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漁業生態足跡廣東海洋漁業生態可持續利用評價

2016-12-16 10:32張靳姚仕喜
河北漁業 2016年11期
關鍵詞:生態足跡海洋漁業漁業資源

張靳+姚仕喜

摘要: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漁業經濟發展的基礎,是維持漁業資源動態平衡的條件。通過建立漁業生態足跡模型,對廣東海洋漁業生態足跡及生態承載力定量分析,結果顯示,近十年來,廣東海洋漁業生態足跡和漁業生態承載力都呈下降趨勢,漁業生態足跡值均高于漁業資源生態承載力,廣東海洋漁業資源處于生態超載狀態。針對生態超載累積效應所引起的漁業資源衰退問題,本文結合廣東海洋漁業資源利用現狀及補償實踐,提出實現海洋漁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海洋漁業;生態足跡;生態承載力;漁業資源

1漁業生態足跡分析方法

1.1海洋漁業生態足跡概念

生態足跡概念(Ecological Footprint,簡稱EF)是由加拿大William E Rees教授于1992年首先提出,由他和他的學生Wackernagel于1996年提出具體的計算方法,并推廣應用[1]。生態足跡計算方法是一種定量測度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方法,通過將地區消費的所有資源和吸納的所有廢棄物轉化為生產性土地面積,與地區所能提供的生態生產性土地面積定量比較,來分析地區生態的利用可持續性。

海洋漁業生態足跡可定義為在某一地區,特定人口所消費的海洋漁業資源所占有的生產性海域面積;海洋漁業生物承載力是指該海域所能提供的海洋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海域面積[2]。

1.2海洋漁業生態足跡計算步驟

海洋漁業生態足跡計算方法來源于生態足跡理論,海洋漁業生產活動主要包括海洋捕撈及海水養殖,可以通過計算所消耗的生產性海域面積來衡量漁業資源可持續性。結合海洋漁業發展特色,生態足跡的計算基于以下假設:(1)地區消費的漁業資源可由本地區生產量和進出口量來確定,漁業資源量可以通過漁業生產力轉化為生產性海域面積;(2)通過海洋漁業水域初級生產力來折算生產性海域面積;(3)海洋漁業生態足跡面積和海域提供的漁業生態承載力可以進行比較,海洋漁業生態足跡面積可以超過漁業生態承載力面積。海洋漁業生態足跡計算步驟見圖1。

1.3漁業生態足跡計算方法

海洋漁業需求量主要由海洋捕撈產量和海水養殖產量兩部分提供,海洋漁業生態足跡的要分別計算捕撈海域面積(S1)、養殖海域面積(S2)兩部分,將這兩部分海域面積通過均衡因子(wf)轉化為海洋漁業消費所需的生態足跡面積。

海洋漁業消費所需要的海域面積(hm2) S=S1+S2

S1=(P1+I-E)/Y1

S2=(P2+I-E)/Y2

式中,P1為年海洋捕撈總量(kg),P2為年海水養殖總量(kg),I為年海產品的進口量,E為年海產品的出口量,Y1為海洋捕撈水域的初級生產力,Y2為海水養殖水域的初級生產力[3]。

計算漁業生態足跡(hm2/人) EF=S×wf/N=(S1+S2)×wf/N

式中,S為海洋消費所需要的水域面積;wf為漁業海域均衡因子;N為地區人口數。

1.4漁業生物承載力計算方法

海洋漁業生態承載力表征為海洋生態系統的漁業資源生態容量,為地區所提供漁業生產性海域面積。

BC=S×wf×yf×(1%-12%)/N=(S1+S2)×wf×yf×(1%-12%)

式中,S為漁業水域實際供給面積(hm2),wf為漁業海域產量因子,S1、S2分別為海洋捕撈、海水養殖各水域實際供給面積(hm2)?;趪H慣例,12%系為生物多樣性保留區(生態資源保護區),計算海洋漁業生態承載力是應減去生物保留區的面積。

1.5海洋漁業生態赤字(盈余)的計算

海洋漁業生態赤字或生態盈余為海洋漁業生態承載力與海洋漁業生態足跡之差。生態赤字表明該地區海洋漁業處于生態超載,漁業資源的消耗超過地區提供的容量;生態盈余表明地區海洋漁業發展生態良好,處于可持續發展狀態[4]。

