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教學中課堂問題設計的選擇

2016-12-19 18:42李軍
文理導航 2016年31期
關鍵詞:課堂問題高中政治

李軍

【摘 要】“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的動力,教師要善于利用問題來啟迪學生,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形成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習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高中政治教學中課堂問題設計的方法和策略,促進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自主探究,逐步提高。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問題;參與課堂

有效的課堂問題會成為學生探究的“催化劑”使學生思維發散,腦筋活躍,積極地思考政治知識,掌握其中蘊含的道理和規律,在思考中提高能力。恰當的問題會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加工處理,在探究中會快速、全面、準確地從知識中提取出要點信息和材料,從而能夠準確、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獲取的有關信息,形成一種思維能力。問題設置的巧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在分析中進行查找、甄選已存儲的知識,將他們重現,理解,以逐步地提高學生的能力。

一、針對學習目標直接提問,一目了然

每節課都有特定的學習目標,這是學生通過探究和學習需要完成的任務,新課的學習密保就是學生要解決的問題,能夠順利解決問題就說明學生已經掌握了知識要點,因此教師可針對學習目標直接提出問題。這樣的問題直截了當,讓學生一目了然,知道需要探究的內容和學習的方向,從而可以積極地思考,在閱讀和學習中獲取信息,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進行處理。學生看到問題后可以直接思考關鍵信息,在思考中進行細致觀察,全面理解,準確表達,通過自己的理性思維來融入到問題情境中,分析問題,從知識儲備系統中查找信息,逐步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我國的政黨制度》時,教師可以直接詢問學生: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含義是什么?通過對于教材的學習,學生會很容易找到問題的答案,并對知識進行加工理解,形成自己的認識。這種問題突出了學習重點,使學生可以有的放矢,實現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思考中學生還會認識到依法執政不同于依法行政,依法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依法行政的主體是政府。同時學生會明確黨不屬于國家架構,不能履行國家職能。直接的問題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化了學生的認識,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

二、問題置于故事經典之中,激發興趣

教師將問題置于典故中,能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思考,使他們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內涵。故事或經典都是有一定情境的,其中有沖突、有奇聞,有軼事,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和主動性,好的故事或精巧,或有趣,或讓人深思,把問題置于其中會使學生產生更大的探究主動性。故事或經典能夠流傳下來其中往往蘊含著耐人尋味的道理,以故事為載體也是一種好的提問方式。例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思考回顧“守株待兔”的故事,之后設置問題:其中體現了什么哲理?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將問題置于典故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會豐富學生對典故的積累和理解。在對于故事的分析中,學生會認識到它把現象當本質,把偶然聯系當做必然聯系,是一種錯誤的做法。故事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三、問題置于現實問題事件,聯系生活

學生的身邊總在不斷地發生新鮮事,總有各種各樣的現實問題和事件,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學習素材,而且與學生的關系親切而有自然。教師需要提高敏感性,從生活中敏銳地發現、搜集這些案例并使之成為問題的好載體。

例如在學習《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時,教師可以把問題融入到現實生活中,通過學生身邊熟悉的知識來設置問題:人制造了機器人,機器人的使用又會對人的就業產生影響。一方面會使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崗位減少,另一方面會使研發、銷售和服務等就業崗位增加,這種變化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材料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說明機器人與人的關系。通過把問題與現實相結合,學生會感覺到知識學習的用途和目的,它并沒有脫離生活,在現實中有著廣泛地應用,從而會帶著更加主動的態度去分析和實踐。在探究中學生會認識到問題涉及的知識點是矛盾的基本屬性。解題時首先應答出矛盾的基本屬性是什么,并進行知識細化,然后再結合材料分析機器人與人對立表現在什么地方,統一表現在什么地方即可。問題與生活現實相聯系,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加速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目的。

四、問題置于認知弱點之中,轉變價值

提高學生的能力大核心動力是價值觀的演變,即學生對美丑、對錯、善惡、真假的認識的變化和發展。教師的教學著眼點不僅是知識的獲得,還有認知水平的提高,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介紹,使學生能夠學會做人,全面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問題設置中可以針對學生的認知弱點進行提問。例如在學習《生產與經濟制度》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置問題:目前每年約有3萬頭非洲大象因非法象牙交易被盜獵者殺害。為禁止非法象牙交易,多國政府公開繳獲的象牙及其制品表明了什么?在對于問題的探究中,學生會認識到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它表明了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多國政府通過公開銷毀繳獲的象牙及其制品禁止非法象牙交易,表明公開銷毀象牙可以減少象牙交易。在對于問題的探究中,學生會認識到什么樣的價值觀是正確的,什么樣的價值觀是不對的,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評價標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把握學生認知特點和認知水平,準確診斷其可能存在的認知弱點。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發展,看到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同時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框架,形成知識脈絡。

總之,教師要關注課堂問題的設置,通過直接提問,將問題置于故事中,放于現實問題中以及關注學生價值觀的轉變中等方式來設置問題。對于問題的思考學生的思維活躍了,學生的智慧得到了啟迪,從而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和學生潛能的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翟曉靜.“兩難”問題在政治課堂的應用[J].才智,2010年22期

[2]劉淑娟.讓我們的政治課堂變得和諧起來[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猜你喜歡
課堂問題高中政治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提問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
高中地理課堂問題與小組合作探討的深入研究
議初中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
探討課堂中問題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淺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簡約課堂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錯題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