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國有企業集團實施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幾點思考

2016-12-16 00:43劉芳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7期
關鍵詞:集約化管理財務會計建議

劉芳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有企業也迎來了空前的歷史發展機遇期,為了適應新時期的企業發展需要,在財務組織管理活動當中目前大量的國有企業均已采用了集約化的管理模式,此種財務會計組織管理模式更加符合于企業的內部控制結構管理特性,可更為有效的確保企業在會計實務之下的資金、核算以及債務等項目處理更加符合時效性與高效性的原則標準。因而,本文將就與之相關的部分內容展開具體的分析與探討,并借此希望能夠為國有企業在財務組織活動的管理與控制方面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內容。

關鍵詞:國有企業集團;財務會計;集約化管理;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國有企業集團在整體國民經濟當中所占據的地位價值日益關鍵,而企業的財務資源則直接決定著集團的發展持續性。企業集團的規模龐大,組織結構復雜,由此也就導致了采取財務集約化管理難度愈發加劇,然而伴隨著國家對國有企業集團的科學發展要求,相關的國有企業也便應當在財務管理方面采取集約化的管理方式。相較于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來說,財務集約化管理是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主要手段方式,以提升工作效率及效益為主要目標的一種財務管理方法。因此國有企業集團實施財務集約化管理意義重大,據此下文將展開詳細的論述。

一、國有企業采取財務集約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實物處理協調性不足

受到集團企業原有經濟發展規模的影響,在企業的組織發展過程中便會發生相對較為集中的下屬結構單位。但是因為下屬單位成本控制標準往往相對較差的影響,特別是對于資金項目采取橫向運作之時其資金控制實務處理結果存在較大的區別,并由此也就導致企業在開展內控之時其績效評測難度愈發擴大。同時,受到相關下級單位其內部會計科目及經營行為所需憑證、信息處理流程不協調的影響,在年末對當年的同等項目財務實務科目予以確認及報告之時各環節也就體現出客觀事實。例如,對于預算編制、實務核算等環節所提交的信息憑證無法對項目運營及決策提供以必要的支持。

(二)業務審計監督不規范

由基本層面來說,基于財務實務前提下的審計監督與集約化模式前提下的審計監督間必將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與沖突。因此,也就需要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之時可以版對著組織體系的壓縮而向前端逐步移動,同時針對核算的相關原始資料審核也應向下級部門分派。這樣,財務組織活動在進行實務信息處理時,其工作效率方可同業務信息所協調。然而,受到夏季單位在營運項目的會計科目實務處理標準之中存在的顯著性差異,同時也會體現于對經濟業務的審核過程之中,同時造成難以與之相匹配的情況出現,而要想再將監督轉移到事前控制其時效性周期也便會有所延長,最終造成相關的財務信息、資料、憑證等真實性無法得到良好的保障。

(三)財務與業務集成難度大

基于集約化的管理模式之下,可促使人、財、物的組織管理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然而受制于在進行對財務環節組織管理和有關事務處理內容依舊處在末尾位置,絕大部分項目業務的經濟行為卻依舊處在會計信息處置前端之中。因而,通過對目前相關國有企業管理體制之下各下級單位分化特點的考量,要想在短期之內實現對財務及業務的集成其難度可想而知,進而也就會導致財務處理以及業務集成間的難度加大。

二、對國有企業實施集約化財務組織管理的建議

(一)編制集約化財務試運營方案

首先,國有企業應當明確認識到,其目前所有的下級企業在財務業務流程與處理標準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性這一現實情況,因此也就需要能夠依據實際情況來明確出財務編制的試點運營方案。其次,應當發揮出國有企業下級單位財務部門的先進性,使之能夠為項目實施狀況制定以完備的進度完成表,并且依據表格當中的有關任務目標來制定個人任務進度表;再次針對個人任務進度表應當同時參照月績效考核進行考評,并且在年末進行全年度考核之時,需針對每名員工每個月的任務完成情況予以全面、客觀、公平的考核。最后,于試點運營單位積極的探索出最為適宜的集約化財務事物處理編制方案,若經過評估最終運營結果的可靠、有效,便可將之向其他的組織單位進行推廣普及。但仍需注意的是,在編制方案當中應當針對項目預算,會計核算,固定資產折舊計算,確認以及會計項目處理等相關內容予以具體明確,從而確保試點可依據相同的標準執行結果的有效性。

(二)推進部分項目的審計監督事項

首先,相關的國有集團公司應當就相關下級單位的內控制度做到統一、明確,從而以此來確保財務組織管理活動的有序開展。其次,在明確、可靠的內控審計制度建立互,應當增強對重點項目的會計實務資金成本控制,其中就涵括了核心部門的整體預算控制與執行,相關政策執行的風險性客觀評估,從而借此來保障下級單位在向上級部門進行成果匯報時的真實、準確。再次,應當針對相關審計項目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動態化監督評審,從而來確保項目業務審核得以與信息管理系統以及各個子系統的業務項目控制要求相一致。也就是應用信息化系統管理手段同時綜合審計監督職能以促使公司財務組織內控能夠達到客觀監督的目的。

(三)協同促進財務處理及業務集成

不斷增強對財務相關專業項目的業務集成力度,為集成工作配置相關的標準體系,尤其是針對相關集成組織下屬單位業務鏈應當進行充分的研究與分析,從而確保在財務環節處理過程之中能夠如實反映出信息及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并且,財務信息同樣也是前端業務數據內容的真實體現,只有確保與前端業務信息的高度對等,方可保障財務數據信息的準確,并為財務集約化管理提供以有力的保障支持。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增強對集約化財務體系工作組織要素的深入研究,可促使國有企業集團基于貿易準入制度前提下其項目經營行為和財務處理過程的相互協調,從而便可更加有效的促使其能夠實現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并最終推動國有產業經濟取得持續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陸曉冬.國有企業實施財務集約化管理要點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5(9).

[2]張少軍.淺談國有企業構建集約化財務管理模式[J].經營者,2015(8).

[3]劉逸.資金集約化管理在大型企業中的具體應用[J].消費導刊,2014(2).

猜你喜歡
集約化管理財務會計建議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完善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研究
ERP在企業財務會計中的應用及價值探索
新形勢下供電物資全面計劃管理探討
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