若以ED表示本地海洋漁業生態赤字(或盈余)ED=BC-EF

2數據來源與指標說明

2.1數據來源

本文中漁業產量、海水養殖面積、海產品進出口量及總人口等數據主要來源于歷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鑒》的有關資料。

2.2指標說明

漁業海域均衡因子是指該海域的生物生產能力與世界平均海域生物生產能力比值,采取國際平均數值為0.2。

漁業海域產量因子是描述了該海域的生產力與世界平均水平的差異,采用平均數值為0.2。

漁業海域的初級生產力即漁業資源的原始生產力,在人工養殖過程中,需要投放飼料、藥物、電力(增氧設施)等,本研究采用1 500 kg/hm2作為海水養殖的初級生產力,29 kg/hm2作為海洋捕撈的初級生產力[5],如表1所示。

近十年來,廣東海洋漁業發展迅速,廣東海洋漁業產量逐年升高,漁業實現經濟效益穩定增長,海洋漁業作為第一產業在廣東海洋經濟產業結構中占有較高的比例,海產品既滿足地區的消費需求,一些特色海產品在國外市場也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根據我國漁業統計年鑒,匯總相關數據如表2所示。

3.1海洋漁業生態足跡計算分析

生態足跡作為衡量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程度的定量工具,可以測度漁業資源的生態損失狀況。海洋漁業生態足跡由海水養殖生態足跡和海洋捕撈生態足跡兩部分組成,結合海洋漁業生態足跡模式,計算海水養殖生態足跡和海洋捕撈生態足跡如表3。

表3顯示,從2004年至2013年,廣東海洋捕撈人均生態足跡從0.129 505 hm2/人降至0100 689 hm2/人,總體來看,逐年降低,在2009年達到近十年的最低值。從海水養殖來看,人均生態足跡逐年升高,表現為海水養殖產量逐年升高,養殖海產品逐步成為消費的主要來源。由于海水養殖生態足跡與海洋捕撈足跡相比,對海洋漁業生態足跡的貢獻相對較小,在海洋捕撈生態足跡下降的情況下,廣東近十年海洋漁業人均生態足跡總體是下降的。

分析廣東海洋捕撈產量逐年降低,生態足跡下降的原因有:(1)改革開放后,廣東漁船數量持續增長,漁獲量逐年增高,超額捕撈的后果直接導致海洋漁業資源銳減,海洋物種瀕臨滅種,漁業可捕撈數量及種類逐年減低。(2)1999年,中越就北部灣劃界問題達成協議,簽訂《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議》,原屬廣東漁民捕撈作業海域被禁止捕撈,據統計,有一萬艘漁船退出作業海域,可供捕撈海域面積的減少影響了近海捕撈產量[6]。(3)隨著我國實施海洋捕撈海洋捕撈產量零增長措施后,各省市制定各項措施控制捕撈產量,“涸澤而漁”的掠奪式捕撈得以控制,海洋捕撈產量逐年降低。

在海水養殖方面,十年來廣東海水養殖面積逐步縮小,然而海水養殖漁業產量增長迅速,這表明,在廣東海水養殖存在高密度、過度養殖現象,這種過度投放飼料的高密度養殖方式必然會加劇漁業水域環境的污染,造成近海養殖污染,影響著海洋生態資源的持續發展。

3.2海洋漁業資源生物承載力分析

海洋漁業生物承載力是海洋漁業開發的基礎,通過海域生物資源容量來支撐海洋漁業活動。海洋資源的平衡利用在于海洋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相適應,以此滿足漁業資源活動的有效開發及利用。根據漁業生態承載力模型,計算廣東省近十年漁業資源承載力如下表4所示。

海水養殖均衡生態面積從2004年到2013年呈逐步降低的趨勢,主要原因在于,近年來,廣東海水養殖面積逐年降低,從2004年的22.1萬公頃降到2013年19.7萬公頃,降幅了為10.8%,另外,10年來,廣東人口增加了接近1 000萬,在養殖面積減少和人口增加的雙重因素下,必然會導致廣東海水養殖人均生態承載力降低。

由于北部灣劃界的確定,廣東漁民退出了傳統漁業作業區,海洋捕撈面積相較降低,導致人均海洋捕撈生態承載力降低。在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人均生態承載力都下降的情況下,廣東海洋漁業生態承載力總體呈下降趨勢。

