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頂層設計 守住安全底線
——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臺

2016-12-15 07:58施京京
中國質量監管 2016年3期
關鍵詞:共治頂層特種設備

■文/本刊記者 施京京

加強頂層設計 守住安全底線
——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臺

■文/本刊記者 施京京

特種設備安全與人們的生命財產息息相關,一直以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今年的全國質檢工作會議強調,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強化安全生產第一意識”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風險防范,突出監管重點,轉變監管方式,牢牢守住質量安全底線。為加快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進一步指導地方明確改革方向,質檢總局近日發布了《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統籌謀劃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的改革發展。

“經過多年來的改革創新,我們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道路,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深層次的矛盾和突出問題日益凸顯,我們提出的‘三個不適應’問題仍然存在,即特種設備安全狀況和監管水平與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質量安全需求不適應、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和檢驗力量與設備快速增長的客觀需要不適應、特種設備監管方式與市場經濟條件下安全節能工作的需要不適應,這些問題必須通過加快推進改革加以解決?!睋|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局長宋繼紅介紹,近年來,雖然總局及各地都一直在積極研究探索,但由于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缺乏總體設計,各地在改革進程中出現了認識不統一、步調不一致等問題。為進一步明確改革方向,指導各地有效有序推進改革,總局經過多方調研,歷時兩年制定完成了《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

《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提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節能環保、綜合治理”,按照“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工作方針和“創新發展、真抓實干、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綜合運用戰略思維與系統思想,“放、管、服”相結合,以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推進簡政放權、優化安全監管、實施多元共治,推進特種設備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該方案堅持依法治特、科學監管、多元共治、系統推進等四項原則,明確要求在依法治特的框架下,推動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監管改革工作在法治軌道運行?!绊攲釉O計方案分別提出了2017和2020年兩個階段的工作目標?!彼卫^紅解釋說,到2017年,主要是要完成當前較為迫切且具備條件開展的具體工作,包括建立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推進行政許可和檢驗改革、推動相關法律法規修訂等;到2020年,主要是提出了建立以多元共治為特征、以風險管理為主線的中國特色特種設備安全治理體系的戰略目標。

據了解,《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分別從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改革創新監管模式、增強服務發展能力、深化檢驗工作改革、發揮社會力量作用方面,理清了企業、監管部門、地方政府和行業部門、檢驗機構、社會力量的職責邊界,提出了行政許可和檢驗工作等改革創新的工作思路。從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措施、開展動態評估、注重宣傳引導四個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重點強調了要細化改革方案,加強溝通協調,制定科學可行的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確保改革有序進行。宋繼紅指出:“方案將風險管理和分類監管的理念貫穿始終,主要是根據特種設備的公共性實施基于風險的分類監管。對于公共性較強的,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前提下,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對于其他特種設備,更好地運用市場機制。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總原則,積極推進職能轉變,創新安全監管,實施多元共治,構建起‘放、管、治’三位一體的質量安全提升新格局,建立中國特色特種設備安全治理體系,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p>

為改革創新監管模式,方案提出優化安全監管體制,深化行政許可改革,強化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形成政府相關部門監管合力。宋繼紅表示,行政許可改革主要是根據設備的風險和公共性等因素,在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充分考慮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從生產環節和使用環節分類推進的。在生產環節,企業對產品質量負主責,政府作為多元共治一方,實施科學監管。改變由政府主導的單一許可準入方式,逐步轉為以下三種方式:即政府制定統一要求,保留少量必要的行政許可;檢驗機構實施監督檢驗的產品市場準入;以及行業自律。在使用環節,主要是明確使用登記為使用許可,分類改革現有的使用登記制度,進一步強化屬地責任。

同時,檢驗工作改革按照檢驗性質、領域分類推進。在頂層設計方案中,改革了現有的制造、安裝監檢制度,調整了監督檢驗的范疇和收費政策,對定期檢驗的項目、周期等依據風險程度進行了重新劃定,明確了特檢機構規?;?、專業化、社會化的改革方向?!靶枰貏e說明的是,鑒于特種設備涉及公共安全,在當前我國社會誠信體系未完全建立、社會法制意識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尚無法完全依靠企業自主落實安全主體責任,特種設備檢驗還不具備完全市場化的條件,應通過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以及積極發揮市場在配置特種設備檢驗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逐步有限有序地放開檢驗市場?!彼卫^紅說。

在優化監管體制部分,方案創造性地提出了探索建立安全監察、技術檢查與行政執法相結合的安全監管制度。宋繼紅強調:“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與技術性,技術檢查機構是安全監察機構的技術支撐,二者形成有機整體,不可拆分。在方案中,我們把技術檢查機構的職能定位進行了明確闡述,主要是從事使用許可(使用登記)相關的技術檢查,包括設備登記前的技術檢查和使用中的技術檢查,還從事鑒定評審、檢驗質量抽查、安全技術研究、事故調查分析等。技術檢查機構的設立,其目的是保持安全監察工作的完整性,并切實落實屬地監管責任?!?/p>

此外,方案還提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采集行業協會評價結果、培育規范團體標準制定、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管理作用,大力提高社會公眾的參與意識,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真正做到社會共治。

猜你喜歡
共治頂層特種設備
嚴把“三關” 強化疫情期間特種設備安全監管
新形勢下的特種設備網絡安全防護探討
“多元共治”樂融融
更正啟事
汽車頂層上的乘客
西部特種設備網
軍地聯動共治涉軍輿情 打造清朗網絡空間
“社會共治”中的話語權爭奪戰
加快頂層設計
食品安全共治 各方需依法確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