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主要類型及其存在價值初論

2016-11-14 09:02靳小玲胡莉彬
職教論壇 2016年24期
關鍵詞:實訓基地類型價值

靳小玲+胡莉彬

摘 要:實訓基地的建設水平已經成為衡量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然而,我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水平卻整體明顯滯后,這種狀況與我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態勢形成較大反差。實踐表明,我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迫切要求理論上的指導。通過對實訓基地建設內涵的分析,從實訓基地功能角度出發對實訓基地進行了邏輯劃分。深入分析了四種主要實訓基地類型的價值,提出了提升實訓基地價值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訓基地;類型;價值

作者簡介:靳小玲(1989-),女,山西長治人,山西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成人教育基本理論;胡莉彬(1970-),女,山西文水人,山西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項目:2013年山西省教育科學規劃指令課題“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問題研究”(編號:ZL-13004),主持人:胡莉彬。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24-0082-05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高等職業院校改善辦學條件、彰顯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視,全國高職院校都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實訓基地建設,使實訓基地數量和規模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由于缺乏經驗和理論指導,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難題。實踐證明,對高職院校實訓基地進行系統的研究非常重要和迫切。因此,也就必須弄清楚諸如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實訓基地的類型及其存在的價值等關鍵問題。

一、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及高職院校實訓基地類型

(一)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

所謂類型劃分是指把整體分成若干部分,即揭示概念的外延,是根據某一標準把一個屬概念分為若干個同級的種概念的邏輯方法。由于觀察角度不同,劃分的標準可以多種多樣,相應的劃分結果也就大不相同。只有在充分把握事物內涵的基礎之上,以事物的本質特征為劃分標準進行劃分,才能實現事物的高度有序化,從而極大地提高我們的認識效率和工作效率。因此,對實訓基地的建設進行有序劃分的首要條件是辨明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

關于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有多種說法,在眾多的解釋中,筆者同意如下觀點:實訓基地應該是具有多種功能并能夠滿足多方面需求的綜合建設,包括場所、師資、設備、制度等。而不能是單純的模擬實驗室建設,也不能是畢業實習場所的建設。因此,對實訓基地進行全面合理的分類,理應從功能角度入手。

(二)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類型概述

筆者通過對近十年來的研究成果進行關鍵詞搜索,有關“實訓基地”的文獻有15723條,有關“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文獻有363條,有關“高職院校實訓基地類型”文獻卻一條都沒有。但是筆者通過對363條“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相關文獻的查閱發現,學者們在對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論述中常出現“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生產性實訓基地”等詞匯。也就是說學者們沒有系統地論述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分類情況,最大的問題是劃分的標準不一、外延相互交叉。筆者經過梳理,主要有以下幾種劃分:

1.按照實訓基地位置分類。按照實訓基地建設的位置分類,將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分為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得到學者們的廣泛認可,并在多篇文章的論述中被引用。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政法職業學院的高潔如在《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發展和完善》(職教論壇,2014)一文中指出“根據實訓基地的建設位置,可分為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盵1]按照實訓基地的建設位置,將實訓基地劃分為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兩大類型的觀點由來已久。這樣的分類方法簡單明了,便于學者們研究和交流。但是隨著實訓基地建設形式的豐富化、類型的多樣化,這種粗略的分類方式已經不能真實反應所有實訓基地的內容,需要進一步對實訓基地進行細致的劃分。

2.按照實訓基地建設主體分類。沈華錦,蔣喜鋒在《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模式》(教育學術月刊,2008)一文中認為,在我國多年來的實踐和探索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分為校內自建實訓基地、校企共建實訓基地、院校聯建實訓基地和公共實訓基地[2]。此外,共享型實訓基地也是各位學者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李建在其碩士畢業論文《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若干問題研究》(天津大學職教學院,2008)中指出共享性實訓基地是指“校際共建,實現資源共享”的實訓基地[3]。按實訓基地的建設主體進行劃分,能夠較為詳盡的展示出實訓基地的具體建設模式,但是由于實訓基地在建設過程中,各方利益的參與和互相制約,使每個實訓基地都很難界定到底是由哪一個或哪幾個力量主導建設的,在概念界定上容易出現交叉和混亂。

