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讓質量深度融入城市發展

2016-12-15 07:58
中國質量監管 2016年3期
關鍵詞:西安市西安質量

西安市:讓質量深度融入城市發展

“承古開新,向上向善”這句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質量精神,已經悄然進入西安城市發展基因;“建設質量強市,邁向質量時代”也讓“質量”這一關鍵詞深度融入西安城市發展的大局。

在西安,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普通市民,都清楚認識到質量對城市、企業、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對政府來說,質量是“最強音”。從2010年出臺《關于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意見》到2015年出臺《西安市質量發展規劃(2015-202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數十個文件,牢固樹立“抓質量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務必強質量”理念。

對企業來說,質量是“生命線”。從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名牌戰略到追求卓越績效、廣泛開展QC小組活動,西安市的企業一直將“質量就是企業生命”的理念貫穿于經營的核心。

對市民來說,質量是“定心丸”。從吃上放心早餐、騎著公共自行車到呼吸干凈的空氣,乘坐96333保護的電梯,西安市民時刻感受到“質量帶給生活的變化”,衣食住行購娛每個環節都有質量保障。

政府關心質量、企業重視質量、市民享受質量。自上而下,西安市以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為抓手,全市聚智合力、真抓實干、開拓創新、扎實推進,探索出了一條獨具西安特色的質量強市之路。

完善頂層設計 質量強市上升為核心戰略

“抓質量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務必強質量,質量強則經濟強?!睂τ谖靼彩形?、市政府而言,質量早已經在各個層面達成了共識,并成為衡量工作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

2010年,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意見》,把實施質量強市戰略作為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美麗幸福和諧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納入市委、市政府綜合目標考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列入全市“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從質量興企到質量興區(縣)、再到質量強市,從爭創質量強市先進區縣到示范區縣、再到示范城市,西安質量強市工作以區縣為基礎、以企業為主體,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不斷深入,全面推進,逐步上升為全市層面的核心戰略。

多年的實踐,讓西安市委、市政府做出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邁向“質量時代”的決定。為此,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學、務實、前瞻、高效的原則,高起點開展質量工作頂層設計和戰略研究。首次頒布實施《西安市質量發展規劃(2015-2020年)》,并將其作為專項規劃,納入西安市“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納入目標考核,確保規劃目標任務落地;首次探索制定《西安市質量促進辦法》,明確政府、企業、技術機構、消費者和社會組織等五方主體的質量促進責任、義務和權利,推動質量社會共治;開展西安城市質量競爭力分析、經濟運行質量評價體系研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質量高地”戰略研究和市民質量滿意度調查等,為政府決策和改進、提升質量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構建大質量機制 五大質量齊頭并進相互聯動

大西安,大質量。在西安,“質量”不僅僅意味著讓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安全的房屋,享受優美的環境與上乘的服務?!百|量”更意味著西安人都能享受到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美好成果。

五大質量建設齊頭并進,西安正向“大質量”時代邁入。

在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將從速度與規模的追求變為質量與效益的協同,經濟運行質量的優劣成為衡量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

為此,市政府提出建立大質量工作機制,在原有產品、工程、服務、環境四大質量機制的基礎上,將經濟運行質量納入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總體目標,全市形成了橫有“五大質量”提升機制,縱有“四強爭創”聯動(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質量強市示范區縣、質量強市(興?。┫冗M縣、質量強企)的質量工作格局。

五大質量部門相互聯動,共同推動,通過抓產品、工程、服務、環境質量的提升推動經濟運行質量的提升,通過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帶動其它“四大質量”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相得益彰的質量發展模式。此做法突破了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和國家質檢總局《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驗收標準》所涉及的范圍,在國內同級城市中居于領先,受到了質檢總局領導和知名專家的充分肯定。

夯實質量基礎 不斷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在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中,西安不斷夯實質量發展基礎,全力提升城市質量發展綜合水平。

西安市出臺《西安市關于加快實施標準化戰略意見(2012—2020年)》,將標準化工作融入到城市重大建設項目之中。學習上海自貿區相關經驗,推進企業標準備案改革,使標準化服務改革向高層次、寬領域、多功能轉變。

頒布實施《西安市計量監督管理辦法》,依法加強計量監管,促進節能減排,推進民生計量。全面啟動強制檢定計量器具賦碼管理工作,通過二維碼、射頻等互聯網技術有效地對強檢計量器具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蹤,大幅度減少強檢計量器具瞞報、漏報、不報、拒檢、超期未檢等現象的發生。

與此同時,西安努力構建市、區(縣)、街辦(鎮)、社區(村)四級質量安全監管的網格體系,實現“全面覆蓋、分級管理、職責明晰、長效監管”的長效機制。近年來,沒有發生重大行業性、區域性質量問題及重特大質量安全事件,質量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此外,西安市開展消費品安全標準“筑籬”專項行動,重點對消費品、農產品、食品、藥品監督抽查,堅決消滅無標生產;不斷加強民生工程質量監管,加大對分包、轉包、掛靠等違規行為的打擊查處力度;開展服務質量提升年、西安購物節優質服務活動,培育打造“三優一滿意”示范點;加強旅游景區環境綜合整治,完善旅游設施,提升服務質量;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開展“環境保護執法月”行動,重點整治污染企業,優化環境,消除隱患。

產品、工程、服務、環境質量基礎的有效夯實為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提供有力保障,企業作為質量強市戰略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施名牌戰略、標準化戰略,為西安創建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營造質量氛圍 讓“質量”成為全社會共識

對于一座城市來說,質量不僅僅是政府與企業的事情,更需要全市共同營造屬于西安獨有的“質量氣質”。

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以來,西安充分挖掘西安教育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建立支撐質量發展人才培養體系,在人才的綜合素質中植入質量基因,讓質量意識固化于腦,質量觀念鐫刻于心,質量技能付之于行。

一方面,重視質量教育。西安市編寫《小學生質量安全知識讀本》,設立中小學質量教育基地,使質量知識從進學校到進教材,從搞活動到必修課。同時,突出“藍領人才”質量教育。與西安歐亞學院、文理學院、科技大學、商貿旅游學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汽車科技職業學院等6所院校簽署《質量發展人才培養合作備忘錄》,共建質量教育培訓基地。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和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在實踐中提高操作技能和工作質量。

另一方面,注重培養領軍質量人才。借力名校資源,在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計量學院等開展培訓教育,與武漢大學質量發展研究院簽訂合作備忘錄,連續3年舉辦質量管理高級研修班和培訓講座8期,領導層質量管理綜合素質和決策能力明顯提升。開設質量大講堂。邀請國務院參事、知名專家教授開設質量大講堂18次,講解質量知識,傳播質量文化,共培訓各級政府、部門領導干部和企業管理人員14700多人。

此外,西安市還注重打造傳統、網絡、內宣、社會、親民“五大宣傳”平臺,形成聯動宣傳氛圍,使質量宣傳接地氣、聚人氣、成風氣,讓質量意識更加深入人心。建立全國首個“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微信平臺”和名牌企業、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社區等微信聯盟,開展質量強市微信接力活動。

猜你喜歡
西安市西安質量
西安2021
Oh 西安
“質量”知識鞏固
質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親子創意美工展
家鄉
西安市第四醫院
做夢導致睡眠質量差嗎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來?
123的幾種說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