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活動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實踐研究

2016-12-17 19:01崔麗
關鍵詞:創新素質實踐

崔麗

摘 要:自課題《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研究》開題以來,課題組教師就一直關注課堂以外的教學部分,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主要開展了“綠地認養”、“生物興趣(科技)小組”等活動,同時編寫了《生物活動課》校本課程,另外在此期間課題組教師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競賽,借助競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向創新結果的轉變,進一步發展創新素質。

關鍵詞:生物活動;創新素質;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7-075-1

一、生物興趣小組的重要作用

生物興趣小組是生物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生物必修課教學在深度和廣度上的延伸,它的突出特點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尤其強調動手實踐,對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從事科學研究活動的初步技能,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1.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創新的基礎。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參加興趣小組的學生,通過制作葉脈書簽,制作動、植物標本,插花等活動,制作了許多包含他們辛勤勞動和聰明智慧的作品,讓他們享受到了收獲的喜悅,激發了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以及對生物界和生命現象的好奇心。學生們會自覺地救助受傷的蝙蝠、小鳥等,查詢救治、喂養等知識,幫助它們早日康復,回歸大自然。學生對生物學有興趣,就會主動地去學習它,去研究,才能有新發現。

2.培養創新自信心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所求的目標是正確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與能力去實現所追求的那個正確目標。創新比常規性解決問題有更多的艱難險阻,如果沒有創新自信心和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意志品質,就會半途而廢,不能取得成功。培養創新自信心首先要保護學生創新的自尊心,其次要多給學生創新成功的體驗。例如在制作葉脈書簽時,選材用桂花葉最易取得成功。桂花蘭葉具有網狀脈,且葉肉和葉脈的耐腐蝕程度差異較大,在用堿液加熱的過程中容易將葉肉腐蝕掉而保留完整而美麗的葉脈。有的學生就采集了許多種具有網狀脈的葉子,用來進行葉脈書簽的試驗,有的葉片太嫩,葉脈和葉肉的耐腐蝕程度差異不大,是極難做成葉脈書簽的。但是,這時老師應該肯定學生的創新意識,贊揚他不墨守成規,勇于求新的精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鼓勵他大膽地試驗。學生通過反復試驗,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終于制成了一枚用羊蹄甲葉的葉脈進一步加工成的美麗書簽。學生體會到了一次創新的成功,也鍛煉了鍥而不舍的優良品質。

3.培養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在興趣小組活動中,只有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嚴謹認真地去實踐,才能取得好的成績。例如做蝴蝶類標本,先遇到捕蝶難的問題。有的學生抱怨校園里的風蝶太少,因此,他捕不到鳳蝶,只能捕到菜粉蝶;但是,有的學生卻在校園內捕到了許多只鳳蝶。究其原因,是因為后者每天課后就拿著捕蟲網在校園內耐心等待鳳蝶的出現,“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就有了比別人更多的收獲;而前者做事不認真,圖輕松,怕麻煩,結果就收獲甚小。

4.培養實踐能力。實踐是創新的源泉。興趣小組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的任務是根據一定的原理、方法動手實踐,做出作品。原理、方法往往看上去容易理解,但要做出作品,卻要多次實踐,不斷吸取失敗的教訓,積累成功的經驗。例如制作植物臘葉標本,方法是采集——壓制——上臺紙——貼標簽——定名。如果壓制出來的標本變黑變皺,說明換紙不夠勤快或天氣太潮濕;如果標本在臺紙上的位置不當,作品就不好看。從采集到制成標本,往往要反復多次,花費約一個月的時間。

5.培養創造性思維。創新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在興趣小組活動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開動腦筋,學會用與眾不同的方式或別人忽略的方式思考問題,也就是說有一定的創造性。例如書本上介紹用來處死昆蟲的方法是用毒瓶。要捕捉昆蟲,就要先做好毒瓶,讓昆蟲快速地昏死過去。但是,往往事先沒有準備捕昆蟲,卻遇到了想要的昆蟲,并捕到了,該怎么處理呢?同學們就探索更簡便的方法:A.關進加蓋的容器中,讓昆蟲餓死。此法簡便,但缺點是昆蟲容易因掙扎損傷翅、足,導致標本不完整。B.制作簡易毒瓶。將2~3粒樟腦丸放入加蓋容器內,用這種辦法處死昆蟲,標本損傷程度較低,應急性不錯。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勇于創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正如達爾文在自傳中所說的:“我所以能成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愛好科學——不厭深思——勤勉觀察和收集資料——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笨梢?,創造性思維是創新最核心的要素。

二、科技競賽積極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向創新結果轉變

創新的火花一旦產生,教師要及時抓住,并且積極創造條件促使創新思維轉變為創新結果,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及時鞏固和進一步深化,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我校2015年寒假組織學生參觀金山湖濕地生態系統,讓學生了解蘆葦等濕地優勢物種適應沼澤生活的獨特生態特征和生理結構特點。然而卻有同學提出了一個逆向思維的問題:蘆葦能適應水生生活,它們在陸地上也能生活嗎?帶隊教師及時抓住這一創造火花,給予肯定和鼓勵,并進一步鼓勵學生查閱資料、咨詢專家,進行實驗方案設計,并提供幫助指導實施,最終實驗取得了成功。該項目參加“江蘇省第二十六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比賽”,獲三等獎。在參加這一比賽中,多名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獲獎,其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地發展,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成就感、自豪感。事實證明,長期參加生物興趣小組的許多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創新能力都非常強,參加生物學方面的活動成績也比較突出,如在市實驗考查中他們幾乎都能既快速又準確地完成各項考試項目,平均得分遠遠高于其他同學。

同時,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校領導的高度認可,被視為學校辦學特色之一,學校謝校長在全區的“校長沙龍”上作了《從“心”出發,尋找減負增效的增值點》的發言,向區領導及其他學校校長們隆重介紹了包含生物在內的校本課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獲得了比賽特等獎。

猜你喜歡
創新素質實踐
新課改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功效研究
創新教育在大學成功素質教育中的實施
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