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陽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路徑分析

2016-12-12 14:04張婧華王飛
旅游世界·旅游發展研究 2016年3期
關鍵詞:旅游開發模式

張婧華++++王飛

【摘要】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旅游作為傳承紅色文化的主要方式已進入規范發展的新階段。慶陽市是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紅色旅游的開發要站在競合發展的戰略高度走出符合自己的開發之路。筆者以為,慶陽老區的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必須尋求與綠色生態、黃土高原民俗風情、特色歷史等資源相結合的綜合開發模式,要主動對接、積極融入延安紅色旅游熱區,發揮區域紅色旅游資源整體優勢, 實現慶陽紅色旅游資源的效應最大化。

【關鍵詞】紅色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模式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3.009

作為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和思維方式,承載著偉大的革命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民族國家意志。進行紅色文化資源旅游開發對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促進我國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紅色旅游資源概念界定

2004年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的《2004一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紅色旅游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事跡和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紅色旅游資源這個概念最早正式出現在“121”工程中,即發展紅色旅游的五年規劃。該規劃指出,要盡快加緊建設紅色旅游資源的相關保護體系,但沒有對紅色旅游資源的概念做出界定。筆者認為紅色旅游資源是從中國共產黨成立至新中國建立,包括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遺存下來的,在藝術、歷史、社會學等方面具有革命紀念意義,具有紀念價值的建筑物、文物、遺跡,或者是可以移動的文獻、工藝品等客觀存在的實物及藝術、文學、制度等人類社會精神文化產品及其所承載的體現出的革命精神、歷史和事跡。

二、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模式

在社會學研究中,模式是研究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的解釋方案和理論圖式。同時也是一種思想體系和思維方式[1]。簡單地說模式就是解決問題的路徑方案或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在文化遺產開發研究及其實踐過程中,就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作為旅游經營企業和旅游管理部門所應該采取的既能體現地方特色又能實現紅色旅游資源價值最大化的開發形式和開發方法。沿著怎樣的開發路徑來實現資源的有效組織和配置,從而達到既定的旅游發展目標[2]。目前我國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模式可概括為以下類型:即紅綠結合模式、紅古結合模式、紅色演出模式、旅游節慶模式。

(一)紅綠搭配開發模式。這種開發模式就是紅色旅游資源借力于天然綠色資源而產生的一種旅游發展模式。我國250多個革命老區基本都位于丘陵和山區,具有植被覆蓋率高、地貌多樣等潛在的自然旅游資源優勢,有些紅色文化舊址遺址本身就是風景名勝區,如享有“革命搖籃”和“綠色寶庫”美譽的井岡山紅色文化旅游區本身就是我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井岡山是我國紅綠搭配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模式的典范。

(二)紅古結合開發模式。所謂“紅古結合”就是將紅色旅游資源和當地的特色歷史文化有機融合起來,把紅色文化遺產的開發主題回歸到歷史文脈的人文精神中,真正做到古今相映生輝,從而促進當地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如革命圣地延安依托黃帝陵和黃河名勝壺口瀑布,將紅色旅游資源和中華民族古老始祖文化遺址、黃河文明相結合開發,深受市場歡迎成為紅古結合開發的典范。

(三)紅俗結合開發模式。這種模式一般是指把紅色旅游資源與當地的民俗風情有機結合,做到紅俗共賞。把紅色歷史文化遺產的精髓融入獨特的地域文化之中,恰當展現地域文化,進而形成具有豐富多彩的旅游組合產品。素有“紅色故都”的江西瑞金雖不具備井岡山同樣品質的自然生態,但作為純客家縣,江西瑞金具有濃郁的客家文化底蘊和文化氛圍,豐富多彩的客家民俗吸引著大量的海內外游客。瑞金通過把紅色文化遺產和客家民俗文化資源的有力整合,極大地促進了其旅游業的發展。和江西瑞金一樣的發展道路,貴州的黎平也是抓住了紅色旅游資源,并結合侗族的特色傳統風俗民情而開發的旅游產品深受廣大游客的歡迎。

