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段隨文識字教學之我見

2016-12-15 04:30周曉玲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關鍵詞:語文課程標準隨文識字

周曉玲

【摘要】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而識字教學任務要完全在課堂上完成。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既要學文,又要識字,還要寫字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在當前減負的背景下,我們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將識字教學教得更扎實、有效。

【關鍵詞】隨文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 低年級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281-02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1—3年級是識字的高峰,要抓好這個階段,應該把識字放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稍诮虒W過程中,識字是枯燥的,一部分學生缺乏在生活中積累識字的習慣。因此,識字教學任務就要完全在課堂上完成,特別是在生字量普遍偏大的長課文教學中,既要學文,又要識字,還要寫字,往往感到力不從心,教學時間不夠用,一不小心造成拖堂,甚至完不成教學任務。在當前減負的背景下,我們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那么就要求我們把識字、寫字教學教得更扎實、有效。

識字與閱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兩大任務,在閱讀中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式,那么如何處理好二者間的關系?是先學習課文還是先識字?到底識字是重點還是理解課文是重點?實際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課的時間里,我們既要考慮識字,還要考慮學文,顧了頭就顧不上腳,但是事倍功半,油費了燈卻不亮。如今我通過學習,終于把握住了隨文識字的基本方法,并有效的應用到教學當中,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上我充分引領學生通過一篇篇課文的深入學習,在讀書中識字,在識字中讀書。學生在一段一段文字的學習中,認識新字,學習新字,又在識字之后再次讀書,鞏固識字。整個過程就像是個完整的鏈條。

“隨文識字”教學就是邊學文,邊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將識字任務貫穿于課文的學習中,從始至終融合在課時的教學中,不斷提高漢字在學生頭腦中出現的頻率。隨文識字是從文入手的,學生面對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語言環境。 “隨文識字”運用得好,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讀說寫緊密結合,的確能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數量和質量,能有效地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教學方法。

一、 隨文識字要及時

讀準字音是識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學中,讓孩子利用各種辦法讀準字音,聽讀和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樣隨文正音呢?就是在學生初讀課文的時候,隨機抽出讀錯或者讀得不準的字音進行糾正,把容易讀不準的音提出來,加以提示或反復讀幾遍,例如平翹舌音,邊鼻音,前后鼻音。而對于一些容易讀準的音,就沒有必要強調,不要每個生字都提出來強調,這樣會浪費時間,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對生字進行梳理,分析重難點,以便在課堂上做倒心中有數。在讀準單個字音的基礎上,再讀準詞語,然后把詞語放進課文中讀。例如,在教學一年級《燕子媽媽笑了》一課時,我讓孩子們先聽老師讀課文,要聽準生字的字音,然后借助拼音朋友的幫忙自己讀課文。接著我便將課文難點生字詞“菜園、躺在、小刺、認真、不錯”提出來進行正音,然后再把這些詞語放在課文同桌合作,互相糾正、幫助讀通課文。

在課題導入時識字。在課堂教學《燕子媽媽笑了》伊始,上課之前并沒有先板書好課題,上課時再指讀,而是在課堂上當著學生的面來板書課題,順學而導,利用題目對“燕”字進行扎實有效的識字教學,你怎么記住這個“燕”字?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加一加,想象)記住這個字。

二、隨文識字要有效

識字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但在教學中卻存在這樣的問題,如識字量與課時的矛盾,目前北師大版教材,低年級識字量還是很大的,但是課時又是緊湊的;再如識字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的矛盾,很多字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有難度的,因為難度大,所以急得快,忘得也快?!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學習的愿望”如果開課就進行集中識字會增加難度,也不科學,更會讓孩子們厭倦學習漢字,失去對漢字學習的興趣與信心。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分散識字,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喜歡讓孩子們一邊學習課文一邊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記字。

1、辨別字形,識字更牢。

一年級下期,已經出現熟字帶生字,部首字歸類,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就要逐步滲透利用字的特點進行識記教學。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對比教學;同一個部首擴展漢字進行教學;通過理解字義幫助記住字形的教學??傊?,讓孩子對生字字形的記憶深刻,達到記住字形的教學目的。

例如在教學《燕子媽媽笑了》識字“園”時,我是這樣教學“園”字的:

師:這個“園”字和我們學過的哪個字讀音相同,平時容易弄混淆?

