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社會功能探討

2016-12-19 07:04姚譯添
新媒體研究 2016年21期
關鍵詞:社會功能

姚譯添

摘 要 基于當前的媒體時代,各種大型綜藝娛樂節目層出不窮,競爭激烈愈發明顯。部分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甚至出現社會功能失調的現象,使得觀眾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遭受影響。為此,有必要對綜藝娛樂節目所承載的社會功能及其失調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其社會功能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社會功能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1-0165-02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在不斷壯大,并獲得了眾多觀眾的支持與認可。要注重調和節目的社會功能,在為受眾提供文化、娛樂等功能的同時,還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功能失調現象,防止受眾的價值觀遭受影響,甚至造成中國社會倫理道德遭受抨擊,致使社會文明發展停滯不前現象的發生。所以,應對當前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社會功能進行重點研究。

1 我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社會功能的體現

1.1 娛樂功能

電視的普及和發展,讓娛樂節目有了更為便捷的平臺可以展示其娛樂功能。我國的綜藝娛樂節目具有多樣性,普遍存在的社會功能便是娛樂性。對于大部分觀眾而言,對電視的最大需求便是從中獲取娛樂,所以電視綜藝娛樂的功能就極為凸顯——回歸大眾。當前社會生活處于快節奏狀態,人們忙于工作、家庭,心理壓力也逐漸擴大。在這樣的社會文化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若是能夠把握好受眾的心理狀態,開展大眾化的娛樂節目,對于緩解觀眾的心理情緒,放松觀眾的心靈有很大的益處,并能夠吸引廣大群眾的注意力。例如,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和《中國好聲音》等節目都獲得了眾多觀眾的青睞。尤其是在互聯網普及的時代,人們在觀看節目時有了更為便捷的平臺,受眾群體也不斷擴大,也使得臺網結合更加密切,浙江衛視中國藍TV和芒果TV等網絡播出平臺應運而生。同時,網上綜藝娛樂節目也相繼開展,如愛奇藝平臺的《奇葩說》,優酷網的《羅輯思維》等充分迎合了大眾的心理需求,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感到身心愉悅與放松,使電視綜藝的娛樂功能效果最大化。

1.2 文化功能

中國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累積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能夠豐富我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文化內涵,還能夠在把握我國綜藝節目發展走向的同時向觀眾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和傳統文化,觀眾在通過參與者的挑戰過程中,還能豐富自身的知識文化,充實自我。例如,央視近年來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雖然主打漢字文化的主題,卻沒有局限于漢字的聽寫,還包括豐富的語言詞匯,而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不僅能夠與同學同步做題,還能充分領略中國漢字的魅力和精髓。又如2014年浙江衛視推出的新型人文綜藝類節目《中華好故事》,該節目以普及中華傳統故事為主要內容,善于運用知識競賽、故事演繹、名人出題、知名校友助陣等多樣化的形式來普及同中華傳統故事相關的知識,在故事內容解釋、專家解說中涉及了多學科的知識普及,如歷史、生物、化學等,為觀眾提供給了一個全學科、多方面了解中華文化的平臺。多項文化類節目的興起也讓人們漸漸領悟到中國傳統文化,對弘揚中華文明有其重要性意義。

2 導致我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社會功能失調的原因

2.1 過度娛樂化

電視綜藝娛樂節目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播娛樂、輕松愉悅的氛圍。然而,當前許多娛樂節目卻出現了過度低俗化和庸俗化的特性,導致綜藝娛樂節目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在我國娛樂化節目當中,較早出現的《正大綜藝》《綜藝大觀》等都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更是風靡一時,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為觀眾帶來了許多趣味橫生的樂點。而之后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綜藝娛樂節目,如《我愛記歌詞》《中國夢想秀》《中國達人秀》《最強大腦》《旋風孝子》等新型娛樂節目,融合當下人們的喜好,再輔之以輕松歡樂的主持風格,很快就被大眾所接受。而另外一些過度娛樂化,毫無文化內涵、社會意義的綜藝節目也漸漸退出了大眾的視野。除此之外,電視綜藝也刮起起了一陣選秀娛樂風潮,最典型的如《超級女聲》《加油!好男兒》等。無論是央視或是各個地方臺都迅速制作選秀節目,各種類似的節目層出不窮,旨在靠娛樂特色博取觀眾的視線,在電視綜藝娛樂節目中占領一席之地。甚至一些娛樂新聞,常常為了提高節目收視率,濫用煽情的鏡頭細節,卻忽略了新聞本身所應該關注的是話題的研究和探討。該節目雖給觀眾帶來了一定娛樂性,卻無法留下深刻的印記。