(四)紅色演出開發模式。該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紅色旅游資源,包括有形的革命舊址遺址,也包括無形的非物質形式的紅色戲曲、紅色歌謠、民歌等,以演出的方式再現當年火熱的革命場景。革命老區大都留下了大量具有震撼力的紅色歌謠、戲劇等藝術形式,如《紅色娘子軍》、《當兵就要當紅軍》、《慰勞紅軍》、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等。諸如這些在革命戰爭年代所保存下來的紅色歌謠,完全具備打造一場主題鮮明的歌舞晚會。例如目前比較流行的大型的實景實地歌舞演出《印象.麗江》、《印象.劉三姐》等“紅色文化經典”演出,韶山實景演出《東方紅》都是成功的范例。

(五)旅游節慶開發模式。所謂“旅游節慶開發模式”即以紅色旅游資源景觀為內容,以紅色旅游為主題,以紅色文化為內涵,以紅色精神為吸引點,以旅游節慶為媒介,用紅色節慶做旅游文章,各革命紀念地可利用其獨特的紅色文化為主題舉辦紅色旅游文化節[3]。作為開展現代旅游業的一種有效手段,紅色旅游在全世界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當前,江西井岡山、瑞金、湖南韶山等地方舉辦的了形式多樣的旅游文化節就是良好的“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完美結合。

三、慶陽紅色旅游資源開發路徑分析

保護和利用紅色旅游資源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帶動革命老區社會經濟建設及培育新的旅游業經濟增長極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紅色旅游資源游主要是單一的開發模式,這種單一的紅色旅游發展模式已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位于慶陽南梁的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是《綱要》中重點打造的全國100個經典景區之一,但目前慶陽的紅色旅游資源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慶陽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呈現出整體形象宣傳缺乏廣度、深度和力度,市場空間狹窄。紅色文化內涵挖掘不深,旅游展示形式單一,體驗互動式項目少,市場主體發育程度不高,交通不便,遠離旅游熱點區域等缺點,這與慶陽尤其是南梁在中國革命進程中所賦予的時代使命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遠不相符[4]。為促進慶陽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慶陽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模式必須在堅守傳統開發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區域合作、多元整合,探索一條創新發展模式,打造慶陽紅色文化旅游品牌。

慶陽紅色文化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開發、挖掘、整合和保護豐富的革命遺址、遺跡資源和非物質紅色文化資源。筆者以為,慶陽要成為紅色文化旅游熱區,在紅色旅游資源開發中必須樹立競合發展戰略。競合發展戰略是針對主體旅游資源同質化的臨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種旅游發展戰略。這種競爭是以合作、協同為基礎的相競相爭。競合的動力是以整個區域旅游資源的整合發展為背景,以地方政府的相關利益為基礎,以自由市場交易作為基本方式,以政府服務協作為基本補充,在充分發揮和塑造各相關地方和景區特色資源的基礎上,最終建設成極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慶陽在進行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時,在此戰略指導下走組合開發模式。

組合開發模式路徑之一即跨區域紅紅聯合,即將慶陽紅色旅游資源與延安紅色旅游資源整合,紅紅聯手,共同開發。這種模式可以提高整個陜甘紅色旅游圈的影響力,使陜甘紅色旅游目的地真正串聯成一條線。一般而言,旅游資源同質化非常容易導致同質競爭, 但如果同質化的旅游資源經濟主體相互合作,協同規劃, 共同宣傳和合作經營就可以集中資源優勢,擴大其紅色文化旅游規模,提升該區域和景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所以說紅紅聯合是適用于相鄰的區域間的合作,也適用于不相鄰的區域間的合作。就以紅軍長征為例,從江西到陜北,縱橫10多個省,只有進行跨區域的聯合,才能真正形成紅色旅游帶,形成宏大的紅色文化旅游線路。只有這樣紅色文化旅游才會更具有吸引力。故“紅紅聯合開發”是紅色旅游發展的必經之路。區域間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合作的實踐也早有先例。 2004年4月,上海、北京、江西、福建、河北、廣東和山西等省市簽署了《鄭州宣言》,提出“打造紅色旅游品牌,推動紅色旅游大潮”口號,倡導“資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場共建、利益共謀”,拉開了紅色旅游區域合作的序幕。2004年8月,國家旅游局宣布“紅色旅游”工程啟動。明確提出用5年時間在全國重點建設以10大“紅色旅游基地”、20個“紅色旅游名城”、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為主體的“紅色旅游”骨干體系,定2005年為“紅色旅游發展年”?!爸刈唛L征路”、“戰地重游”、“英雄城市游”、“偉人故里游”等主題旅游線路相繼出現。