生:元、圓。

師:你能想個辦法來區別它們嗎?可以先分別給它們組詞。

通過組詞孩子們可以發現它們字義的不同進而有效的識記并進行區別。再用同樣的方法對比“彩”讓孩子進行區別記住字形。

2、多種識字方法幫助自主識字。

字越學越多,學生們就發現了熟字與新字的異同點,學會了用漢字加減法來記住新字。方法多了,識字快了,也變的有趣了,課堂上往往是一個新字學生們會想到好多種識字方法,他們互相交流,大大促進了學生自主識字。使單調的筆畫,變成有趣的謎語;使呆板的生字,變成活了的動作;使易混的兩字,變成友好的朋友;使枯燥的文字,變成美麗的圖畫。學生們每天用這些他們喜歡的方法來記字,不但做到了準確,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給了學生一個自主識字的大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學生與漢字就成為了主角。

三、隨文識字要巧妙

1、在教學中巧借實物或圖片,直觀識字。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教學時指導學生看圖、實物、多媒體等來啟發學生,在教學《燕子媽媽笑了》一課時通過圖片認識“燕子”、“冬瓜”、“茄子”、“屋檐”。在教學《南轅北轍》 時出示圖片來認識理解“南轅北轍”的“轅”和“轍”使漢字和具體事物聯系起來,集中學生注意力,把無意識記變為有意識記,把枯燥無味的識記變為形象的識記,收到了記得快,記得牢的效果。

2、結合語言環境,隨文解義

隨文識字的關鍵在于教師要認清識字與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之間的辯證關系。識字的目的是為了閱讀和寫作,它為閱讀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提供條件,而通過閱讀和表達等練習又鞏固了識字。明確了這一點,就能使我們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既貫徹識字為重點,把課文的閱讀練習服從于識字,又不忘識字目的,使學生所學的字詞在閱讀練習中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從而為閱讀和習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要利用多種方法理解字詞的意思,這種理解不同于高年級段教學中的解釋詞語,而是要讓孩子大概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要區分詞語的含義,對于一些重點的,關鍵的字詞不要模糊概念,要體會到位。理解詞義的時候要注意形象化,學生才會感到有趣,才會形象地體會到意思。閱讀課文便是最好的方法,學生在讀書中學習,在學習里識字,在識字后讀書。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比本領》一課時,針對梅花鹿在比賽開始時的表現找到了“得意洋洋”一詞,我趁機拿出詞卡齊讀該詞,達到鞏固字音、再次熟悉字形的目的,接下來我結合孩子們平時的生活經驗進行理解該詞語。

師:你們什么時候最得意?生匯報

師:當時你會得意得說什么?生匯報

師:你剛才說話的樣子、語氣和語調 就可以用這個詞“得意揚揚”來形容。

理解“垂頭喪氣”一詞時,我通過內容引出該詞語后也是趁機拿出詞卡齊讀該詞語,再次鞏固識記字音和字形 ,接下來指名一孩子上臺表演梅花鹿是怎樣垂頭喪氣回來的。

師趁機點評:像剛才這位同學低著頭,很失望的樣子,我們就可以用“垂頭喪氣”來形容。

師再將該詞語聯系孩子的生活體驗:你們有沒有像此時的梅花鹿一樣垂頭喪氣地時候?生匯報

這樣在閱讀課文時再次進行隨文識字,這次的目的是抓住重點詞語再次鞏固音和形,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品讀字義或詞義的理解。

3、抓住漢字的演變,隨文識字有趣

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故事,如果在隨文識字時加入這個漢字的演變這樣便能激發孩子學習漢字的興趣,激發孩子熱愛中國傳統的文化。在教學《漢字》一課時,開課抓住“馬”的演變(幾幅圖)來激發孩子識字,猜猜“馬”為什么這樣寫?這樣通過漢字的演變孩子們對“馬”的筆畫進行拆分成馬頭、馬的身子和馬尾巴。把“馬”字和馬的形象聯系起來這樣識字既有趣又有效。在教學《迷人的夏天》一課時,在孩子們知道“夏天是炎熱的”這一特點后,進而識記“炎熱”引出對“炎”的識記。讓孩子們猜猜為什么用兩把火像疊加表示“炎”字?通過聯系字義加深對這個字的識記,這樣既不枯燥有有趣。如不煩在隨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將漢字演變納入課堂,這樣不僅增強識字的趣味性,而且巧妙地與中國淵源的文化聯系在一起這樣還能激發孩子識字,讓孩子識字同時感受文化的傳承,孩子們也會為作為一名中國人而自豪。

“隨文識字”作為一種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方法,它具有突出的激趣高效性。它迎合了兒童好動、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其認知多來自于感性和期望的這些心理特點;它教學環節簡單,教學方法平實,教學結構緊湊;它緊扣興趣激發,重在培養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特別適合在小學字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實施。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趣味識字教學》

猜你喜歡
語文課程標準隨文識字
培養學生的生活素養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改變課堂從目標制定開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