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職院校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用戶信息素質教育

2016-12-14 09:24楊永琴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0期
關鍵詞:教育方式

楊永琴

摘 要:論文論述了國內外高校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教育的發展現狀及當前用戶信息需求多元化、個性化、廣泛性的特點。提出了新的高職院校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方式,對用戶進行分層次的用戶信息素質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等方式來構建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模式。

關鍵詞:高校數字圖書館 信息素質教育 教育方式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7(b)-0000-00

在中國,數字圖書館早在1996年北京召開的第62屆國際圖聯(IFLA)大會被正式提出,1998年國家863計劃設置了圖書館重點項目——“中國數字圖書館示范工程”,開啟了數字圖書館在中國的快速發展。概念數字圖書館它利用分布式的網絡存儲技術實現圖書館的資源組織、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通訊技術、WEB技術等技術,以方便存取知識為目標,運用知識線性分類和非線性分類相結合組織信——有效地對信息進行再整合;利用精準的檢索手段,使人們獲取數字信息時不受時空的限制。數字圖書館的發展使高校圖書館在資源配置上發生巨大的變化,各種數字化的資源呈基數方式增長,數字化的資源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對數字資源的服務方式、過程、手段、內容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由傳統的紙質資源的檢索方式向網絡化的數字檢索方式發展。因此、如何使用戶能快速、方便、高效的利用相關工具對數字資源的利用,即信息素質就成為了數字圖書建設中的一個工作重點。

1974年,美國信息工業協會的會長Paul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質這一概念,他指出“信息素質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發展到今天,人們對信息素質的內涵進行了擴展,信息素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即信息道德、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指的是人們在運用信息的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信息意識指的是人們對信息的敏感程度,現在是信息時代,人們對信息的敏感程度決定了對信息的處理高度;信息能力指的是人們如何利用信息工具發現信息并合理利用信息,最后對信息進行評價以及和其他用戶交流的能力。

一、 高校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的現狀及需求特點

1、 高校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的現狀

在國外,2000年1月“美國大學和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頒布實施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質能力標準》,樹立了信息素質教育觀念,它主要闡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新理念:○1學生能識別信息并確定信息的特點和邊界?!?學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技能準確有效的、快速的獲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資源?!?學生能利用得到的信息及時處理并最終完成即得目標?!?學生能正確評價信息的優劣、利用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選取有價值的信息?!?學生必須知道使用信息時應該遵守的有關法律和社會道德規范。在國外已形成了以圖書館為主體的一體化信息素質培訓體系,進而確立了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實現了館藏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同時又與專業教師共同協作將信息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有機的結合,從而培養出高信息素質、高技能和素質的人才。在美國有很多高校就形成了以圖書館為主體的一體化培訓體系,例如: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就成立了信息素質教育委員會,負責信息素質教育各種課程的開發和設置,包括初級課程、高級課程、講授課程、網上課程等;華盛頓大學采取由圖書館、教育系、計算機與通信系以及校外教育部門等單位相結合共同實施Uwired計劃,培養學生掌握信息獲取、分析、利用和評價的能力,利用社區門戶網絡,開展用戶信息素質教育。此外,在英、日、德、法等國的高校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用戶的信息素質教育都是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國外許多高校進行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一般采用WEB、移動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用戶信息素質教育,通常的做法有:在圖書館的WEB主頁放置信息素質教育的鏈接,用戶可點擊進入自主學習主頁。開發數字圖書館的用戶信息素質教育應用系統,設置網絡教師,在線解決用戶在使用數字圖書館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輔導用戶查找、評價和使用網絡信息資源的向導。在圖書館內設置開放式學習中心,利用電子信箱開展用戶信息素質教育。

在國內,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非???,主要是實現了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而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工作尚未形成的完善的體系和模式,但也受到了重視,國家教委“關于印發《文獻檢索課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教高司[1992] 44號文件)中就增加了計算機數據庫聯機檢索與光盤數據庫檢索的教學內容,邁出了文獻檢索教學內容改革的第一步,但仍然是傳統講授方式教學。隨著internet的普及,各種應用在網上部署,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也抓住機遇、進行文獻檢索課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的嘗試:浙江大學圖書館是較早利用WEB技術推行信息檢索網上自助教學的學校,南京郵電學院圖書館在圖書館主頁上建立“計算機檢索虛擬教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圖書館也開展了“網絡環境下的文獻信息用戶教育研究”建立起自己特色的用戶信息素質教育體系。此外,其它高校圖書館也根據自身的條件,結合所在學校的特色,開發了許多一批各具特色的信息素質教育平臺和多媒體課件,極大地有推進了文獻檢索教學方式和手段改革的進程,使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健康高速發展。

