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快遞包裝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問題研究

2016-12-20 19:18周麗儉胡蓉
商業經濟 2016年11期
關鍵詞:快遞包裝循環利用問題研究

周麗儉 胡蓉

[摘 要] 隨著網絡交易規模的日趨增長,由快遞包裝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不斷突出。目前,我國快遞包裝廢棄物再利用方面存在著快遞包裝回收率較低、快遞包裝循環利用技術落后、制度不健全、各方回收意識低等問題。為有效、系統地解決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再利用,我國應對快遞包裝進行分類回收,轉變快遞包裝處理技術及規范快遞包裝,提高多方快遞包裝回收意識,建立健全快遞包裝循環管理制度,以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統一。

[關鍵詞] 快遞包裝;循環利用;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52.1 [文獻標識碼] B

電子商務盛行的今天,網絡經濟不斷發展,快遞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2015年1月6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透露,2014年我國的快遞業務量達到了140億件,已躍居世界第一。但是,隨著快遞行業迅速增長的同時,也衍生出了許多問題,在國家郵政局公布2016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2016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32.5億件,同比增長56.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714.6億元,同比增長43.4%。其中,同城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44億元,同比增長43.3%;異地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25.8億元,同比增長41.1%;國際及港澳臺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97億元,同比增長14.7%。這意味著過億的快遞包裝紙盒被使用,更不用說數量龐大的塑料袋、泡沫板和各種無法回收的防震緩沖填充物??爝f包裝回收難題,不僅增加了社會物流成本,還使得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日漸顯現。因此,有效、系統解決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再利用,成為快遞業亟需解決的重要難題。

一、快遞包裝廢棄物現狀

快遞包裝本質上是一種物流包裝,指的是快遞物品在遞送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包裝物、輔助物等?!笆濉睍r期,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緊迫性將進一步凸顯,在對快遞包裝方面,提高資源的高值化利用、減少包裝資源的浪費和提升包裝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率,是打造快遞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內在要求。然而我國當前缺乏相關專項的快遞資源管理的基本法規,缺乏執法管理的依據,造成我國的快遞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相對落后,加大資源損耗和環境治理難度。我國的生產工藝技術落后,快遞包裝物多為一次性使用品,快遞包裝行業普遍存在資源浪費嚴重問題。在我國每年消耗的3億立方米木材中,近1/10用于各種產品包裝。紙質包裝消耗約2000萬噸。主要原料木漿占40%左右,木材超過2000萬立方米,在城市垃圾中有1/3都是包裝垃圾。同時,快遞包裝所使用的防水塑膠袋、膠帶、泡沫板、填充氣泡袋等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使用這種成分的包裝物大多為不可降解物或降解周期較長,也著實給整個自然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威脅。由于技術的投入較低,快遞業還未達到綠色包裝標準化的要求,使快遞公司仍有因包裝不當或過度包裝造成的經濟損失。因此,有效處理快遞包裝物的浪費問題對營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快遞包裝廢棄物再利用問題分析

(一)快遞包裝回收率較低

我國尚未對快遞包裝進行專項資源回收分類,未形成規?;?,回收率低。在德國、美國、日本這類較為發達國家已經有了成規?;?、產業化的鏈條,對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都有較為系統的程序。根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實際回收率不到10%,我國包裝物的總體回收率不到20%,未達到應有的規模。而在一些發達國家,紙板類包裝物回收平均利用率達45%左右(其中德國瓦楞廢紙的回收率已到90%以上),塑料類包裝物平均回收率則在25%左右,每年美國回收包裝廢棄物的收益達到40億美元。這造成資源浪費,減少了經濟效益,同時也違背可持續發展戰略。再者,我國的快遞包裝回收渠道狹窄,網點無序,經營秩序混亂,導致回收率低;快遞包裝廢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網點規劃設置沒有具體列入我國發展計劃中,對于資源回收再利用站點的設置遠遠比不上垃圾回收站點的網點布局,造成大量資源流失;回收重復利用的紙箱在運輸過程中容易損壞,各快遞公司處于規避風險的考慮不進行回收。

