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凍的類型及防御對策

2016-12-20 13:25朱鳳霞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0期
關鍵詞:防御對策霜凍類型

朱鳳霞

摘要 在詳細揭示霜凍類型的基礎上,分析了霜凍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同時給出了相關的防御對策,以期減輕霜凍天氣對農作物造成的危害。

關鍵詞 霜凍;類型;農作物;影響;防御對策

中圖分類號 S4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209-01

1 霜凍的類型

1.1 按成因劃分

1.1.1 平流霜凍。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在向南方逐漸移動的過程中,造成南方的氣溫迅速下降而引起的霜凍天氣可以稱之為平流霜凍。通常情況下在早春或者晚秋季節出現平流霜凍的概率較大,平流霜凍出現的區域其溫度會迅速降低,低溫天氣會使農作物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1.1.2 輻射霜凍。通常情況下,輻射霜凍與平流霜凍出現的季節相同,大多出現在早春或者是晚秋季節。輻射較強、晴朗無風的夜晚,近地面的空氣溫度比地表溫度低時,地面以及物面上的熱輻射作用使地面和植物表面的溫度迅速下降到0 ℃以下形成輻射霜凍。

1.1.3 平流輻射霜凍。平流輻射霜凍也叫混合霜凍,是2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北方冷空氣在入侵過程中會使溫度迅速降低,如果降溫天氣一直持續到夜間,再加上輻射冷卻的作用才能形成平流輻射霜凍。我國北方地區的春季和秋季出現的霜凍天氣大多屬于這種類型,這也是形成初霜凍和終霜凍的主要因素,農作物受平流輻射霜凍的影響較大。

1.1.4 蒸發霜凍。干旱地區出現降水天氣后,空氣中濕度會逐漸降低或者植被上的水分快速蒸發,使農作物植株冷卻,溫度急劇下降并造成農作物出現不同程度的蒸發霜凍。

1.2 按季節劃分

1.2.1 春季霜凍。春季霜凍又叫晚霜凍,出現在寒冷季向溫暖季過渡期,也是農作物生長初期。冬作物開始返青,初播喜溫作物開始出苗,果樹開花。春季霜凍天氣對春季返青生長的越冬作物及春播作物和蔬菜造成的影響是最大的。終霜凍時間越晚,霜凍強度就會越大,對植物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就越大[1-2]。

1.2.2 秋季霜凍。秋作物后期生長階段出現的霜凍天氣稱為秋季霜凍或早霜凍,通常出現在溫暖季向寒冷季節過渡期內,秋季霜凍會造成遲熟作物停止生長,影響作物產量和質量。初霜凍出現時間越早,產生的危害越大。

1.2.3 冬季霜凍。冬季霜凍一般出現在南方地區,當強冷空氣向南方地區移動時,會伴隨有夜間輻射冷卻,造成地面或者近地面的溫度迅速下降,當溫度下降到可以傷害農作物時就形成了霜凍,冬季霜凍對南方地區農作物造成的危害較大。

2 霜凍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

低溫條件下,農作物細胞原生質通透性增大,植物體內水分不斷向外滲出,最終使植物缺水死亡。另外,還會使植物新陳代謝遭到不同程度破壞,使植物體內出現毒素而危害農作物;當溫度<0℃,植物體內細胞間隙中水分凍結形成冰晶,細胞中水分不斷滲透并被冰晶吸收,體積增大膨脹,冰晶機械擠壓使細胞被破壞,嚴重時植株死亡;霜凍出現后,陽光直接照射溫度又迅速上升,植物細胞間冰晶融化成水后快速蒸發,植物體內水分急劇流失,最終植株因失水過多而死亡。

霜凍對玉米、棉花、大豆等秋收作物影響較大[3-4]。玉米灌漿期遇霜凍會對玉米產量和質量造成不同程度影響;氣溫<0 ℃時,玉米輕度受凍,葉片變得枯黃,影響植物光合作用。低溫霜凍天氣對果樹危害也較大,危害部位和程度與霜凍持續時間、降溫幅度有關,并受果樹樹齡及對抗低溫能力影響,輕則造成果樹減產,重則導致果樹死亡。

3 霜凍天氣的防御對策

3.1 采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技術

結合本地區初霜凍和終霜凍出現時間,對農作物播種時間不斷調整,如棉花生育期較長,應進行適時早播。結合無霜期的時間長短,對早、中、晚品種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應避開霜凍危害;因地制宜,對農作物品種進行合理分配,農民可以在低洼或者是谷地等出現霜凍嚴重的區域內,選擇那些耐寒品種,而對于霜凍造成危害較輕的地方應選擇種植抗寒能力較弱的農作物品種;地方農業部門應加大研究力度,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條件積極研發一些抗寒品種,不斷提升農作物的抗霜凍能力。

3.2 提高預報水平,加強農業氣象服務

霜凍災害性天氣是甘肅酒泉市主要的農業氣象災害之一,一旦出現嚴重的霜凍災害時會造成農作物大幅度減產,嚴重的情況下還會使農民絕收。在這種形勢下氣象部門應對霜凍災害性天氣加強預測預報,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不斷完善霜凍災害防御機制,使氣象部門服務于農業的能力不斷得到提升;除此之外,酒泉市氣象局還要詳細了解當地出現初、終霜凍的時間,同時還要熟練掌握出現霜凍的原因以及變化規律,正確指導農業生產,不斷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

3.3 選擇適宜物理方法防御霜凍

3.3.1 熏煙法。燃燒植物廢棄物可以在作物表面產生煙幕,在增加地層表面溫度的同時,還可以增加農作物之間的溫度,避免出現輻射冷卻現象,通過煙熏法可以將地層表面溫度和農作物之間的溫度增加0.5~2.0 ℃。

3.3.2 灌溉法。在霜凍出現的前1 d灌溉農田,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以及熱容量,降低溫度變化幅度,一旦出現霜凍災害性天氣現象時可以降低農作物的位置,在對農田灌水之后,可以使作物葉面的溫度升高1~2 ℃。

3.3.3 覆蓋法。將席子、農作物秸稈、草灰等覆蓋在農作物表面,可以保證地面的熱量不流失,起到保溫和防護的作用,還可以有效抵抗冷空氣的入侵,對霜凍的防御效果比較明顯。

4 參考文獻

[1] 楊虎,胡玉萍.霜凍災害的研究[J].農業災害研究,2012,2(1):54-61.

[2] 沈修美.霜凍形成及其對農作物的影響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3(3):127-128.

[3] 張錦泉,馬麗婷,楊先榮,等.臨夏地區春季經濟花果樹類及農作物霜凍災害形成條件及防御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3):283-285.

[4] 王琪珍,王承軍,卜慶雷,等.2009年冬春萊蕪林果業低溫霜凍災害的成因及防御對策[J].江西農業學報,2010(4):96-98.

猜你喜歡
防御對策霜凍類型
牙克石市圖里河地區初終霜日及無霜期變化分析
當前計算機軟件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
計算機軟件安全問題的分析與防御策略
1961—2014年臨夏州霜凍特征及防御對策
我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主要類型及其存在價值初論
C語言教學探討
人名中不應該使用生僻字
針對作物遭遇霜凍的低溫霜凍的防御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