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勞動法與農民工權益保障的分析

2016-12-15 12:27陳麗潔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3期
關鍵詞:權益保障勞動法農民工

摘 要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及農業產業化結構的調整,每年都有大量農民工擁入城市,農民工成為整個城市建設的主要力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為城市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微薄之力。然而,作為社會發展中的弱勢群體,農民工普遍學歷較低,法律意識薄弱,在外打工中出現被拖欠工資、工作環境不安全、個體自身利益無法受到保障等諸多問題,一度成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民生問題,通過勞動法強有力地保護農民工的合法利益,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更是維系社會長治久安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 勞動法 農民工 權益保障

作者簡介:陳麗潔,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395

農民工是我國社會現代化發展進程中興起的一批新生勞動力,他們來自于貧窮地區,限于自身文化水平低、經濟條件差、法律意識淡薄等因素的影響,加之勞動法對農民工權利保障體制的制約,導致農民工權益受到侵害的問題逐漸增多,農民工的生存狀態讓人擔憂,是社會亟待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

發生在農民工身上的一系列問題,從根本上歸結于我國社會管理體制、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發展不協調,我國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導致農民工權益受害等問題普遍存在和突出的重要原因。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就要不斷完善和健全現有的勞動法律法規,加大法律宣傳和執法力度,全面保障農民工的各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一、農民工權益受侵的表現及原因

(一)農民工勞動報酬較低,工資支付沒有保障

近幾年來,各大媒體紛紛曝光了眾多用工單位惡意拖欠、克扣農民工工資的社會不良現象。調查顯示,2012年,某市社會人均工資在3714元,被接受調查的農民工中,只有11.1%的農民工工資超過了3000元,在一定程度上遠低于當地人均水平,而且還存在工資不能按時領取的亂象,有時工資被無故克扣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拖欠工資的用工單位主要以個體經營戶、建筑工程、裝修等為主,在經營中存在無規章制度或制度不健全的問題,更有甚者不與農民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等違法情況。

(二)農民工工作時間和安全沒有保障

針對農民工延時加班的現象,媒體曾經做過大量的采訪報道,據了解,在加班情況下農民工工作時間一般在10-12個小時以上,但用工單位卻沒有按勞動法的規定支付加班費。由于沒有足夠休息時間,農民工在高空作業時經常會發生一些滑落、跌傷等工傷事故,導致生活、生產無法正常進行,發生事故后因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用工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出現勞動糾紛后農民工卻很難找到證據來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最終導致后果只能自行承擔,致使他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

(三)用工單位管理制度不健全

農民工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一直處于弱勢群體地位,經常受到用工單位對其合法利益的侵害。大多數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小企業、個體經營戶自身沒有完善的管理體系,勞動合同的條款往往傾向于用工方,而農民工一方對不合理的條件和要求只能無助地接受,還有些不正規的單位只是通過口頭合同約束,或者是自己編制的利于自身利益的管理規章制度作為懲罰農民工的約束依據,當農民工權益受到損害時,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并不能及時準確地處理問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四)農民工法律意識淡薄,缺乏維權意識

由于農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法律意識淡薄,致使他們缺乏法律維權意識,在權益受到侵害時也不會主動通過相關法律部門進行維權,在風險發生之前也無法有效防范和進行自我保護。大多數農民工都是重經濟利益而輕法律意識,他們進城的主要目的是掙錢養家糊口,長期受貧苦家庭條件影響,已經養成了吃苦耐勞、忍氣吞聲的習慣,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的工作環境,在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也不還手,對自己所受到的侵害往往自認倒霉。面對嚴峻的就業情形,他們寧可忍受也不愿意丟了飯碗,因為通過法律維護權益,有可能丟失他們辛苦找來的工作,更甚者將無法要回自己的血汗錢,損失其他經濟利益。

二、現行法律在保障農民工權益時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法律對違法者的懲處力度不夠

在媒體頻頻曝出一系列不遵守勞動法進行違規作業的企業后,法律的懲處對他們工作開展沒有絲毫影響,也沒有為自身違法行為付出什么沉重代價,事后依然無視法律存在。比如前幾年頻繁發生的礦產爆炸事故,很多煤礦主知道下礦作業存有很大危險,但還是要求礦工下井,發生爆炸后死傷慘重,造成很多家庭失去了經濟支柱導致生活更加貧困?!缎谭ā返?35條規定,礦山爆炸造成人員傷亡系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對直接責任人將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將處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事故傷亡家屬的賠償不可而知,如此輕的懲罰力度怎么能遏制犯罪分子停止一切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違法事情。

(二)現行勞動法對農民工權利保障不足

勞動法是規范我國所有勞動關系中最基本的法律,將全部勞動者及包含所有勞動范圍在內,但在其制定實施中成為限制農民工權益的法律。在現有的勞動法中,存在很多對農民工行為制約和限制的條款,可農民工權益保障的條款卻沒有明確的規定。同時,勞動法作為實體法,按理應配套相關的法律內容,對一些違法勞動法的責任人進行懲處,可是在實際執行中,卻沒有相關的配套法律內容,使其他一些配套法律也普遍存在操作困難、立法層次低的問題。在地區勞動法中,對用工單位拖欠、克扣農民工工資的違法行為沒有明確的規范和要求。雖然有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了保護農民工權益的條款,但在執行中卻并未真正落到實處。相關監察部門沒有嚴格履行職責和監督,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罰力度不夠,不能對農民工合理權益進行有效合法的保障和維護。