2.2 缺少自主節目品牌

娛樂節目出現更深層次的意義是為了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弘揚我國的特色文化。然而,隨著娛樂節目不斷的發展更新,國內外合作日益頻繁,可以看出我國的娛樂節目逐漸呈現缺少自主節目品牌特色的趨勢,普遍存在著跟風、買下國外綜藝節目版權的問題,甚少創立屬于中國所特有的娛樂節目。近年來,中韓文化交流特別頻繁,我國多數娛樂節目更是購買韓國綜藝的版權,在原有的韓國娛樂節目上加以改造,而忽略了我國的社會、文化背景。這就使得我國的電視媒體失去了原有文化傳播的意義,若想開創我國文化品牌特色更是難上加難。雖然我國電視綜藝節目始終處于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適當購買版權也有利于我國綜藝節目的發展。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在原有版權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本土化改造,并且以此為基礎,增強自主創新。例如全新原創節目《中國新歌聲》,則是在充分學習國外版權節目的基礎上,自主創新的典型;還有北京衛視新推出的《跨界喜劇王》,也掀起了國內綜藝節目原創的熱潮。

2.3 商業化氣息過重

無論何種類型的娛樂節目,似乎都遵循一個規律:收視率高才是硬道理,收視率掌握著娛樂節目的生死大權。尤其是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前提下,對于利益的追求使得多數娛樂節目漸漸趨向商業化,偏離了文化市場的走向。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電視媒體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不斷推出大型商業化、低俗化的娛樂節目,甚至是為了收視率的提高而不惜扭曲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充分考慮到節目所產生的社會效應是否會不利于人們的思想健康發展。例如,最為人詬病的《非誠勿擾》中女嘉賓“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的拜金言論,確實是嚴重違背了我國傳統的道德倫理,是否能夠得以傳播,本就值得商榷。此外,部分節目在開播前就已經設定好了“劇本”,嘉賓該如何去表達,怎樣演繹才能更吸引觀眾的注意,或是炒作話題提升節目的收視率。這種錯誤的道德傾向以及帶有欺騙性的言論觀點都嚴重影響著社會的道德標準,更甚者會改變觀眾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 完善我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社會功能

3.1 創造特色品牌

由上述可知,我國多數的電視綜藝娛樂節目都是由國外引進而來,并不是根據我國基本國情所衍生的,本質上仍與我國文化存在一定差異性。雖然我國倡導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文化傳播經驗,但這個借鑒的基礎是建立在不斷創新節目形式,并將其改造成適應我國國情、文化內涵的“本土化”綜藝娛樂節目。但仍有部分娛樂節目,只是“換湯不換藥”的將節目中的人物調換,而內容卻還是沿用了國外的形式,并沒有凸顯出屬于我國特有的文化。所以,我國還應該加強創設特色的娛樂節目,打造凸顯我國深厚文化底蘊的節目品牌,不應盲目追隨外國的節目形式,只有從本質上打破節目形式的雷同性和同質化,以循序漸進的狀態去開創新型、別具一格的節目,才能真正在媒體市場中立足根本。

3.2 提高文化內涵

中國向來被稱為禮儀之邦,更是倡導其和善美。所以,我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應該充分融入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開創出和諧、文明等為思想主題的綜藝欄目,這不僅能夠提高我國公民的道德修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對于促進全民族的團結友愛、社會和諧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電視綜藝娛樂節目就其形式而言,要彰顯娛樂性,但娛樂并不代表文化的不相容,也不等同于低俗的趣味,而是要通過這種娛樂向人們傳達出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念,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能夠收獲東西,真正做到寓教于樂,這才是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意義所在。因此,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創辦應該以提高人們的文化內涵、道德修養為主,輔之以娛樂功能,才能促進節目的健康發展。

4 結束語

電視綜藝娛樂節目在電視節目中占據著重要部分,所呈現的社會功能不僅能夠調劑受眾的生活娛樂,還能夠傳播深厚的文化內涵。但是,若不能夠掌控好娛樂節目所傳達的思想主題和價值內涵,則會起到反作用的效果。所以,應該不斷完善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社會功能,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以寓教于樂的節目形式來傳播中國文化,讓受眾更易于接受并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道德修養。為受眾帶來歡樂的同時,更多得到精神上的充足以及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彭曉燕.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社會功能與文化追求[J].電影評介,2014(19):80-81.

[2]楊子夢.中國慈善公益類電視節目的社會功能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4.

[3]于寶瑩.我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社會功能探析[J].今傳媒,2016(24):39-41.

猜你喜歡
社會功能
淺析音樂的美育作用
基層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探析
壯族(布偏)天琴文化的社會功能探微
淺談愛德華·邦德《李爾》中的“布萊希特式”
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
當前我國鄉鎮綜合文化站的社會功能分析
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
以數據新聞獲獎作品探析數據新聞特征
淺析維吾爾族樂器獨它爾
淺析民族地區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