總體來看,廣東海洋漁業生態足跡和海洋漁業生態承載力都呈下降趨勢,但海洋漁業生態足跡均高于海洋漁業資源生態承載力,說明,廣東海洋漁業資源處于生態超載狀態,廣東海洋漁業資源難以承受對漁類海產品的需求,并且隨著生態超載一直持續,超載的累計效應最終會導致海洋漁業資源衰退,廣東海洋漁業生態不可持續問題將進一步凸顯。

4實現廣東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

4.1加強漁業資源保護與增值

漁業資源增殖是補償漁業資源數量,實現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主要途徑。通過加大海洋漁業資源補償實踐,完善相關的增殖法規,恢復漁業資源數量與質量。逐步加大漁民轉產轉業力度,通過進一步的加大漁業轉產轉業的政策支持,優化伏季休漁禁漁政策安排,規范海洋捕撈許可,逐步完善漁業資源增殖政策,實現海洋漁業資源增殖保值。完善伏季休漁制度,對現有的伏季休漁制度進行改進,考慮可以根據不同魚種、不同漁區的魚類生長發育期有針對性的制定休漁措施;根據漁業資源承載能力和捕撈能力狀況,規定持有準許捕撈許可證件的漁民可以從事捕撈,以限制漁船和漁具的實際增加,使捕撈能力與資源生產力相匹配。同時,積極調整捕撈控制指標,加大海洋漁業捕撈漁船減船力度,通過有效的減船措施,達到漁業資源增殖保值。

4.2加強水域生態保護與修復

水域生態環境是水生生物生存的條件及棲息場所,針對近海水域水質污染及生態荒漠化問題,應加大水域污染及生態災害防治及修復工程建設,采取各種生物工程及技術措施,對遭到破壞的水域生態進行修復和重建。強化污染水域環境應急監測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完善水域生態災害防治體系,提升水域生態災害預警預報能力,采取綜合措施,減輕對漁業生產、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水域環境的影響[7]。

4.3推進海水養殖業生態化發展

海水養殖對近海生態污染較大,應通過科技投入實現漁業利用方式的轉型,政府部門要產業園區規劃及建設,加大漁業科技指導及資金扶持力度,幫助漁民探索新型的養殖技術,扶持漁民發展深水網箱養殖,逐步將低碳技術應用到海水養殖業,在養殖過程中,減少壓縮能源的消耗,降低碳和碳水的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形成多層次的生態養殖技術模式。

4.4構建海洋漁業生態補償體系

海洋漁業生態補償機制是維護海洋漁業資源平衡的一項制度建設,為保持海洋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動態平衡,實現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建立海洋漁業生態補償機制,采取多種形式實現海洋漁業資源持續發展[8]。政府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快拓展社會及市場資金籌集,進一步豐富海洋漁業生態補償實踐活動,以制度性補償安排提高海洋生態生產力,維護海洋生物物種的數量及質量。

參考文獻:

[1] William Rees.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992,4(2):121-130

[2] 吳隆杰. 基于生態足跡指數的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測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博士學位論文,2006:64-67

[3] 宋亞洲,韓寶平,朱國平,等. 基于生態足跡的江蘇省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J].水生態學雜志,2010,3(2):17-18

[4] 張靳. 基于生態足跡理論淺談三亞生態城市發展[J].河北漁業,2015(07):56-57

[5] 頡曉勇,李純厚,孔嘯蘭,等. 廣東省海水養殖現狀與環境污染負荷評估[J].水產科技,2010(Z1):18-20+33

[6] 袁古潔. 中越北部灣海域劃界對中國的影響[J].新經濟,2002(Z2):105-107

[7] 王桂梅.中國海洋生態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J].經濟管理,2014(08):120-121

[8] 高強,高樂華. 我國海洋漁業生態失衡機制與修復研究[J].中國漁業經濟,2011(1):153-155

猜你喜歡
生態足跡海洋漁業漁業資源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國海洋漁業碳排放驅動因素研究
2020—2021年舟山漁場及鄰近海域小黃魚繁殖力現狀
淺談淺議如何提升海洋漁業檔案管理水平
漁業資源基層治理的多元協調
荔波縣淇江流域漁業資源發展現狀分析與管理措施建議
河北沿海焦氏舌鰨資源現狀分析
恩施州生態效益分析
喀納斯生態安全評價研究
關于福建省進行“藍色糧倉”建設的探討
基于GIS技術的江蘇省海洋漁業生產安全環境保障服務系統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