3.按照實訓基地功能分類。南海教授在《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調查研究》(職教論壇,2013)一文中,將實訓基地按照功能的不同分為教學型、生產型、教學生產型、生產教學型四個類別。認為“教學型實訓基地是指,主要用于本校學生實習實訓、幾乎沒有生產或對外有償服務的實訓基地;生產型實訓基地,是指主要用于生產或對外有償服務的實習實訓基地;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是指,在滿足本校學生實習實訓教學的前提下兼有一定量的生產或對外有償服務的實訓基地;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是指,在滿足一定量的生產或對外服務的前提下兼有滿足一定量的本校學生實習實訓教學需要的實訓基地?!盵4]理論與實踐反復證明,當且僅當,依據實訓基地所具有的功能,可以將所有實訓基地從本質上進行毫無遺漏的類型劃分,有利于理清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路,便于科學研究、交流。

此外,還有很多實訓基地的分類方法。如:按照運作效果分為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消耗性實訓基地;按照建設目標分為生產性實訓基地、實踐教學性實訓基地和產學研一體化實訓基地;按照服務專業的屬性分為生物技術應用實訓基地、護理職業技能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基地等等。由于這些分類結果在研究過程中不能常被用到,沒有起到分類的效果,所以在此不做過多的闡述。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盡管關于高職院校實訓基地有大量的研究,但對于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分類的問題卻是各執己見,并且一些常見的分類方法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為了能夠窮盡所有實訓基地,徹底理清實訓基地的建設脈絡,便于研究,本文從功能角度對實訓基地進行劃分。

二、四種主要實訓基地類型

實訓基地具有教學和生產等多重功能。從功能角度來看,實訓基地因其“教學性”和“生產性”的配合方式與所占權重不同而成為不同類別的實訓基地:第一,凸顯教學性,隱藏生產性——教學型實訓基地;第二,凸顯生產性,隱藏教學性——生產型實訓基地;第三,教學性為主,生產性為輔——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第四,生產性為主,教學性為輔——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

(一)教學型實訓基地

所謂教學型實訓基地是“凸顯教學性,隱藏生產性”的實訓基地,也就是指專門用以學生學習或鞏固未來職業中所需的實際操作技能的場所。這種實訓基地純粹用于教學和實訓,不產生勞動價值、沒有盈利,也就是說沒有生產性。教學型實訓基地主要表現為校內自建的實訓基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皆由學校全權掌控。但有時為了實現資源的共享,專業相關或相似的學校也可能共同建立教學型的實訓基地。政府也可能為扶持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而牽頭建立教學型的實訓基地。教學型實訓基地最大的特點是其模擬性,他即使沒有生產性,但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切地體會和練習實際勞動過程中的氛圍和技能,必須模擬實際生產過程。例如北京商貿學校建立的財會實訓基地,以一個企業真實完整的業務為實訓項目,使學生不出校門就能掌握會計書寫、建賬、記賬、憑證的填制與審核和會計報表的編制等基本技能和方法,但它卻沒有生產性。它最大的優點是基本不受外界不確定因素干擾,能夠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技能習得服務,最大的缺點是耗資巨大,可持續發展性不強。

(二)生產型實訓基地

生產型實訓基地,是指“凸顯生產性,隱藏教學性”的實訓基地。也就是說生產型實訓基地有兩個特征:一方面,在運作過程中發生作用時,沒有顯性的教學過程,沒有實際意義上的“教師”。但值得一提的是,生產型實訓基地雖然沒有教學過程,但還是會促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思維和習慣等。所以它不可避免的隱含了教學的作用;另一方面,運作結果是產品或盈利,并且要以產品品質和盈利的多少來衡量實訓的效果。生產型實訓基地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由學校出資、學生主管的獨立運作的經濟實體。例如廣西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以校辦企業為載體,走專業發展公司化的道路,每個專業努力打造自辦企業,已建成了柳州市益智軟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柳州市益智大酒店、柳州市益龍旅游有限責任公司等8個經濟實體,學生在生產價值的同時獲得專業的成長。生產型實訓是學生在獲得一定知識、技能的基礎之上,鞏固和踐行其理念的一種實訓。它最大的優點是將實訓基地從消耗型轉為生產型。絕對真實的運營模式,使學生不僅獲得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硬實力,而且獲得毅力、習慣、企業文化、團隊合作等軟實力。生產型實訓基地最大的缺點是其不可掌控性。這種探索型的實訓過程,無法預測結果,無法保證實訓效果,很大程度取決于學生的個人資質,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生產型實訓基地能夠快速成長,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可能一無所獲。

