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彥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問題研究

2016-12-20 19:19梅冬芳
商業經濟 2016年11期
關鍵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經濟對策建議

梅冬芳

[摘 要] 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提出,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充分激發農村生產要素潛能。這些都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以農業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顯示出發展生機與潛力,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主體。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對于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巴彥縣;農村經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F420 [文獻標識碼] A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ain Body in Bayan Town

MEI Dongfang

Abstract: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first proposed to cultivate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ain body, develop various scale operations, and construct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combing with intensification, specialization, organization and socialization.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s forward again to speed up the building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nurture and expand the new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rganizations, and fully stimulate the potential of rural production factors. These are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ain bod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ural economy, the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ain body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investors,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and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shows vigor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has become a core subject in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increasing the food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and farmers income.

Key words: Bayan town, rural economy,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ain bod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近年來,巴彥縣堅持把加快發展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典型引領、創新驅動、依法培育和強化服務等措施,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初步形成了以家庭農場(大戶)為基礎、以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經營形式為補充的多元化農業經營體系。

一、基本情況

(一)家庭農場(專業大戶)方興未艾,成為推動適度規模經營的重要力量

目前,巴彥縣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已經發展到2012個,其中從事種植業967個,養殖業810個,其他235個。近年來,我縣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在數量、規模、效益上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和發展,發展成農村具有活力和影響的新型經營主體。全縣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規模種植面積發展到48萬畝。生豬養殖大戶實現生豬規模養殖400萬頭,占全縣生豬養殖總量的65%。

(二)農民合作社蓬勃發展,成為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重要載體

目前,我縣在工商部門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1442個,其中糧食種植合作社872個,蔬菜及經濟作物169個,畜牧養殖業合作社360個,漁業合作社14個,農機合作社26個,林業合作社1個。合作社出資總額12.7億元,入社社員6250戶,帶動農戶13700戶,規模經營土地面積45萬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推動了農業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提升了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和集約化水平,有效降低生產和市場風險,促進農民增收。

(三)農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成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全縣圍繞糧食加工、畜牧養殖加工等優勢產業的發展,加大對農業企業政策、資金的扶持力度,農業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和對農戶增收的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目前,全縣規模以上的農業企業發展到48個,涉及到糧油加工儲藏、果蔬保鮮加工、畜牧養殖加工等方面,聯接農產品生產基地56萬畝,帶動全縣30%以上的農戶加入農業產業化鏈條中來。

二、存在的問題

據調研了解,當前制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面臨“五難”問題。

一是土地流轉難。當前向外流轉土地的農民多為在外務工人員,由于務工收入不穩定、社會保障不確定,這些農民不愿意把土地長期流轉出去,加之部分農民相互攀比和對土地的期望值過高,造成了“有田的不想種,想種的卻沒田”和土地流轉價格“水漲船高”現象。同時,個別農戶存在“吃大戶”的心態,在新型經營主體實現集約化、規?;洜I后,不再流轉土地,從而打破連片規模經營格局,大型機械發揮不出作用,致使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遭受損失。

二是資金籌集難。當前農民主要的融資渠道是農村信用社的“五戶聯?!?、民間借貸、親朋間拆借等3種形式,“五戶聯?!比谫Y量小,最高能貸15萬元;民間借貸利息過高,成本太大;親朋拆借資金有限。而農業規?;a需要大量的投資,流轉來的土地、購置的農業機械不能作為銀行貸款的抵押物,生豬、肉牛、家禽等畜禽產品不能抵押,圈舍等設施由于占用農用地不能辦理產權手續也不能抵押,加上銀行貸款手續繁雜,放貸時間長等問題的制約,致使農業規模經營巨額資金需求與銀行小額貸款產生了矛盾,制約了新型經營主體生產規模的擴大。

三是科技應用難。盡管新型經營主體的整體技術水平較普通家庭經營的農民要高一些,但多數經營者仍然是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老把式”,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主要是憑經驗、靠勤奮,對新技術、新信息的把握應用能力仍然較差。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很多,既有農業科研與生產“兩層皮”,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也有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不夠健全,尤其是鄉村科技推廣人員匱乏的原因,更主要還在于農業生產經營者素質較低的直接原因。

四是社會化服務難。目前我縣在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社會化服務程度仍然較低,農資專業供應公司、農機專業作業公司、病蟲害防治專業公司、農產品倉儲物流公司、涉農企業及市場信息平臺建設不夠健全,沒有與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系,沒有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農業生產仍然沒有擺脫傳統農戶經營“小而全”的小農生產格局,成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發展中的一塊短板。

三、對策建議

(一)創新金融保險服務,為新型經營主體規模發展提供金融保障

創新貸款抵押擔保方式,將權屬清晰、風險可控的流轉土地經營權、大型農業機械、農副產品等列為有效抵押物,適當提高抵押率;建立財政出資的農業擔保公司,設立農貸專項基金,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提供貸款擔保;建立農業貸款信用評級制度,對信用好、產業基礎強、經營規模大的新型主體給予優先貸款的權利;在農業保險方面,以農墾“陽光保險”和中國人壽“農業保險”為基礎,拓展農業保險覆蓋面,尤其對災害易發地區、易發災害的農副產品做到應保盡保;適度提高農業保險補償標準,吸引更多的農民參加農業保險,讓農業保險惠及更多的農業經營者;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農業巨災風險補償基金,健全完善相關權益機制,分散農業巨災風險壓力,為新型農業主體規模經營提供風險保障。

(二)創新農業補貼政策調整,為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政策保障

建立農業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將每年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的國家增量資金,主要用于規模經營的新型經營主體,將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按實物補貼的方式,探索向種糧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免費供應良種、優惠價格直供農資,并優先提供農機具購置補貼;擴大農業補貼的覆蓋范圍,將蔬菜種植、畜禽養殖、林果栽培、水產養殖等規?;?、標準化經營的新型主體列入補貼范圍,同時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動植物防疫、農產品質量檢測等農業補貼,增強農業經營者的資源環境保護意識。

(三)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為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創造技術支撐

積極培育經營性服務組織,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專業化農業服務公司、專業化服務隊、農民經紀人等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設立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對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在生產服務設施、生產作業服務、提升耕地質量、種苗培育、測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專業化防治、糧食烘干、運銷貯藏、農產品質量溯源體系等方面的投入給予支持,減免其從事農機作業、專業化統防統治等服務的營業稅;強化農業科研、農技推廣等公益性服務機構建設,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強化農技基層隊伍建設,為新型主體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建立起公益性機構與經營性機構相互配合、保障有力、運轉高效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以造就高素質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目標,探索“政府出資、機構出力、農民受益”培育模式,著力打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新型經營主體提供人才保障。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通過教育培訓提高職業農民綜合素質和生產經營水平,通過規范管理引導農民走上職業化發展道路,通過政策支持提高職業農民自我發展能力,利用3年時間將我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一遍,把職業農民培養成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主導力量,推進新型經營主體持續健康發展。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對具有一定產業基礎,高中及以上學歷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骨干、返鄉創業大學生和中高職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為培育對象,開展培訓指導、創業孵化、認定管理、政策扶持和跟蹤服務,引導有知識、會經營的青年投身農業,為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儲備人才。

[責任編輯:潘洪志]

猜你喜歡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經濟對策建議
新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維發展探究
農地三權分置視域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素質要求和培育途徑
生態農業視域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探究
以電子商務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思考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