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商銀行會計風險的形成及其防范探討

2016-12-19 07:59胡鵬
中國市場 2016年31期
關鍵詞:農商銀行會計風險防范措施

胡鵬

[摘要]農商銀行作為我國金融系統中的一部分,在國民經濟發展帶動下獲得了長足發展。會計是銀行系統的基礎性工作,基本上所有業務都建立在會計工作之上。但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會計工作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埋下了諸多會計風險。而農商銀行會計風險具有特殊性,貫穿于各項業務、各個環節,不利于農商銀行持續發展。文章對當前農商銀行會計風險的形成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會計風險特點基礎上探討防范農商銀行會計風險相關建議及措施。

[關鍵詞]農商銀行;會計風險;風險形成;防范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135

1前言

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各個國家經濟、文化交流越發頻繁,促使國內外金融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商銀行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促進作用越來越明顯。農商銀行是地方資金流動的第三方平臺,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等特點,其中會計風險最為突出,由于其貫穿于銀行所有業務,一旦發生會計風險,將對整個銀行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加強對該問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不但能夠增強銀行自身抵御能力,且能夠促進金融體系日漸完善,推進國民經濟發展。

2農商銀行會計風險的形成

2.1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都采用分行制的管理形式來對自身進行管理,農商銀行也不例外。在具體執行過程中,該制度將總行作為核心和中心,在其他城市分別設置分行,由總行統一管理。分行按照總行下達的要求開展各項業務和工作,共同達到管理目標。但隨著金融現代化、信息化發展,該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日漸暴露,如管理層過多,延誤了要求和任務下達事件,且管理人數需求量較大,指令傳遞不夠及時等問題層出不窮。正因如此,銀行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使得農商銀行競爭實力大打折扣,不利于銀行競爭力及盈利能力的顯著提升。不但如此,該管理模式下的集權與分權結合難度較大,循環周期較長,直接增加了風險。

2.2核算程序存在風險

通常來說,農商銀行需要通過人民銀行,才能夠跨系統開展轉匯業務。但是農商銀行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卻并沒有嚴格做到這一點,往往會采取與其他商業銀行進行協作的方式來開展轉匯業務。因此當面臨內部管理與會計制度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核算人員極易受到利益驅使,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做手腳,如憑證造假、科目使用不合理等,導致披露的會計信息失真。[1]此外,當前農商銀行已經意識到了內部控制重要性,但是尚未制定統一的內部管理制度,缺少對財務風險控制的明確要求,無法為會計人員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最終埋下了安全隱患,給會計操作帶來了可乘之機。

2.3內部會計控制缺失

目前,多數農商銀行在日常經營中,將關注點放在擴大規模上,而針對構建起來的網點門店等管理并不重視。不同于計劃經濟時代,市場經濟體制下,金融機構所處環境具有復雜性、多元性等特點,需要銀行重視內部控制。良好的內部控制能夠實現對銀行各項業務的監督和控制。另外,農商銀行在風險控制方面并不重視,會計人員自身風險防范意識較為薄弱,在工作中對風險敏感度較低,不利于會計工作有效性的發揮。

2.4監管職能不明確

農商銀行會計工作中,會計人員多身兼數職,不僅要對風險進行管控,還需要進行行政管理?;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風險管控工作的獨立性,造成會計人員無法全面落實風險監管職能,使得農商銀行始終處于安全隱患當中。一部分地區銀行內部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需要對日常賬目進行整理,還需要監督風險工作,給管理人員帶來了機會,過度干預財務核算工作,促使銀行風控能力大打折扣。[2]加之會計工作涉及數據表格較多,與外部市場發展趨勢背道而馳,極易產生決策失誤問題。綜上來看,農商銀行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管理問題重重是形成會計風險的主要原因,要想從根本上增強農商銀行核心競爭力,亟待解決上述問題。