(二)快遞包裝循環利用技術落后

我國快遞包裝行業發展迅速,但許多企業未擺脫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生產模式。國內快遞企業使用的包裝物主要集中在氣柱袋、包裝箱、編織袋、塑料袋等,這些快遞包裝多為塑料包裝材料,具有熱塑性,主要材質為PE(聚乙烯)、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這些材質優良好的拉伸性能、耐腐蝕性、防水防潮、價格便宜等特點。但是降解難度大、周期長、成本高,以國內現有的技術難以對它進行處理。我國的快遞的處理方式偏高消耗、高粗放。對于快遞處理,現有的分選方法包括手工分選法、機械分選法、分散分選法、集中分選法;分離技術包括密度分離技術、漂浮分離技術、靜電分離技術等;接著干燥,破碎,壓實。但這些處理技術處理過程繁雜、處理成本高、技術不成熟,而且由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成本較高等原因,對于無法再利用的快遞包裝最快捷的處理方法是填埋和焚燒。由于快遞的包裝材質不易被微生物分解,會造成土壤污染。焚燒產生大量刺鼻的有害氣體和濃重生物煙霧,危害人類健康,造成環境污染。這制約著快遞包裝業的發展,對快遞包裝廢物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大力治理迫在眉睫。

(三)各方回收意識低

快遞企業、供應商、快遞員和消費者缺乏回收意識,態度不積極。同時,我國倡導綠色消費起步較晚,遠未成為人們的消費習慣。當前缺乏政策的引導和綠色物流的教育,各快遞企業、生產商以及消費者沒有承擔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爝f包裝回收對于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保護具有重大意義,但是人們認知不足,而且處理快遞包裝存在費用成本高、社會成本高的問題,電商企業和快遞行業都不愿意把精力投放在這個項目。我國曾鼓勵電商企業對包裝物進行回收再利用,但效果不佳,回收難度較大,導致最后回收再利用的快遞包裝不到一層,不僅是人們是意識層次達不到,更是因為快遞包裝規格達不到二次使用的標準且回收成本高。當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矛盾時,電商企業和快遞企業會選擇前者,因為建立回收體系的成本過高,收益短期未能實現,回收物流涉及面廣,領域多,人力與資金難以保證。這導致人們對物流回收的不重視,從而認知不足。

(四)快遞包裝循環利用制度不健全

我國對于快遞回收物流還未得到普遍的重視,不管是回收物流的市場制度還是行政管理制度都不健全。在國家層面,我國在此方面的規范還很欠缺,由于回收物流涉及多個領域,行政主管部門不能明確劃分,也沒有專門的部門進行管理,因此造成制度的不規范不健全。而在西方國家,1994年出臺《奧地利包裝法》實施細則、《包裝廢棄物運輸法》(法國)、1995年《循環經濟法和垃圾法》(德國)、1996年《包裝廢棄物條例》(英國)等都對包裝物的循環再利用體系方面進行了法律規范。我國相應約束體系只在一些規范快遞行業的法律法規中涉及到。我國尚未建立針對快遞包裝回收利用的完善機制,缺乏對消費者、快遞企業和供應商參與回收的激勵機制,同時缺少對資源回收再利用方面的監督和管理。

三、快遞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建議

(一)對快遞包裝進行分類回收

我國應對不同種類的資源進行分類回收,對快遞包裝廢棄物進行規?;?、產業化的回收處理,這有利于提高快遞包裝的整體回收率、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在加快整合分散的回收點上,應定點建立快遞包裝廢棄物路邊回收站,健全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網絡,最終實現系統回收。同時國家應積極促進物流企業和原材料供應商的合作,鼓勵生產商、公益協會等建立包裝回收組織,進行專職收集和快遞分類包裝廢棄物。我國應將快遞包裝廢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網點規劃設置具體列入我國發展計劃中,把資源回收再利用站點的設置向垃圾回收站點的網點布局看齊,這是提高快遞包裝回收率的關鍵。