(三)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

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是指“以教學性為主,生產性為輔”的實訓基地。也就是說這種實訓基地主要用于學生的實習和實訓,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操技能。在滿足學生實習、實訓的基礎之上,如果還有余力,就對外進行生產活動或者服務。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兩種:一是學校學生以專業基礎在實訓基地研發某種技術、完成某種項目,從而與企業合作獲取某種回報。當然,這種與對外合作的實訓基地發展方式仍然是以學生實習、實訓為首要目標。二是學校以實訓基地的設備、場地等資源為資本,對外開放,承擔社會培訓、資格證書考試等有償服務。例如,河北省衡水衛生學校,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度,承擔對外技術開發與推廣、技能培訓等任務,通過為企業、農村、社區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健康咨詢和醫療技術,獲得了社會各界對學校發展的大力支持。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在滿足學生實習、實訓的基礎之上,對外開放,不僅獲得了技術、資源、資金等多方面的回饋,而且使學生實習過程更加真實、具有挑戰性,能夠增強實訓效果,使實訓基地發展和社會支持之間形成良性循環,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教學型實訓基地可持續性發展性不強的難題。

(四)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

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是指“以生產性為主,教學性為輔”的實訓基地。這種類型的實訓基地在運行機制、管理體系和價值取向上都與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大不相同。它以盈利為主要目標,管理體系也嚴格按照生產需要設置,只是在某種合作的情況下,為學生的實習實訓提供場地、設備、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支持。有些職業學校為了提高實訓基地的真實性,創立獨立經濟實體,交予有能力的學生以及團體來經營,令其在生產經營之余為本?;蛘咝M鈱W生的實習實訓給予方便和支持。有些職業學校為了實現資源共享,出具學校擁有的場地、設備或者資金與企業合作,把企業變成學生的實訓基地或者利用企業專業人員作為實訓基地的雙師型教師。例如,例如北京勁松職業高中,與其畢業生馬玉的公司達成協議,由學校出場地、公司出資,將馬玉的分公司引入校內,公司成為學校的實訓基地,學校聘請公司設計師、攝影師等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輔導,成功的整合了社會資源服務于學校的教學。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的優點是有真實的實訓場景,有利于學生盡快適應專業環境,提高自身軟實力。但其并不是以教學實訓為主線,不能系統的向學生提供完整的專業實踐技能服務,學生的實訓效果靠機遇,因而不能作為實訓基地的主要實訓方式。

三、四種主要實訓基地類型的應然價值與實然價值之分析

從價值的發生過程來看,是客體具有某種屬性或功能,主體具有某種需求或需要,通過主體的實踐活動使二者聯結成為滿足和被滿足的關系。其中主體的實踐活動是價值產生的關鍵性因素,當某種客體的屬性或功能被主體注意到,并且納入實踐活動范圍內,那么這種客體就具有了潛在價值;當這種潛在價值通過主體的實踐活動而滿足了主體的需求時,潛在價值即轉化為現實價值。

當實訓基地作為價值客體時,它的價值主體主要有學校、學生和企業三者。學校有教學和生產的需求;學生有教學的需求;企業有生產的需求。而實訓基地恰好具有教學和生產兩方面的功能,也就是說實訓基地有條件滿足學校、學生、企業三者的需求,成為他們的潛在價值客體。按照理想狀態來看,只要經過適當的實踐活動,便能將實訓基地的潛在價值轉化為實際價值:教學型實訓基地完全、充分、可持續地滿足學生的實習實訓需求;生產型實訓基地為學校和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在滿足學生實習實訓的基礎之上,對外開放,服務社會;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運營流暢可持續,有能力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然而在實際運轉過程中,由于條件的限制和價值主體實踐活動的不恰當,導致實訓基地的應然價值不能得以實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學型實訓基地的教學功能不能持久。尤其是一些特殊專業,需要高精尖的實訓設備,后期保養費用也是學校所無法承擔的,導致教學型實訓基地的功能價值無法持續。例如,北京市懷柔區職業學校,由于資金不足,僅靠十幾個臺鉗和兩臺舊車床支撐機械加工專業,后來好不容易解決了設備問題,又陷入設備后期保養資金、實訓耗材缺乏的泥潭,實訓基地無法心無旁騖地為學生的實習實訓服務。

其次,生產型實訓基地的規模萎縮。學校擅長的是教學和培訓,缺乏維持生產型實訓基地的能力,在經營方面比以利益為準繩的企業相距甚遠。例如北京市懷柔區職業學校,在1998年開設了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租賃了一個賓館作為實訓基地,學校選派人員對賓館進行經營,結果不足一年便虧損倒閉。也因此,許多實訓基地都是關門造車、紙上談兵,拒絕與真實生產場景進行鏈接,導致生產型實訓基地的萎縮。