3防范農商銀行會計風險的相關措施

3.1優化管理模式

針對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問題,農商銀行應積極吸引國外銀行先進的管理經驗,增加農商銀行管理機制中對風險管理機制的重視,進而使農商銀行整體的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實現對整個銀行各項業務的整體覆蓋。同時隨著新經濟形勢的到來,越來越多先進的、新型的管理方法層出不窮,農商銀行可以結合自身特點,選擇合理的管理方法,逐漸探索一條適合本銀行發展的新型管理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重視對會計風險的管理,對業務發展的各個環節都應給予足夠的關注,保證資產、負債等業務得到高效管理。在此基礎上不但能夠及時預見會計風險、防范風險,且能夠構建良好的業內文化,形成良好的作風。[3]

處在現代金融環境中,農商銀行還應積極完善財會規范,除了對從業人員職業規劃、態度等進行完善,還應從法規、制度等職責方面形成一套完善的會計規范體系,為會計人員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促使會計人員能夠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并與管理者共同商議防范措施,最大限度上避免會計風險對農商銀行產生的不良影響。

3.2完善核算體系

農商銀行能否有序發展、避免會計風險對銀行產生的消極影響,與內部核算體系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農商銀行應針對當前會計核算存在的缺陷及不足進行相應的完善,從制度制定與執行兩個方面入手,促使核算體系能夠為會計人員順利開展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4]不僅如此,商業銀行會計還應嚴格按照制度要求,形成登記交接制度,增強會計人員責任意識,逐漸加強風險防范屏障。在完善的核算體系支持下,能夠促使會計真實地反映出銀行的支出及收入,不斷提升對會計風險的防范能力。

3.3加大內控力度

金融系統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勢必會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因此面對新經濟形勢,農商銀行要想更好地順應金融業發展趨勢,需要重視內部控制。詳細來說,可以對銀行會計工作制定領導責任制,對會計工作崗位、環節的關鍵點進行研究。同時立足于各項業務特點等制定具體的流程,按照責任分離等原則構建會計崗位責任制,促使會計人員能夠對資金進行高效管理,最大限度上提高資金利用率的同時,保證資金安全。[5]不僅如此,現金、單據及賬務等要進行分離化管理,避免一人承擔多項工作,從根本上杜絕徇私舞弊問題的出現。由于會計工作貫穿于整個農商銀行各項工作全過程,所以在防范會計風險時要樹立全局觀念,將內控系統制度與措施等要素有機整合到一起,從而構建穩定有序、安全的會計秩序。

3.4重視監督和管理

為了提高農商銀行整體競爭力,除了采取上述措施,還需要加大對會計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加快銀行會計工作朝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在具體工作中,針對會計監督工作,農商銀行要認識到信息化時代下信息技術在防范會計風險中的積極作用。[6]針對當前銀行會計工作現狀,適當增加資金、人力投入,構建智能化、現代化監督檢查體系,從而有效彌補人力監督和檢查存在的不足。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不但能夠及時發現會計漏洞,且能夠提高會計操作風險控制能力,實現對會計工作的動態監督,從而促進我國農商銀行健康發展,減少風險帶來的消極影響。

4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會計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是銀行各項業務及工作的真實體現。但現今農商銀行在業務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缺陷,因此農商銀行應根據自身風險特點與會計工作問題,堅持合理原則,從管理模式、核算及內部控制等多個層面入手,規范銀行會計工作,不斷提高會計工作的準確性及真實性,從而促進我國農商銀行又好又快發展,成為金融領域的佼佼者。

參考文獻:

[1]詹丹丹.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及其防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175-176.

[2]康躍一.銀行會計結算風險及其防范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3):54-55,58.

猜你喜歡
農商銀行會計風險防范措施
網絡支付風險及其防范措施
網絡監聽的防范措施
PPP項目中的常見風險識別及防范措施
論農商銀行思政工作的創新與結合
商業銀行會計業務風險防范研究
煤礦井下測量的常見問題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