(二)轉變快遞包裝處理技術及規范快遞包裝

快遞企業和快遞包裝生產商應改變其較為粗放的包裝方式,改進快遞包裝貨物的技術水平,尤其是應當避免多種材料雜糅的快遞包裝現象。我國可以加快對包裝處理技術的研發或改造,將食品包裝袋和可降解的綠色包裝帶引入快遞包裝行業,革新我國清潔生產技術等,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有機結合。也可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例如德國瑞斯漫公司運用廢棄物利用技術進行廢物再利用;日本在對德國的基礎上推出PET技術再生,提高我國快遞包裝處理率。同時國家應以立法形式,對快遞包裝材料規格、尺寸標準和信息標準進行規范。對快遞包裝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制定符合國家及行業明確的快遞封裝用品、安全封裝、快遞包裝技術及標準規范等標準。規范快遞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整個行業的成本,履行行業應盡的責任。

(三)提高多方快遞包裝回收意識

提高快遞包裝回收意識和認知度是實現快遞包裝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關鍵。政府、企業、個人都應該積極的進行快遞回收工作,以積極的態度完善自身建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對快遞包裝廢棄物循環使用。在2014年,國家郵政局通過《快遞業溫室氣體排放測量辦法》,引導國內快遞企業進一步提高節能減排意識,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承擔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在回收意識上,政府應進行引導,企業做出表率。出臺落實一些扶持政策,對從事回收、生產、使用再生資源的行業予以傾斜,例如美國為了提高回收積極性,各地政府根據企業包裝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適當免除企業相關的稅收。由政府指導,行業引導,各個物流公司及包裝企業協商成立包裝理事會,促進快遞包裝的循環利用,從而形成產業化運作,提高資源利用率。政府在快遞包裝的循環流通方面的輿論引導和強制執行也是至關重要的,“十三五”規劃工作期間,可加大對回收物流的宣傳,普及公民對于回收物流的認識,倡導群眾監督,減少浪費,提高回收利用率。把節能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到生活的細節中,提高快遞包裝回收意識。

(四)建立健全快遞包裝循環管理制度

我國應對快遞包裝廢棄物進行系統的管理和控制,完善回收物流市場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使快遞包裝廢物循環再利用體系建立并有效運行。我國可以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逆向物流運營、回收處理技術、責任分擔制以及延伸生產者責任制等機制,將相應機制運用到循環體系中,實現全程鏈條式管理。政府監管企業自律是不可缺的,政府要以引導為主,加強宏觀調控,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主體,將快遞包裝資源回收納入公益事業領域,引導企業進行轉換責任,自我監督。政府可從資金支持、政策出臺、優惠措施,規范辦法和約束監管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同時與相關的價格機制、供給需求、稅收優惠、獎懲制度等方面結合。

[參 考 文 獻]

[1]查燕,王全權.基于網購產品生態包裝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14):160-161

[2]王瑆.關注環保難題加快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J].中國包裝,2014(3):55-57

[3]呂超,段瑛瑤,王益杰,等.快遞包裝標準化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5(5):113-116

[4]沈貝.關于物流包裝物的回收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11):50-51

[5]崔惠,張青.淺析我國快遞商品綠色物流包裝問題[J].中國商論,2016(19):85-86

[責任編輯:王鳳娟]

猜你喜歡
快遞包裝循環利用問題研究
電商環境下的快遞綠色包裝對策分析
淺析城市建筑垃圾的處理與環境保護
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淺析我國快遞包裝回收體系的構建
關于網購產品快遞包裝材料選擇的分析及研究
創造力開發模式下的電商快遞物流流轉包裝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