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地區社區醫療機構與護理管理架構的適應性研究

2016-12-15 01:54彭文亮陳悅姝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關鍵詞:社區護理護理管理少數民族

彭文亮+陳悅姝

【摘要】目的 調查分析黔東南少數民族地區社區護理人員管理架構對社區醫療機構的發展產生的影響,為探索管理高效、發展迅速、職能明確的社區醫療機構護理管理人才培養提供建議,為社區醫療機構人力資源更新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采用橫斷面研究設計,自制調查問卷調查分析黔東南州16個縣市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共計92名社區護士和110名社區醫生。結果 社區護士中本科學歷占26.1%,中級職稱占14.2%,未見研究生學歷和高級職稱人員,不明確自己的工作占68.5%,僅18.5%的護士未感受到壓力,判斷能力被社區護士認為在所需能力中排名最低,位列第三;社區醫生中比較了解護理管理的人員僅占到半數,并且認為護士應該具備相關能力中,其管理能力排名第六。 結論 提高和完善社區護士的人力資源結構,幫助其建立科學的自我評價機制和完善自我定位,提升社區醫生對社區護士的管理能力認知,可以增強社區醫療機構與護理管理架構的適應發展。

【關鍵詞】護理管理 社區護理 少數民族

【課題來源】2014年地市高職研究中心研究課題,編號:2014YB07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75-03

管理架構,又稱為組織架構(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指,一個組織整體的結構,是在管理要求、管控定位、管理模式及業務特征等多因素影響下,在機構內部組織資源、搭建流程、開展業務、落實管理的基本要素。[1]護理管理架構的設置,能否順應社區醫療機構的發展要求和定位,以及能否適應所處環境和現階段狀況,將直接影響到社區醫療機構的健康運營。在當前社區醫療處于起步并快速發展的新時期,護理工作仍然作為社區醫療工作的主要內容,并占比甚至遠超診療醫務工作,其根源在于三級、二級醫院獲取了較為集中的醫療資源和專業平臺,而社區醫療機構與綜合性醫院間的合作還未能無縫銜接。[2]相比國外,國內的護理??苹l展相對滯后,起步較晚,在社區醫療工作中,護理人力管理和資源管理還未發揮其應有的效能。[3]本研究在科學調查分析社區醫療機構護理管理架構現狀的基礎上,對社區醫療機構發展進程中,護理管理工作可以完善的職能進行初步的評定,并給出可行性意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個縣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6名在職社區護士及110名在職社區醫生。

1.2調查方法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問卷分為醫生卷和護士卷。調查內容包括對護理管理、社區護理、社區醫療的了解程度、壓力、壓力源、工作內容、轉崗培訓及職業能力等。調查時間為2014.8.18至2014.8.20,采取自填式。一般資料調查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稱、工作年限。

1.3統計分析

問卷采用EpiData數據庫軟件進行雙人錄入,并邏輯檢錯。采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整理和統計學分析;以CronbachS 系數來確定量表內部一致性;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時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截取因子載荷值大于0.30的項目;采用T檢驗、卡方檢驗、秩和檢驗、方差分析等方法進行探索性分析,檢驗水準 =0.05。

2結果與分析

2.1護士卷相關結果

2.1.1社區護士的基本資料

發放問卷96份,回收92份,有效回收率為95.8%。男性5人(5.4%),女性87人(94.6%)。其他情況詳見表1:

表1 本組社區護士的一般人口學情況(n=92)

項目 分類 N(%)

年齡 21~29歲 45(48.9)

30~39歲 25(27.2)

>40歲 17(18.5)

<20歲 5(5.4)

文化程度 大專 55(59.8)

本科 24(26.1)

中專 13(14.1)

職稱 護士 46(50.0)

護師 33(35.9)

主管護師 13(14.2)

工作年限 <2年 41(44.5)

>5年 32(34.8)

3~4年 19(20.7)

2.1.2對社區護理工作的了解程度

本組社區護士中,認為不了解或對社區護理概念不明確的有63人(68.5%),僅29人(31.5%)大概知道一些。了解的主要內容包括婦女保健、家庭訪視、預防接種、老年人保健、公共衛生、健康體檢等。

2.1.3社區護理工作壓力及壓力源

有48人(52.5%)感到稍有壓力,27人(29.3%)認為壓力很大,認為沒有壓力的有17人(18.5%)。壓力來源前三的是工作任務重(49.3%)、護理人員配置少(48.0%)、收入低(41.3%)。

2.1.4 社區護士的綜合職業能力

對于本組研究對象而言,人際交往、溝通能力被視為是最重要的綜合職業能力,隨后依次是綜合護理能力、判斷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預見能力、調研能力。詳見表2:

2.1.5職業發展及職業歸屬感

大部分(94.6%)社區護士認為首先應加強社區護理的人才培養,73名(79.3%)護士認為須明確工作內容,68名(73.9%)認為應該加強對社區護理的管理,66名(71.7%)認為應加大對于社區護理的投入; 59名(64.1%)認為應減輕社區護士的壓力。71.7%的社區護士選擇繼續留在社區,21名(22.8%)想進入上級醫院,僅5名(5.4%)護士打算轉行。