(三) 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結構體制改革,農民工在工作的同時也有參保意愿,他們更關心自己的醫療、養老、生育等基本的生活保障問題,但至今也未出臺一部關于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權威性的法律法規。在一項調查中顯示,有78%的農民工被訪者希望參保,但在實際操作中,五險(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全部參加的人數所占比例甚少,其他參保只有一項或兩項的農民工也在少數,有41.5%的農民工沒有參加社會保險中的任何一項,處于社會保障范圍之外,卻依然從事著艱苦、危險系數較高的工作 。

三、勞動法修訂與農民工權益保障的策略

(一)加大法律宣傳,提高農民工的維權意識

政府及社會保障部門要對農民工開展有針對性的普法教育工作,可以通過創辦普法知識教育大講堂活動,向農民工宣傳法律知識,提高農民工的維權意識,讓他們知道合法權益是不允許任何人侵犯的,是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農民工可以通過多渠道進行申訴維權。在不斷豐富法治宣傳教育中,社會保障部門應該做一些實際有效的方法,比如利用媒體、廣播電臺進行宣傳;印發大量法律支援手冊或聯系卡,針對進城農民工進行發放、講解、答疑解惑,讓他們了解在維權過程中應該如何去做;在農民工聚居人口較多的地方開設法治宣傳專欄,進行法律咨詢、法律專業知識宣講和培訓班,通過學習讓農民工提高自身法律意識。

(二)健全法律制度,合法保障農民工權益

建立健全勞動法律制度對保障農民工權益有重要影響,是農民工維護合法權益的直接途徑。在原有的勞動法基礎上,立法部門對其進行了內容的補充,例如,將非全日制個人承包招用勞動者或用工已納入新出臺的《勞動合同法》適用范圍內,而且有嚴格規定,對非全日制用工時間最長不得超半個月工資結算一次,為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提供了依據?!秳趧雍贤ā分袀溆媒鹬贫戎忻鞔_強調,通過勞動力派遣的形式招用農民工的單位,其注冊資金必須大于50萬元,還應當在單位所在地的上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銀行賬戶中以每一名被派遣的勞動者不少于5000元為標準存入備用金,這是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

雖然我國針對弱勢群體建立了養老、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但仍有多數農民工未被列入到該行列。所以,我國應通過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農民工權益,為農民工建立多渠道享有社會保障制度的體系,讓他們與城鎮居民一樣享有同等的社會保障需求。由于農民工工作強度大,危險性高,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對農民工人身造成重大傷亡,國家和相關社會保障部門要采取強硬措施,要求用工單位必須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同時要及時繳納各種保險費用,地方政府執法部門要嚴格監察用工單位在用人過程中是否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發現后要嚴厲懲處 。其次,國家及社會保障部門必須要求用工單位為農民工繳納醫療、養老保險,對于女性農民工還要繳納生育保險,保障婦女生育權益不受侵害。

(四)完善現有法律法規,嚴格執法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是現有確立勞動關系和維護農民工權益的重要法律依據,其他規范勞動關系的都是一些效力較低的部門規章制度、地方性勞動合同制度和規范文件,尤其對農民工權益保護的條款更是寥寥無幾,現有勞動法的穩定程度及法律效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

2008年開始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對用工單位與勞動者合同的簽訂、解除等做了詳細的規定和法律監督要求,新增了對試用期內支付勞動者酬勞、對不簽訂勞動合同應承擔的相關法律責任等條例,對保障農民工權益起到了積極作用。所有用工單位應該嚴格遵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確立明確的勞動關系和雙方權利、義務。對于那些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用人單位應嚴格依法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才能促使用人單位嚴格遵守勞動法,使農民工的利益得到切實的保護。

農民工作為新時期興起的一批新生代力量,在其自身權益保障方面存在著諸多不足,導致一些不正規用工單位投機取巧,肆意壓榨勞動力,造成農民工各項權益受損,在勞動法不健全的情況下無從申訴解決問題,對構建和諧社會環境造成了不利影響。只有不斷完善勞動法律法規,才能遏制不正規企業的違法犯罪行為,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我們的黨和國家政府要大力重視農民工民生問題,用人單位要認真地遵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社會保險法等法律,真正為農民工營造一個和諧、友好、共融的生存環境。

注釋:

王全興.勞動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484-485.

郭麗、楊巍.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問題及對策分析.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4).491-493.

張宇.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法律制度分析.法制博覽旬刊.2013(11).

安琪.淺析我國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相關問題.現代企業文化.2014(17).71-72.

周麗麗.淺析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問題及對策建議.勞動保障世界.2015(S1).22-23.

猜你喜歡
權益保障勞動法農民工
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法教育實踐研究*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2018勞動法規定:員工因降薪調崗而辭職,單位必須支付補償金
城市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的研究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貫徹《勞動法》 且行且完善*——我國勞動立法的發展與完善
勞資沖突背景下的中國勞動法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