2、 高職院校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的需求特點

高職院校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的需求特點有多種態勢。其一,用戶的信息需求呈多元化態勢。多元化主要體現在用戶群體多元化、信息載體和內容的多元化。高校圖書館用戶主要是學生、教師、研究人員、教輔人員等,但隨著社會的進步高校圖書館正逐步向社會人員開放,因而用戶群體將更加多元化、復雜化,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也要多元化,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另一方面,傳統的信息載體主要是紙質的文字資源也在向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元化方向發展,信息內容也在由單一學科向多學科交叉,綜合性的信息轉變,增強了信息溶合,擴展了信息的內涵。其二,用戶的信息需求呈個性化。在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個性化是重要的特征之一,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豐富多樣且繁雜,圖書館則要根據用戶需要和用戶自身的特點、和愛好及目標,及時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提取他們需要的相關信息,并不斷向用戶推送他們關注的領域中最新的發展動態。其三,用戶的信息需求的廣泛性。信息的數字化、網絡的全球化使得信息的發布空間和應用空間變得廣泛,信息用戶不再局限某一區域、國家或某一學科。

二、 高職院校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方式探索

網絡環境已走上“云”端,數字信息資源也越來越豐富、用戶的需求越來越復雜和多樣性,為我國高校數字書館建設及其用戶信息素質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嚴峻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唯有構建新的用戶教育模式來適應新的變化。

首先,細分教育對象,進行分層次的用戶信息素質教育。根據用戶自身的信息素質基礎可以將用戶分為初級用戶、中級用戶、高級用戶。初級用戶一般有大一的新生、一般的教輔人員、及校外的普通訪客;中級用戶一般有高年級的學生、教師、科研人員及校外的注冊訪客;高級用戶就是某一領域的專家教授。按照用戶分組及信息需求特點進行精確教育,對于初級用戶來說自身的信息素質層次較低,主要是培養他們的信息意識、簡單的基本的信息檢索技術,可以在大一新生入學教育時參觀圖書館,通過實地參觀,對圖書館的服務內容、結構布局、規章制度、信息資源構成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制作一些小冊子,介紹圖書館、信息資源獲取的技巧,方便學生學習;在圖書館主頁設置相關信息檢索的課程;中級用戶已有一定的信息素質,對信息的需求相對來說要專業化、多樣化,主要是培養他們更加高級的信息檢索技術、相關數據庫和網絡數據的檢索方式,開展專業的檢索培訓;高級信息素質較高,對信息資源的需求相對較高,不再是簡單的獲取,更注重信息的分析、加工處理和綜合應用,因此,要求相關館員能參與他們的課題研究過程中去,進行相關的技術支持。

其次,結合圖書的特色和用戶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高職院校的學生一般對理論教育都不感興趣,但對相關活動卻表現極積,因此,可以開展相關的活動把信息素質教育嵌入其中,如:讀書文化節、網絡信息檢索大賽;根據本館的數字資源開展相關的推廣講座,聯合相關專業教師制作相關的幫助文件、資源檢索教程;開發并完善用戶素質教育平臺,可以通過微信、網絡社區、圖書館論壇、電子郵件等多種工具為用戶提供教育服務

最后,動員更多的人參與管書館的管理過程中來特別是學生的參與,建立大學生讀者社團、建立完善的學生勤工儉學制度、利用學生更好的宣傳圖書館的影響力,有利于開展相關教育活動,使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 徐大葉數字時代高校圖書館的用戶教育[J] 情報探索 2008(2)

[2] 陳善禮高等學校信息用戶教育的原則與模式探析[J] 中國科技信息 2007(17)8

[3] 鄭麗娟高校圖書館用戶教育創新模式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 2013(12)

猜你喜歡
教育方式
對初中歷史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農業院校環藝課程教育方式與考核改革的構建
基于應用語言的英語文化導入教育方式
優化教育方式,增強德育實效
淺談如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運用多媒體實施愉快的語文教育
試論如何在初中政治課中滲入時政教育
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里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