳丹丹]

猜你喜歡
披露創業板商業模式
三季報凈利潤大幅增長股(創業板)
三季報凈利潤大幅下滑股(創業板)
改變集裝箱供應鏈商業模式
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分析
淺議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披露對策
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披露問題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研究
創業板上半年漲幅前50名等
創業板2013年漲(跌)幅前50名
商業模式考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