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因積累而富有靈性

2016-12-15 02:14王文君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關鍵詞:透視實踐運用積累

王文君

【摘要】古人云:功夫在詩外。學語文也一樣,要靠積累,多讀多寫,沒什么捷徑可走 。

【關鍵詞】現狀 透視 積累 實踐運用

【中圖分類號】G 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101-02

一、小學生語言積累現狀透視

1、囊中羞澀

學生一寫起作文來,依舊“囊中羞澀”——頭腦空空,字、詞、句等素材貧乏;與人進行口語交際時,也總是結結巴巴,不能暢所欲言、滔滔不絕。這不得不讓語文教師深思:學生在積累方面花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狀呢?

2.詞不達意

沒有生活積累就沒有表達的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口語交際和作文將無話可說,無事可敘。沒有語言積累,學生作文將是“茶壺里面裝餃子——有貨倒不出來”。所以語言積累的運用是小學階段寫好作文的前提。然而從學生口語交際來看,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愿意說;有的站起來說話思想混亂,詞不達意,上句不接下句;一些原本積累的好詞好句不能正確運用……這些說明了孩子們積累語言及運用語文能力的缺乏。

二、小學生語言積累現狀歸因

1、指定閱讀,機械背誦

語文教學要重視語言的積累?,F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現象,老師和家長總喜歡從自己的喜好、自身的理解出發,想當然地為孩子選擇甚至指定課外讀物,而孩子面對成人精心挑選的豐盛的“精神大餐”卻常常是興趣索然,他們熱衷的是《淘氣包馬小跳》、《窗邊的小豆豆》、《迪斯尼童話》等等。而家長與老師,一看到孩子們讀的是休閑讀物,就要橫加指責,大加干涉。于是,為了迎合老師和父母的口味,孩子們只有拿起名家名作,一副“人在曹營心在漢”的樣子,這樣讀書的效果當然可想而知。因而,我們必須改變這種“權威指定”的閱讀方式,把閱讀的選擇權還給學生。

2、任務摘抄,消極積累

幾乎所有的中高段的語文老師都布置這樣的作業:從課外讀物中摘錄你喜歡的好詞佳句,并要求達到一定的數量。學生一看到華麗的詞藻,優美的句子,往往沒有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體會語言文字蘊含的思想感情、揣摩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就把他們照搬照抄下來,完成任務后就大功告成。這樣的摘抄,違背了語文學習的規律,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是一種消極的積累。

三、提高學生語言積累功效的實踐

1、廣泛閱讀,悄然積累

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下筆如有神”。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币虼?,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自由展開閱讀活動,擴大閱讀面,應當成為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全新理念。當然,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對學生的閱讀不管不問。我們常??吹揭恍┬W生捧著從地攤上買來的《烏龍院》、《七龍珠》等口袋讀物或不適宜學生閱讀的成人書籍、恐嚇作品在讀,影響了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梢?,學生的自主選擇應當在老師科學、宏觀把握的基礎上進行。例如,對低中段學生,教師可以廣泛選擇一些圖文并茂的的童話、故事、科普作品等,讓孩子們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高年級就要廣泛介紹情節曲折的小說、傳記作品、科普作品等等,推薦的書目面要寬,量要大,讓學生有廣泛的自主選擇的余地。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閱讀有關名家名作,如學習了《黃鶴樓送別》,教師可適時推出《贈汪倫》、《送元二使安西》、等一系列送別詩;并引導背誦名句“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使學生對離別愁緒有更多的感受。又如學習了朱自清的《春》,就可以推薦他的《綠》、《荷塘月色》等。學習了《丑小鴨》一文后,向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學習了《草船借箭》后,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學習了《景陽崗》,可推薦閱讀《水滸傳》。在推薦名家名作的同時,也不忘推薦孩子們喜歡的休閑時尚書籍《五三班的壞小子》、《那小子真帥》等等。當然,推薦好書的同時,還應引領孩子掌握閱讀方法:根據不同的讀物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瀏覽、跳讀、精讀、品讀等等。孩子在自由的、充滿吸引的閱讀過程中,悄然積累了語言文字。

2.形象誦讀,豐富積累

誦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語文積累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誦讀的指導,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誦讀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反復誦讀,熟讀成誦,讀出滋味,讀出情趣,在讀中自然而然地積累豐富的語文材料。

引導學生學習和積累語言,還可在品析中進行。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想和情感活動之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钡拇_,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走進文本,深入作者內心與之進行心靈的對話,在鑒賞、體驗中,情感的積累,語言的積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如在學習《月光曲》過程中,教師可出示皮鞋匠聽貝多芬彈鋼琴時產生的“月亮從海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時的情景”的句子,要求學生細細品析,這些句子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教師可先讓學生自讀這些句子,然后從句中描繪景物、用詞造句等方面入手,引導想象,品詞析句,體會海上明月升起時的壯觀和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啊铝链┻^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這時,海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接著一個朝岸邊涌來……”,可先指導學生從海面動態變化入手,想象朗讀,品味描述月亮上升時海面動態變化的詞語,體會海面從溫柔平靜到波濤洶涌的樣子變化,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和見聞結合聯想的寫作方法。這樣,學生在品詞、析句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把一些好詞佳句記憶在腦,豐富了自己語言倉庫的儲備。

3.輕松背誦,沉淀積累

背誦,作為最古老的積累語言的方式,有它獨特的魅力和作用,但孩子們一聽到背誦就頭疼。孩子的記憶是一種形象的記憶,充滿了情感性和實踐性。一篇課文值得積累的內容很多,教師可讓學生自主地選擇一個或幾個內容進行背誦積累。如:背誦宗璞的《綠》,可以課件出示靈隱、飛來峰、花港的景物,讓學生邊欣賞邊借助課文中的語言為畫面配解說詞;背誦《草船借箭》的片段,可把背誦與演故事結合起來;背誦《月光曲》,可聽著《月光曲》的音樂進行;背誦《鳥的天堂》,可模仿鳥的叫聲、做做鳥的動作進行……借助生動形象的方式背誦,學生不會感到枯燥單調,也只有這樣的積累,才能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才能讓這些語言文字具有生命力。

摘抄是繼背誦之后的最常見的積累語言材料的重要方式。摘抄,也是讀書筆記的一種,是豐富積累的有效辦法。但是,如果僅僅停留于“摘抄”,那么,這些摘抄就會變成孩子的一種負擔,它無異于停放在本子里的廢銅爛鐵,不能轉化為孩子頭腦中的有價信息,為寫作和口語表達打下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摘抄,能沉淀語言積累,廣開思路,提高寫作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4.說話運用,深化積累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合理時機,設計形式靈活的練習,讓學生練習說話,使學生把學到的語言材料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材料,并深化積累。如學習了宗璞的《綠》后,教師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摘錄到摘抄本上,然后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課文中的語言組織在一起,向同學介紹杭州花港、靈隱早春的風光和風情。說話前把學生說的內容列成提綱,介紹時盡量用上自己摘錄到本子上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使學生在說中積累。另外,復述是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有效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用故事描述、導游介紹、即興表演等形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在說話中深化積累。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蔡東彩.《小學青年教師》中的《如何讓摘抄顯功效》2004、4

[3]毛明葉.《小學語文教師》中的《從摘記到批注》2004、2

猜你喜歡
透視實踐運用積累
戶外寫生課程中常見問題分析
談小學英語樂學課堂模式的組織與實踐
試論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教學
高中英語個性化教學策略研究
淺析中國山水畫構圖與平面構成的關系
“透視”近視
淺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素材的積累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