再次,學校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利用率低下。學校普遍缺乏對外開放的主動性,很少積極主動的建設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皳{查,某省校內實訓基地近半數沒有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沒有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的高達75%?!盵5]實際上,大多數成熟的實訓基地都應具備生產功能,只要學校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和整合,都能發揮其生產功能。但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利用率仍然如此低下,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學校不愿意主動與外界產生聯系;另一方面,實訓基地本身發展不成熟,無暇顧及教學以外的功能。

最后,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的教學性受到合作形式的壓抑。也就是說,名義上是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運作過程中卻只能體現其生產性,壓抑了原本就微弱的教學性。例如浙江省富陽市城鎮職業高級中學,與海正藥業進行合作建立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雖然多年來合作愉快,但企業始終不能真正完全地把車間作為學生實訓基地的工廠。迫使學校不得不另建教學型實訓基地[6]。

四、實訓基地價值提升的應對策略

各種實訓基地都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首先,價值主體對各種實訓基地價值的認識不夠,忽略實訓基地的潛在價值;其次,價值主體不恰當的實踐活動不能夠將實訓基地的潛在價值充分轉化為現實價值。針對上述原因,可以采取如下應對策略:

(一)提高對各種類型實訓基地特殊價值的認識,凸顯其潛在價值

教學型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唯一一種完全服務于學生的實訓基地,是立校之根本。而且它為生產型實訓基地和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作用的發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沒有經過教學型實訓基地的培養,學生是難以完成生產型和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所要求的任務的。教學型實訓基地是職業院校技能人才培養的基礎;生產型實訓基地以其運作的真實性和盈利的最大化吸引著高職院校,但其建立的機會性和運作效果的不可控性,決定了其地位,它在技能型人才培養中處于從屬但不可替代的位置。適當的發展生產型實訓基地,是學生知識、技能等多方面素質提升的重要手段;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適當對外開放,創造利潤,是實現實訓基地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教學生產型實訓基地既不影響實訓基地的教學功能,又能發揮實訓基地的生產功能,是學校應該大力推進、著重發展的一種實訓基地;生產教學型實訓基地則能更好地整合社會資源,發展延伸實訓基地的觸角,是聯系企業與學校的重要紐帶?;谝陨戏治?,各專業、專業群、學校便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需要,有針對性地發展相適應的實訓基地。這是使實訓基地潛在價值轉化為現實價值的必要前提,也是將實訓基地的應然價值變為實然價值的關鍵因素。

(二)采取有效手段,實現潛在價值向現實價值的充分轉變

想要實訓基地的潛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應然價值盡可能地轉化為實然價值,價值主體必須積極主動地采取行動。不同類型實訓基地的價值得以體現的條件不同,要想選擇適銷對路的實訓基地必須深化高職院校內部改革,尊重學生的需求;必須考慮當地產業結構的特殊性,做到以產業結構定實訓基地;必須進行合作辦學,實現各種類型實訓基地的優勢互補。

首先,深化高職院校內部改革。高職院校要轉變以專業現狀為基礎建立實訓基地的觀念,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什么樣的實訓基地適合學生學習實訓,就建立什么樣的實訓基地。對于學生對實訓基地提出的建議要善于吸收和采納。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訓基地的建設中。

其次,實訓基地要與當地產業結構接軌。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機構培養的大量人才并不合乎本地的需求。不和本地區產業相結合的最大缺陷就是職業教育缺乏實訓基地,而具有實訓基地潛質的資源大量浪費。當職業教育與當地的產業結構接軌時,大量的優質實訓基地資源便會支撐職業教育的發展,而職業教育培養的技能型人才也會優化當地的產業結構,從而形成一個教育經濟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

最后,進行合作辦學。為了增強實訓基地的穩定性、可持續性,提高實訓資源的利用率,就要突破實訓基地各自為政的局面。橫向加強普職學校之間、職業學校之間、職校與企業之間、職校與社會組織或個人之間的合作辦學;縱向加強中高等職業院校的合作辦學,允許學生通過職業院校獲得更高層次的教育經歷。

參考文獻:

[1]高潔如.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發展與完善[J].職教論壇,2014(2):16-18.

[2]沈華錦,蔣喜鋒.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模式[J].教育學術月刊,2014(13):231-232.

[3]李建.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若干問題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8.

[4][5]南海.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調查研究[J].職教論壇,2013(33):80-84.

[6]賀士榕.中國職業教育名校/名校長創新管理評析——實訓基地建設卷[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17.

責任編輯 吳學仕

猜你喜歡
實訓基地類型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
C語言教學探討
人名中不應該使用生僻字
會計實踐教學調研報告
中俄聯合計算機應用實訓基地實施策略與路徑研究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