2.2醫生卷相關結果

2.2.1社區醫生基本資料

發放問卷110份,有效問卷109份,有效率99.10%。其中男性47人,占43.1%,女性62人,占56.9%。詳見表3-1:

2.2.2社區護士專業技能掌握情況

整體上看,認為社區護士專業技術水平高的社區醫師有94人,占86.2%,認為社區護士專業技術水平比較差的僅有2人,占1.8%;認為社區護士掌握了護理管理能力和護理發展思維的社區醫師有3人,僅占2.7%,認為社區護士在工作中重視護理管理架構和管理職能的社區醫師有9人,僅占8.3%。

2.2.3社區醫生認為社區護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情況

81.7%的社區醫師認為社區護士應具備良好的醫療技術,76.1%的社區醫師認為社區護士應具備全面的醫療知識,77.1%的社區醫師認為社區護士應具有責任心、愛心和同情心,62.4%的社區醫師認為社區護士應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41.3%的社區醫師認為社區護士應熟悉預防保健工作。詳見表3-2:

3討論

3.1社區護士人力資源結構有待進一步完善

管理工作是一項基于業務技術工作,卻又高于業務技術工作本身的工作。[4]其需要協調相關業務技術人員,統籌安排相關人力資源,調整科學合理的工作制度,并營造適宜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同時更需要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規避工作風險,提高工作效率。[5]相對而言,對管理架構中高層次的人員,其學歷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在專業領域有更多的思考和判斷能力,需要具備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經歷,其職稱的高低也將影響其在組織管理工作中的影響力,這樣才能夠更有利于組織和開展社區護理工作,從而促進社區醫療機構的快速發展和職能發揮。

3.2社區護士的自我定位和價值評價亟待提高

社區護士存在一定比例來自于其他臨床醫院的崗位調整,在崗位入職階段就存在一定的自我意識較低,對社區護理工作興趣較為淡薄,對社區護理工作的積極性較低,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缺乏工作熱情[6];對自身能力評價方面,認為思維和管理能力相較溝通能力、護理技能而言不太重要,也因此缺乏判斷和主觀能動性,在工作中常處于被動工作狀態,總體而言她們對工作的忠誠度較高,也明確發現護理管理職能發揮較差,應提高其管理思維和管理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有效提高社區護士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評價,有利于提高社區護理工作的創造力和創新性發揮,從而加快社區護理工作和護理管理工作的推進。

3.3社區醫生對社區護士的認知情況不容樂觀

社區醫生在職人員中,梯度建設不夠科學,呈現多極分化狀態,對社區護士的護理管理工作認知存在較大差異,這樣的認知,將會直接影響其對護理工作的配合與協調狀態,仍然存在部分醫生弱化護理管理的自主性和決斷力。[7]同時,他們也不認可社區護士中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或認為其管理能力不足;在判斷社區護士應具備的相關素質中,他們認為護理管理能力排在第六位,顯示了對護理管理工作的認知偏低,對護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價值存在較大質疑。[8]在基層醫療中,護理工作所占比重相對診療工作比重要高,從國家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的角度,也勢必會更重視社區醫療的基礎疾病維護和管理,顯然社區醫療機構中,通過護理方法和護理技術,提高社區人群健康質量,降低醫療費用和成本即是未來社區醫療的發展定位和方向,而不重視社區醫療機構的護理管理架構和功能,這些都將不利于社區護理管理的發展,也必將帶來社區醫療機構的發展遲滯。[9]因此,在現行制度下,社區醫療機構要加強機構中非護理專業從業人員的護理認知,提升護理工作及護理管理工作地位,將直接影響醫療機構的內部整合能力。

參考文獻:

[1]Pil F K,Cohen S K. Modularity:Implications for imitation,innovation,and sustained advantag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04):995-1011 .

[2]汪 婉,涂明華.護理專業高職高專護理教育的改革與發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3,3(5):9-13.

[3]王士才.護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探討.中華護理雜志,2001,36(2):130-132.

[4]劉華平.發展??谱o理迎接新的挑戰[J].中華護理教育,2008,5(2):卷首語.

[5]Denhardt, Robert B. Managing human behavior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alifornia, U.S.A: SAGE Publications, Inc. : 148–149.

[6]尤黎明.對中國模式的護理??苹l展之路的探討[J].中國護理管理,2007,8(21-23)

[7]吳英,任輝. 護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研究現狀及進展[J]. 全科護理. 2010(32)

[8]尹詩,姜冬九. 我國??谱o士培養模式綜述[J]. 護理學雜志. 2012(07),95-97

[9]張肇達,周同甫,主編.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8.

作者簡介:

彭文亮,男(1986.05~),護師,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社區護理為研究方向

*通訊作者:

陳悅姝,女(1984.04~),貴陽護理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社區護理護理管理少數民族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基于奧馬哈系統對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問題的評估
對高血壓患者給予社區護理干預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