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息理論課程的教學探討

2016-12-14 21:17范喬希
東方教育 2016年4期
關鍵詞:運用能力

范喬希

摘要:利息理論是高校金融學科的一門基礎課程,對該課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直接影響金融類專業學生后續相關課程的學習。因此,在利息理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形成以下教學總結:(1)培養學生資金具有時間價值的觀念。(2)以基本公式為基礎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能力。(3)利用軟件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4)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利息理論;時間價值;經濟思維能力;運用能力

一、引言

利息理論作為高校金融學科的一門基礎課程,它以利息理論的一般原理為基礎,借鑒國內外科研成果,應用數學工具對金融業務中與利息有關的問題進行定量分析,以貨幣的時間價值和現金流分析貫穿全部內容,其主要內容包括利息的度量、利息問題求解、年金、收益率、分期償還和償債基金等。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發展,利率市場化和匯率改革步伐的加快,實際上已為金融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創新提供了現實的土壤和發展空間。利息理論是金融、保險精算與金融數學類課程的基礎,在保險、債券、股票投資中有廣泛的應用,是投資決策的重要工具。利息理論是金融類專業的主干課程,讓學生利用現代數理方法進行金融分析,對該課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直接影響金融類專業學生后續相關課程的學習,進而影響到將來是否能夠勝任金融類等相關崗位的工作。

二、教學思考

1、培養學生資金具有時間價值的觀念

資金如果沒有時間價值,就不存在利息,因此,利息理論首先要傳遞的就是“資金具有時間價值”這個理念。教學中強調利息理論中現在的100元和一年后的100元是不相等的,這和數學中的100恒等于100不一樣,也就是說在利息理論中金額相等的一筆資金,支付的時間點不同,其價值是不同的。在教學中應強調不同時點的資金在經濟上是不能夠直接相加減的,要求學生時刻把“資金具有時間價值”這個觀念放在心中。

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資金具有時間價值”,需要培養學生累積和貼現的思維。在進行積累和貼現的講解時利用圖示對現值和終值進行明確的時點標注,并說明現值和終值是相對而言的,這樣能讓學生加深對時點概念的理解。比如在進行利息問題求解時,對于非比較期的多筆資金,有的資金需要考慮貼現,有的資金需要考慮積累,可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時點進行分析,從而會發現無論選擇哪一個時點作為參照時點,其都不會影響分析的最終結論。

2、以基本公式為基礎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能力

首先,在概念界定清楚的基礎上重視不同符號之間的相互轉化。比如,在利息的度量這一章中,將影響利息的因素進行歸類,利息因計息時刻不同分為利率和貼現率;因計息方式不同分為復利計息和單利計息;因利率的度量期和計息期是否相同分為實質利率和名義利率。把 、 和 之間的轉化公式用圖解進行教學,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基本概念及公式。進一步地,把 、 、 、 和 的關系通過一系列的等式及圖解推導出來,讓學生熟練掌握,對學生理解不同利率表示方式下利息的計算非常有幫助。

其次,講透徹年金的相關公式。年金是利息理論的核心,因此需要講透徹年金相關公式。比如期末付等額年金的公式 需要解釋 表示單位本金期末付年金的現值, 表示計息的次數, 表示整個計息期恒定的有效利率,這樣學生就能清楚地知道公式的基本含義,也有利于學生對年金相關公式進行理解和掌握。

最后,注重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能力。利息理論不等同于數學,但數學工具必不可少,利息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會遇到許多計算公式,比如年金的現值、累積值公式、收益率的計算公式、償債基金、金融產品定價公式等等,需要從經濟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公式。比如每 個計息期支付單位金額的 個計息期的利率為 的期末付年金的現值為 ,這個公式可利用 進行講解,即 表示每個計息期支付 經過m個計息期后的積累值為1,但也可理解為在第m個計息期一次性支付1個單位與每個計息期支付 ,共支付m次是等價的,這樣就會很容易理解 的由來,既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能力。

3.利用軟件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首先,要教學生學會使用公式編輯器編輯符號和公式。利息理論中符號、公式比較多,而且有些符號如延期m年的n年期期初付年金的符號 在word上編輯不是很方便,但可利用最常用的公式編輯器來編輯,非常方便,也很好學。這對于學生繼續學習保險精算時編輯符號和公式也很有幫助。

其次,要求學生利用Excel軟件進行計算。在教學中經常利用Excel軟件演示計算過程,做作業時也要求學生利用Excel軟件進行計算,這樣有助于學生養成在計算時盡量使用軟件的習慣,也能提高學生使用軟件進行計算的能力,也可簡化計算,提高效率。

4.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利息理論是對經濟現象運行規律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把握,應用型和實踐性是該課程強的生命之源。因此需要將利息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體會利息理論這些抽象的公式背后所隱含著的經濟意義。比如等額償還中所涉及到的等額本息償還和等額本金償還,這兩類償還就是現實生活中房貸的歸還方式之一。在教學中,可舉例30萬的貸款,年利率為5%,貸款期限為20年,每年償還一次,用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方式進行償還分別計算每年償還的金額以及償還的總金額。通過計算可以發現,等額本息最初每次償還的金額比等額本金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等額本息每次償還的金額會比等額本金償還的金額多,并且等額本息償還的總金額也比等額本金償還的總金額大,這說明當你在選擇償還方式時若能夠承受最初的還款壓力那么使用等額本金的償還方式將讓你支付更少的利息,也可進一步引申若利率變大或變小對兩種還款方式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以此引導學生認識兩種不同的償還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慢慢能以專業的眼光來分析實際問題。

三、小結

總的來說,培養學生資金的時間價值觀念,是學生順利學習利息理論的基礎;以基本公式為基礎進行教學,能讓學生系統地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能力;利用軟件進行計算,能培養學生運用相關軟件的能力,提高計算效率;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則可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文芳,方伶俐.利息理論課程教學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5

[2]丁寧.《利息理論》教學中有關未知利率求解問題的研究———使用數值方法和計算機算法[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9.6

資助項目:成都信息工程大學2013—2015年度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利息理論》課程考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Y2015028)。

猜你喜歡
運用能力
導學案在英語課堂的運用探究
方言在幼兒民間游戲中的運用研究
淺析大學日語會話課教學
基于能力培養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研究
初中英語課堂創設教學情境探析
“智”造機會,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
實踐“三學”要求提高應用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