組合開發模式路徑之二即多元整合。多元整合是紅色旅游發展的重點。慶陽紅色文化旅游的發展僅靠紅色旅游還遠遠不夠,必須尋求與綠色生態、黃土高原民俗風情、特色歷史旅游等資源相結合,把周先祖不窋墓、周祖陵森林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石窟寺、子午嶺森林公園,秦直道合水段與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南梁革命紀念館景區進行合理設計,全面融入慶陽旅游圈。讓游客在感受近代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同時,也可欣賞子午嶺豐富的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并可領略周先祖開創的華夏農耕文明和傳統的北石窟佛教文化的精神內涵,真正達到了紅色文化與優美生態和悠久的歷史文明交相輝映。慶陽紅色文化旅游在多元整合開發過程中要注重體驗參與型旅游項目的開發。傳統的觀光講解模式使游客了解紅色文化資源的歷史的、文化的內涵,重溫那段光輝的革命歷史,體驗型旅游項目開發則是增加游客滯留時間的有效手段,這是增加慶陽紅色文化旅游地吸引力的重要途徑。

在多元整合過程中,針對慶陽非物質紅色旅游資源進行設計開發也是推動慶陽紅色文化旅游發展的重要舉措。眾所周知,慶陽民歌享譽“黃土歌魂”,《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繡金匾》、《軍民大生產》是當年唱遍全國的紅色經典歌曲,評劇戲曲片《劉巧兒》也享譽海內外。對慶陽紅色旅游資源的設計開發在保留其紅色文化的底蘊前提下遵循市場運作模式,借鑒現代工業技術的做工考究精細、外形包裝的光鮮精美等人性化的設計優點,對紅色旅游資源進行設計包裝以擴大慶陽紅色文化旅游宣傳,推動紅色文化旅游業的發展。筆者認為迅速轉變傳統的非物質紅色文化遺產的口頭傳承方式,進行多渠道的傳承方式記錄,如文字記錄、音像記錄、數字化記錄等。在此基礎上創作并正式出版在慶陽老區真正發生的革命故事、革命先烈的事跡及產生的革命英雄人物、革命文藝等,要以圖書、磁帶、光盤(CD或DVD)的形式出版發行,擴大發行渠道,利用互聯網,建立屬于慶陽自己的互聯網站進行網絡宣傳,或者與一些著名的、大型的網上書店合作,如“亞馬遜書店”“當當書店”等,還可以以贈送的形式贈予國內外規模比較大的公立私立圖書館收藏傳閱。慶陽非物質紅色旅游資源還可以改編制作,如把慶陽紅色經典民歌《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繡金匾》、《軍民大生產》 改編、翻唱成現代流行歌曲《再唱咱們的領袖毛澤東》、《新繡金匾》、《再唱軍民大生產》等等。這些新改編的民歌能很好地迎合青少年們的興趣,贏得他們喜愛的同時也實現了愛國主義教育與熏陶的教育目的;還可把評劇戲曲《劉巧兒》進行改編搬上銀幕和舞臺;同時深挖慶陽紅色文化內涵,拍攝制作《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亦稱南梁政府)、《習仲勛在南梁》、《隴東中學》等紀錄片在中央媒體播放;改編并制作流行的網絡游戲,如“城堡戰役”等,絕對會贏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

四、結束語

在當前紅色旅游蓬勃發展之際,作為陜甘寧邊區重要組成部分的隴東分區(今天的甘肅省慶陽市)要抓住發展機會,借助國家對革命老區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規劃慶陽紅色旅游產業。結合紅色旅游資源的特性與區域特征,慶陽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應該走出一條符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堅持組合開發模式,發揮區域紅色旅游資源整體優勢,使紅色旅游資源的作用真正融入到慶陽的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實現紅色文化的功能和效應的最大化。慶陽老區的紅色旅游資源的組合開發模式,將使慶陽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真正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劉亮.宜賓市古鎮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戰略探討[D].重慶:西南大學.2008:123.

[2 張媛.上海旅游資源開發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110.

[3]尹曉穎.紅色旅游產品特點和發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 2):6-7.

[4]王飛,張婧華.慶陽紅色文化遺產開發的戰略思考[J].生產力研究,2013(12):35.

猜你喜歡
旅游開發模式
探析文物古跡保護與旅游開發
金華非遺旅游開發模式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探析
不同類型旅游景區管理模式的對比分析
武當山道教文化資源旅游開發研究
高端飯店業產學研模式研究
永續債券探析
旅游開發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影響研究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